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營養食譜

一圖分辨鎖管、軟絲、魷魚、烏賊!2道熱門小吃小卷米粉、生炒花枝,教你在家DIY煮來吃

鎖管、軟絲、魷魚、烏賊,你分的清楚嗎?圖為烏賊。
鎖管、軟絲、魷魚、烏賊,你分的清楚嗎?圖為烏賊。
示意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夏天就要到海邊,吹海風、吃海鮮最過癮了。而夏天正是鎖管的盛產期,吃海鮮千萬不要錯過!只是點餐時,你分的清楚鎖管、軟絲、魷魚、烏賊長什麼樣子嗎?農業部特別用一張圖教大家分辨。

如何分辨鎖管、軟絲、魷魚、烏賊

《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PO文說明,鎖管、軟絲、魷魚、烏賊都是頭足類,遠看很相似,其實仔細看各具特點。

鎖管

又稱小卷、小管、透抽、中卷,其實都是鎖管類的物種,會因為體型大小關係,而有不同名稱。

牠們呈現瘦長的圓錐形,所以又稱管魷,體型嬌小(15公分內)的慣稱小卷、小管,菱形的鰭不會超過身體的一半;體型較大(15公分以上)的就是中卷、透抽,菱形的鰭會延伸至身長的一半,吃起來口感厚實。

花枝、烏賊最大不同在於,鎖管體內有半透明的基丁質鞘,可在料理前取出。

軟絲

軟絲身體呈現橢圓型,寬度較大的鰭跟身體幾乎等長,身材較接近烏賊,但身體比烏賊瘦長,鰭也比較偏菱形,因為體內有跟鎖管一樣半透明的基丁質鞘,所以跟鎖管關係較近。

魷魚

體型最大,鰭呈菱形或三角型,鰭不會超過身體的1/2。相較於鎖管、魷魚的眼睛沒有透明的眼膜覆蓋。

烏賊

又稱花枝、墨魚,特色就是體內有一片白白的、類似衝浪板碳酸鈣質的殼;且身體橢圓、有點胖胖,兩側的鰭像裙襬一樣圍繞整身軀。一般見到的品種有:虎斑烏賊、真烏賊、擬目烏賊。

<br />圖片來源/<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OA" target="_blank">《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a>

圖片來源/《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

此外,海鮮食材首重「新鮮」,農業部也教大家挑選海鮮的小撇步,除了看一看,摸一摸也很重要。

海鮮挑選小撇步

1.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看眼睛」,眼睛清澈者代表很新鮮,若是眼睛出現白白的,表示較不新鮮!

2.摸摸觸角:若是活的頭足類水產,用手摸觸角時就會被吸住或捲住手指,表示十分有活力。

3.表皮完整度:摸摸表皮,新鮮者表皮完整,有粘液是很正常的;避免挑選表皮破損或偏白者。

4.觀察內骨骼:頭足類體內會有內骨骼(章魚除外),可摸摸看內骨骼是否完整,不要挑選內骨骼已經外露或是斷掉受傷者,可能較不新鮮。

營養師提醒民眾,海鮮應避免生食,霍亂弧菌和諾羅病毒等存在於汙水中,一旦生食受汙染水域捕獲的海鮮,就可能遭感染,完全煮熟可降低感染風險。以勉吃下肚引起腸胃不適,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

熱門小吃在家DIY煮來吃

根據漁管處資料指出,頭足類含有豐富的牛磺酸、蛋白質及不飽和脂肪酸等重要營養素,且熱量及脂肪含量低,如果想要買回家自己煮,掌握幾個料理小原則,熱門的夜市小吃如小卷米粉及生炒花枝在家也能輕鬆做。

小卷米粉煮法:

1.先準備最重要的湯頭,先將香菇絲、蝦米及香油煸香,再加入蒜苗、蔥段入鍋炒香。

2.另取小卷切圈後入鍋拌炒,撈出備用。

3.加入水、米粉、蛤蠣及鹽巴煮熟後。

4.最後將小卷入鍋,稍微拌煮後即可起鍋,避免小卷經長時間的烹煮導致口感變硬。

生炒花枝煮法:

1.先將洋蔥絲、蔥段、蒜末及辣椒下油鍋爆炒。

2.切好的花枝先泡入冰水中冰鎮,能讓花枝的口感更Q彈爽脆。

3.將冰鎮後花枝入鍋拌炒至捲起後,再加入鹽、米酒、糖及水拌勻。

4.將高麗菜入鍋拌炒煮軟。

5.最後倒入太白粉水勾芡,並加醋增加酸度,酸甜鮮脆的花枝完成。

【參考資料】

《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魷魚 透抽 花枝 海鮮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