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吞顆維他命B2,一週就能改善嘴破?營養師破解常見B群迷思
A:「嘴破」是我們一般人的俗稱,臨床上我們稱之為「口瘡性潰瘍」(Aphthous Ulcer),也就是指口腔黏膜細胞受損,產生潰瘍現象。潰瘍通常是指器官上的黏膜細胞因受損、不完整,而失去屏障作用。
Q:因為經常嘴破的關係,我昨天就在親子論壇上PO文,徵集各位版媽提供妙方解套,結果呢,很多版媽都不約而同回覆,吃維他命B群有用喔。我知道維他命B群有很多種,B1、B2 及B3、B6 等,有位同樣也是嘴破苦主的版媽還強調,只要每天吞一顆維他命B2,一個禮拜後就會改善,想請問蔡營養師,每天吃一顆100毫克的維他命B2,會太多嗎?
A:這劑量確實很高,成人每天所需維他命B2只需1.3毫克就夠了,100毫克等於是妳吃了一天建議需求的76倍。
Q:蔡營養師,我上網查了資料,維他命B2缺乏者特別容易有口腔周邊的異常症狀,如:口角炎、舌炎,甚至嘴唇或周邊產生乾裂、發炎的現象。所以我覺得,若是吃高單位的維他命B2,應該多多少少有幫助的。
A:是的,維他命B2的臨床缺乏症狀如:口角炎、嘴唇周邊乾裂、甚至舌頭發炎等,會影響吞食功能。但是,這與「口瘡性潰瘍」的臨床表徵不同,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其實在國外,也有類似的說法。嘴破時,補充維他命B群可能會有幫助,甚至有人認為容易嘴破的人,平常就要補充維他命B 群來「保養」,以避免營養素的缺乏。
Q:平常就要多補充維他命B群,來預防嘴破,其實我也是這樣認為。
A:現代人往往營養過剩,除非真的是維他命B群的嚴重缺乏,才會導致這些症狀的產生,如:口角炎、腳氣病等。通常是酗酒者、長期服用抗生素者、嚴重營養不良才會產生維他命B 群缺乏的症狀。
對了,潘妮,妳每天都吃乳製品或起司嗎?
Q:當然囉,我每天喝2杯低脂牛奶,也喜歡吃起司片來補充鈣質。我知道,現在就要保養骨頭,存骨本!
A:妳本身是吃純素嗎?
Q:不,我不是吃全素,但過於油膩的肉類,我會少吃。我也愛吃海產類。
A:這就對了,維他命B2豐富的食物來源是乳品類及蛋類,其次為一般的家禽瘦肉、全穀根莖類。以妳目前的飲食型態,每天都有固定吃乳製品的話,且不是純素者,也不酗酒,如果也沒有服用抗生素藥物的話,通常維他命B2的攝取來源絕對足夠。
Q:所以,嘴破吃高單位的維他命B2是沒用的囉?
A:我們需要釐清真相,嘴破指的是「口瘡性潰瘍」,即口腔黏膜或舌頭、嘴唇的黏膜細胞產生白色塊狀的潰瘍。通常好發於孩童、少年,這與維他命B2缺乏症狀,如:口角炎,是不同的疾病或症狀。
「口瘡性潰瘍」的產生原因還不是很明確,但通常有以下特徵的人,比較容易發生。
Q:有哪些特徵的人,容易得「口瘡性潰瘍」?需要治療嗎?
A:首先要澄清一個觀念,「口瘡性潰瘍」不具傳染性,多半也不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如:物理性的傷害,像是過度刷牙、牙醫操作不當、臉頰咬傷等外在因素,使口腔黏膜受損。另外,若牙膏及漱口水含有一種叫「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lauryl sulfate)的成分,也可能促成口腔黏膜潰瘍。
此外,「缺鐵性貧血」的人也傾向易有「口瘡性潰瘍」,一些免疫功能疾病或不全者,往往也容易有「口瘡性潰瘍」。例如:對食物麩質過敏的「乳糜瀉」、腸道免疫疾病的「克隆氏腸炎」、HIV / AIDS 患者、免疫功能低落者⋯⋯都是好發族群。當罹患「口瘡性潰瘍」,接受正規的醫療診治才是正確之道,通常是局部性給予皮質類固醇、消炎軟膏,保護黏膜傷口,使其慢慢恢復。
Q:那麼……已經嘴破的人,飲食要注意什麼事項,才會加速自身的復原呢?
A:已經嘴破的話,飲食原則要補充大量的液體,避免刺激、香辛料的食物,如:辣椒、胡椒、 咖啡因,食物型態以軟質、容易吞食優先,最好避免質地過硬、酥、脆,甚至粗糙的食物,以避免咀嚼過程中,與傷口摩擦。
Q:我已經吞了一個星期的維他命B群,真的一點用也沒有嗎?
A:如果本身沒有維他命B群缺乏,也沒有特殊的生活習慣如:酗酒、長期使用抗生素藥物,或者長期純素者及嚴重營養不良,額外補充的維他命B群,一旦超出身體的需求量,多半會流失,對改善嘴破和口瘡性潰瘍來說,實質幫助非常有限。
就目前的科學證據來看,相較於妳剛才提到的維他命B2,我這邊看到的資料,反而是補充高劑量的維他命B12,每天1000微克,相當於一日成人所需2.4微克的400 倍以上,在極少數研究,有看到可以改善口腔性潰瘍的情況。但是,因為樣本數過少,所以我覺得還是僅供參考,別預期有太大的改善效果。接受正規醫學診治及調整飲食型態(避免質地過硬的食物),多補充液體,如果疼痛到難以進食,就需要針對局部性傷口,給予皮質類固醇、消炎軟膏的治療,以減少傷口發炎及疼痛,以恢復生活品質為優先考量。
本次搜查結論
1. 常說的嘴破,即所謂的「口瘡性潰瘍」,指的是口腔黏膜或舌頭、嘴唇的黏膜細胞產生大小不一,白色塊狀的潰瘍。通常好發於孩童、少年,這並非病原菌或病毒感染,不具傳染性,產生原因不明,但多半與免疫系統不全有關。
2. 維他命B群缺乏者,如:酗酒、長期使用抗生素藥物、長期純素者或者嚴重營養不良,才可能發生維他命B2缺乏,產生典型的口角炎、舌炎,甚至嘴唇或周邊產生乾裂。這與「口瘡性潰瘍」不同,所以有關「補充高單位維他命B2治嘴破」一說,推測是以訛傳訛、穿鑿附會的說法罷了。
3. 「口瘡性潰瘍」,宜接受正規醫學診治及調整飲食型態(避免質地過硬的食物),多補充液體,針對局部性傷口,給予皮質類固醇、消炎軟膏,減少傷口疼痛,以恢復生活品質為優先考量。
書籍簡介
營養關鍵32問:破解飲食迷思與不實傳言,蔡營養師的健康生活Q&A,教你這樣吃最健康
作者:蔡正亮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9/05/29
作者簡介/蔡正亮
■學歷:
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學士
臺北醫學大保健營養研究所碩士
■經歷:
臺灣營養學會專業會員
高考營養師合格(98年第二次專技高考全國第3名)
經濟部工業局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能力鑑定合格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基礎、進階訓練合格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杏輝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由時報校園記者
■著有: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解27個常見飲食迷思
■粉專:蔡營養師的大搜查線
延伸閱讀:
明明沒撞到,身上卻出現「不明瘀青」?中醫師:這3種部位,小心是癌症前兆!

良醫健康網
不須道聽途說,由醫師們推薦出來的好醫師,是民眾最渴求的資訊。讓好醫師被看見,讓民眾心裡對於白色巨塔高牆的恐懼減除,有更正確的醫病觀念,是《良醫健康網》不變的初衷。
良醫健康網: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
良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whealth/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手麻腳麻像針在刺?注意維生素B12缺乏警訊!掌握3-6周黃金治療期
白藜蘆醇、茄紅素是護心好成分? 營養師破解真相
有保健食品聲稱獲FDA認證?教授:百分之百是騙人的
天冷喝雞精補身 有哪些人不適合須注意!
降低血壓、膽固醇和發炎?蜂王乳真的對健康有益嗎?
保健食品不是有吃有保庇 藥師:別跟3類藥物一起服用
葉黃素什麼時候吃?預防黃斑部病變 眼科醫師曝「黃金時間」
B群可以晚上吃嗎? 藥師:吃對劑量助好眠,但吃錯B群種類恐造成反效果!
「芝麻素」可護心、保肝還抗氧化...真那麼厲害?藥師告訴你:真正有效的是這3項
醫病天地/保健食品 不是「有吃有保庇」
吃「蚓激酶」降血脂?小心只是吃辛酸!台大醫示警下場
從500元到上千都有...保健食品價差為何這麼大?藥師教你從「標示」找出好產品
「蚓激酶」降血脂、清血栓? 醫師:不如規律運動
飯後1顆B群被醫學系好友嗆「沒常識」 網友戰翻
到底什麼是功能醫學?功能醫學屬於正統醫學的範疇嗎
維生素C可預防主動脈剝離?教授告訴你為何是胡扯
穀胱甘胺酸是什麼?我們真的需要補充穀胱甘胺酸嗎?
吃葡萄糖胺治關節退化、吃銀杏治記憶力差?藥師親揭:6大營養品盲點解析
服用維他命C可減少感冒症狀?教授:鬧劇+惡作劇
改善哮喘、預防卵巢癌風險?又2則維生素D神話破滅
蔓越莓和甘露糖哪個能預防泌尿道感染?結果令人意外
維生素D無效是因為吃錯?教授告訴你無效的真正原因
又一神話破滅?哈佛研究:維生素D和預防憂鬱症無關
食藥署祭新令 不是「小綠人」品名不可標「健康」二字
「硒」是抗癌之王?教授引述臨床研究論文批醫師胡扯
分辨健康食品 小綠人就知道
魚肝油當魚油吃?兩者用途大不同,好處也不一樣
益生菌真能改善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嗎?醫師解惑
高劑量魚油可護心,但吃多影響消化蠕動!專家建議多吃這食物也有幫助
「天然的」鈣補充劑是防骨鬆最有效方法?教授這麼說
猜你喜歡
發熱衣洗錯一次「保暖度大降70%」4大洗滌地雷曝光
手沖咖啡是成功或失敗?咖啡大師教你從咖啡渣判斷
去礦物質RO逆滲透水能不能喝?教授:對健康有影響
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10種食物助改善
羽絨衣怎麼穿才保暖? 名醫揭關鍵原因:不要穿錯
營養學博士照吃垃圾食物!營養學教授:這4種飲食習慣比吃泡麵、薯條還傷身
運動多久才有效?研究揭最能降死亡率的運動時間
愛喝美式你比較衝動,喝拿鐵的個性是? 心理師從「10種咖啡」看出你的性格
十二時辰的各器官排毒時間 中醫師教你如何排毒養生!
你也搞錯了嗎?羅漢果不是中藥!中醫揭真正用途
動物鐵、植物鐵哪個好?營養師告訴你補鐵食材排行榜
木製砧板或塑膠砧板哪個好?科學家用實驗訴真相
不只能暖手!暖暖包用完不要丟 家事達人教你4種功用
蔬菜都吃就是不吃主食?你到底在吃素還是瞎折騰
強寒流來襲 中醫師:暖暖包貼這三處暖全身
祛寒保暖 中醫師推薦喝2茶飲、吹風機吹5穴
健身教練血淋淋的慘痛教訓:千萬不要以受傷換取經驗
天冷吃火鍋血壓、血脂飆?專家點名火鍋地雷:湯底、醬料、油脂含量高!
吃飽不代表吃好!掌握這幾個關鍵,才算是「好好吃飯」
找到自己的「最適老樣」!王偉忠:熟年的快樂,來自掌聲與失落都要承擔
水餃熱量排行曝光 !「這口味」意外爆肥 網驚:還以為很清淡
吃生薑 研究證實妙用多
「蛋製品」未處理好易致食物中毒 這樣做可讓沙門氏桿菌死光光!
9成民眾都用錯了!暖暖包不是用搓的、別握手中 正確用法曝光
一個人住的自在美好!彭樹君: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練習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
手麻腳麻像針在刺?注意維生素B12缺乏警訊!掌握3-6周黃金治療期
對抗天冷!中醫師教你泡2種暖心暖身的養生茶
職場上的小人「做3件事」超勤快!很會裝忙、經營關係
白藜蘆醇、茄紅素助護心? 別亂吃!營養師解析真相
寒流來也不怕!中醫師傳授低溫保暖秘訣,還能調整體質遠離疾病
深蹲也入列!專家告訴你重訓最容易受傷的5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