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選食材懂搭配 降血壓料理 也能有滋有味
拔牙跟血壓有關?少幾顆牙不會怎樣?真相是,牙齒健康和疾病密不可分,有些口腔問題正是疾病的徵兆。今天牙醫師廚房要教你用飲食控制血壓,還能同時享有美味。
牙齒問題 許多疾病的警訊
話既非專業又顯得輕蔑牙醫職業。但仔細一想,覺得也形容得頗有道理,牙痛警訊可能源始於某些疾病,不可輕忽。
民眾常以為少幾顆牙不會危害生命,事實上,常見的重大疾病幾乎都跟牙齒有關。除了詳細問診,量血壓是我在執行牙醫門診手術(如拔牙)前例常確認的工作。血壓高易影響心、腦、眼、腎器官功能,而造成心臟病、中風、腦血管疾病、眼疾及腎臟病等。所以高血壓被視為殺傷力最強的慢性病,有「沉默殺手」封號。
「我的血壓只是稍高,拔牙應該沒關係吧?」收縮壓總在160mmHg徘徊的患者,對於我仍遲遲不為他拔除智齒提出質疑。「拔牙時施打的麻醉劑中,含有少量的血管收縮劑,加上稍微疼痛及緊張,會造成血壓上升,也易造成心血管後遺症。」我向患者解釋,納悶的是,往往患者知道自己血壓偏高,卻沒採取任何保健措施。
「因為我不想終身吃藥!」這是最多數患者的回答。的確,按時吃藥是控制血壓的手段之一,但絕非維持血壓恆常穩定的萬靈丹。多年前患者陳先生因心肌梗塞而病故,就是令我難過的案例,按時服用藥物的他,終究發生令人遺憾的事。
防治血壓 不能只靠吃藥
傳統對於高血壓防治的飲食對策,是強調維持體重的穩定、低鈉少鹽、同時增加鉀攝取。的確有些食譜菜餚可以完全吻合需求,但生活中若要徹底執行無鹽料理食譜,恐窒礙難行,也易造成飲食不均衡後遺症。專門為抗高血壓量身訂作的得舒飲食(DASH Diet),其原則為多吃蔬果,選擇全榖、乳品、瘦肉,以多種營養素的搭配,全方位的改善健康,而達到降血壓的目的。
乳製品的攝取除了飲用(低脂)牛奶或無糖豆漿外;亦可化為高湯融入菜色,如「鮮蝦蔬菜總匯蒸蛋」。偶爾的西式餐飲只要將食材稍作比例搭配,並留意調味料的選擇及多寡拿捏,一樣能享受色、香、味俱全的飲食人生,如「海鮮巧達濃湯」。
「林醫師,我有機會擺脫終身吃藥的噩夢嗎?」高血壓患者沮喪地問我。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只要逐漸修正飲食生活型態,將血壓控制在理想目標值,經醫師認可,即可停藥。只要有心實踐,追求健康人生的目標,有朝一日必能實現。
海鮮巧達濃湯
奶油含反式脂肪,攝取過量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但西式湯品少了奶油,香氣似乎少了一味,所以將奶油的需求量減半,不足則以橄欖油添補。巧達濃湯中含有馬鈴薯,可提供熱量來源作為主食,乍看巧達濃湯並未涵蓋綠葉蔬菜,其實芹菜(西洋芹)就是綠葉蔬菜降血壓的典型代表。
材料:馬鈴薯1粒、鯛魚1片、鮭魚1片、蒜頭4顆、西洋芹3支(高血壓患者請加重份量)、洋蔥1/2粒、胡蘿蔔60克、蛤蜊15粒、月桂葉2片、黑胡椒適量、鮮奶30ml(一般是用鮮奶油)、麵粉2大匙、奶油半匙、橄欖油半匙
作法:
①馬鈴薯、西洋芹、胡蘿蔔、洋蔥、鯛魚及鮭魚都切小刀狀,蒜頭、蘑菇切片。
②蛤蜊先行烹煮,開口後撈出,湯汁留存。
③鍋中加入奶油及橄欖油,以小火爆香蒜頭及步驟1中的蔬菜丁,接著加入麵粉拌炒。
④倒入蛤蜊高湯700ml,且置放月桂葉及黑胡椒粉、蘑菇以中火煮開後轉小火約20分。
⑤加入鮭魚、鯛魚及蛤蜊。
⑥熄火後再倒入鮮奶,使其更具香氣,健康卻無負擔。
芋香蔬果沙拉
(無油、無塩料理)
芋頭富含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也能降低血糖的波動。另加入香甜的蘋果,富含脆度的小黃瓜等多種蔬果搭配,再撒以無調味堅果,雖未加入任何人工調味料劑,卻呈現多層次酸甜口感滋味!
材料:芋頭300g、花椰菜100g、蘋果1顆、芹菜50g(高血壓患者請加重比例)、小黃瓜100g、無調味堅果20g、檸檬汁適量及冰水一碗
作法:
①將芋頭削皮以電鍋蒸煮後搗成泥狀。(加入冰水冷卻,更滑潤順口)。
②蘋果帶皮(務必確保清洗乾淨),及小黃瓜切長丁狀。
③花椰菜切成適量大小並煮熟。
④將以上的食材充分混合,加入檸檬汁調味,並撒上壓碎的無鹽堅果及研磨的檸檬皮,更增添清新風味。
南瓜鮮菇十穀米菜飯
(少油、少鹽料理)
源自於上海菜飯的烹調方式,將鉀、鎂、鈣含量豐富的多穀米取代精製白米,同時捨棄培根(或火腿)等加工食品,而以瘦絞肉煎炒豆乾、香菇提味。雖僅以薄鹽醬油、適量的糖(糖尿病患者可省)及米酒作為調味,但香氣口感卻毫不失分。滿滿營養的菜飯,也節省烹煮一桌菜的時間。
材料:十穀米1量杯、瘦絞肉100g、南瓜100g切塊、胡蘿蔔100g切塊、杏鮑菇1大支切塊、薄鹽醬油1~1/2茶匙、橄欖油1小匙、蒜頭5顆切碎末、無糖豆漿1.2量杯、乾香菇6朵泡水切小方塊狀、青江菜1把切細絲、非改造基因豆乾3片切小塊
作法:
①十穀米洗淨浸泡一小時,注入無糖豆漿後擺放南瓜及胡蘿蔔以電鍋炊煮。
②橄欖油小火加熱放入蒜頭、乾香菇、豆乾、瘦絞肉提香;注入二湯匙香菇水及薄鹽醬油、杏鮑菇燉煮五分鐘後,再加入青江菜翻炒。
③將以上食材均勻混合後即可上菜。
台式什錦炒米粉
台式芹菜的應用食譜就屬什錦炒米粉,甚至因葉子的顏色比桿莖深,有效成分含量更高,所以建議連芹菜葉子也充分融入高麗菜、胡蘿蔔等葉菜陣容,讓米粉更充分吸收什錦蔬菜的萃取湯液,留住美味且營養兼具。
材料:純米粉一包100g、乾香菇4朵泡水切絲、胡蘿蔔150g切絲、芹菜5根切段、豬肉100g切絲、透抽100g切細圈、蝦仁7尾剖半、紅蔥頭5顆切片、乾蝦米10g泡水、高麗菜1/4顆切細絲、蒜苗1根切小段、醬油1茶匙、橄欖油1.5匙
作法:
①將米粉汆燙半分鐘,撈起在碗中備用。
②製作紅蔥油:以1/2茶匙橄欖油小火爆香紅蔥頭成微黃後備用。
③1茶匙橄欖油以小火炒香豬肉絲,依序放胡蘿蔔、香菇絲、蝦米、蒜苗、芹菜、高麗菜,出水後再加200ml熱水(或高湯),轉中火煮滾再轉小火。
④加入醬油調味,放入米粉收汁時,同時加入蝦仁、透抽燜熟,最後淋上紅蔥油再翻炒拌勻後,即可裝盤。
鮮蝦蔬菜總匯蒸蛋
(若不加寬粉香菇則為無油、無鹽料理)
除了鮮蝦(避免高膽固醇的蝦頭)、花枝及三色蔬菜,鉀、鈣、鎂含量高的香菇及鴻喜菇也一併入菜,同時提高植化素含量及膳食纖維。
材料:
A:蛋2顆、鮮奶200cc或無糖豆漿、鮮蝦2隻、花枝2片、花椰菜2小朵、三色蔬菜15g(胡蘿蔔、玉米、豌豆,可用冷凍蔬菜,但需注意是否含鹽分)、鴻喜菇4g
B:寬粉或粉絲一份、乾香菇3朵、薑1片、橄欖油小半匙、薄鹽醬油半匙
作法:
①兩顆蛋打散,以鐵網過篩,可使蛋液綿密細緻。
②將鮮奶視為高湯與蛋液混合。(鮮奶與蛋的比例為2:1)
③蝦、花枝、花椰菜、三色蔬菜煮熟。
④橄欖油小火加熱,加入切成碎末狀的薑及小方塊狀的香菇炒香,接著倒入香菇水約半杯,放入寬粉吸收其醬汁(加強澱粉量可增加蒸蛋的飽足感)。
⑤將步驟4作為底層,再徐徐倒入步驟2蛋液混合,同時放入步驟3食材,將容器移入電鍋中蒸約10~15分。蓋上鍋蓋前,兩邊各加一根筷子,讓水蒸氣流通。
翔齡牙醫診所負責醫師
《新北市牙醫》雜誌諮議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手殘也能完成的超可愛「天竺鼠車車」手捏飯糰 在家DIY樂趣滿滿!
初四年菜大改造 剩菜變勝菜
磅蛋糕怎麼做?達人教你「基底蛋糕體」製作方法
營養師傳授三招備年菜 剩菜「微整形」吃得更安心
大魚大肉過時了!六六大順蔬食年菜 圍爐「輕」體驗
蛤蠣開口笑 流淌鮮美一整鍋
地瓜「靠2招」美味更升級! 達人再曝小技巧:超容易出蜜
花椰菜很常吃,那羅馬花椰菜你知道嗎?5個小知識認識寶塔花菜
年菜健康做 和信醫院米其林星級大廚神分享食譜
國健署、漁業署共推9道健康年菜 葷素、長者都合適
銷魂豆包料理 關鍵在醬汁
牙醫師的廚房/不斤斤計較的佛系塑身
吃當季/柑橘水果富含維生素C跟P可抗氧化,飯後吃有助鐵質吸收 但3種人吃之前要留心!
雞肉輸了!這食材熱量更低還能增肌減脂!
胖不是吃太多,而是腸內毒素堆積!日診所院長的祕訣:「優格+味噌」這樣搭配,大瘦10公斤
迎冬至 燉一鍋
鮭魚 我的健康,交給你了!
吃當季/柳丁不只能直接食用、打果汁,還能入菜 達人教你做美味的柳丁中西式料理
吃當季/柳丁助血壓控制、緩熱性感冒解便祕 但有3種人要節制!
冬日燉一鍋暖心料理/林太燉什麼:燉高麗菜千層
冬日燉一鍋暖心料理/林太燉什麼:燉牛肉 麵疙瘩
衛生、無添加 烤箱自製臘肉
今天,我想來點甜蜜
滿滿蛋白質的蔬食料理
吃雞旺季 傳統市場遇見美食家
吃雞肉補肌肉 掌握2秘訣煮出軟嫩雞肉料理
體脂OUT! 無廚房減脂料理
吃當季/柿子除了當水果、柿餅,還能做成料理! 國宴主廚教你3道美味健康的柿子料理
吃當季/柿子維生素C、A含量豐富比柑橘高! 但不宜空腹吃,這些禁忌要注意
每天期待吃便當
猜你喜歡
保溫杯可以裝咖啡嗎? 醫:4點事項須注意!
吃燕麥減肥,一天該吃多少?專家告訴你過量下場
運動開始得越早收穫就越大!醫:退化是有選擇的
如何避免過熟水煮蛋?大廚忘了說的雞蛋料理祕訣
省電燈泡用久會汞中毒?毒物專家揭真相...「1動作」超危險
強化免疫力,維生素D怎麼補? 專家曝「3捷徑」每天都能做
空汙不只傷呼吸道 營養師:多吃這些有助降低損害
省到一條內褲穿20年的侯昌明,年過半百突想通,花百萬全家暢遊義大利!中年樂活靠4個小秘訣
你吃的土魠魚羹是什麼魚?不同魚種價差可高達3倍
魚眼清澈不代表一定新鮮?海鮮專家教3步驟挑鮮魚
影/保健食品你吃對了嗎? 高醫營養部揭3大NG行為
為何煮麵容易出現「撲鍋」現象?簡單一招可避免
24節氣「雨水」潮濕,皮膚過敏者當心!多吃這些深綠色蔬菜養肝
食物掉地上3秒內撿起來仍可吃嗎?科學家幫你解惑
用「最強呼吸法」啟動身體免疫力!日醫學博士教你5分鐘「呼吸肌伸展操」,靠體內「天選肌肉」提升肺功能
比雞腿、雞心熱量還低!你知道你吃的雞胗是什麼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隔夜菜會流失營養嗎?營養師破解各種隔夜菜疑問
低碳減重出現落髮、抽筋副作用?專家直指2大原因
上坡好喘?調整身體姿勢、學會呼吸技巧,爬山、健行更輕鬆!
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有體味自己卻聞不到,這是老人味嗎?女中醫教你從體內除臭
在體內停留時間超乎想像!專家曝咖啡因過量下場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日本同步配方 全新合利他命「金」強效錠 有效改善末梢發麻
每晚抬腿抬心酸?6個腹肌鍛鍊動作你可能一直做錯
大年初四迎財神!觸犯「禁忌」小心窮整年 訣竅一次看
萬惡消夜會造成肥胖!餓得受不了,深夜點心如何聰明吃?
4習慣最易引起胃食道逆流 中醫教你避免病從口入
45歲零退休金離職,年賺14%!前金融業高層林茂昌: 一個投資秘訣讓你勝過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