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天然不等於安全!橘子皮居家清潔NG清單:6種材質快避開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運動健身

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幫助入睡!「腿靠牆」什麼時候做最合適?

元氣周報

「腿靠牆」(legs-up-the-wall pose)能促進血液循環、紓壓、改善水腫,但也不是人人適合。圖/123RF
「腿靠牆」(legs-up-the-wall pose)能促進血液循環、紓壓、改善水腫,但也不是人人適合。圖/123RF

聽健康

00:00/00:00

在社群媒體上,「腿靠牆」(legs-up-the-wall pose)成為近年最受歡迎的舒緩動作之一,無論是瑜伽老師還是健身網紅,都爭相推薦這個動作能促進血液循環、紓壓、改善水腫。然而,這個動作真的有那麼神奇嗎?根據美國專家的說法,這個簡單的姿勢確實對大多數人有益處,但也不是人人適合。

什麼是「腿靠牆」動作?

這個姿勢的做法如其名:將雙腿抬高靠在牆上,身體平躺在地板上。根據美國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瑜伽與健康教授Lori Rubenstein Fazzio的說法,這個動作其實是傳統瑜伽中「肩立式」的簡化版,並非經典體位法中的正式體式。

正確做法是:臀部靠近牆面,雙腿向上抬起貼在牆上,慢慢平躺並維持姿勢數分鐘。若是腿後肌較緊的人,可略為將臀部與牆面保持距離。若有下背問題,建議可在腰部墊上毛巾或毯子支撐。

若在過程中感到明顯刺痛或麻木,則應視情況調整姿勢或改做其他動作。

有什麼好處?

1.促進血液循環與淋巴回流

UPMC整合醫學中心的瑜伽與冥想導師Dezza Pastor指出,「腿靠牆」是一種被動倒立,讓雙腿高於心臟,有助於血液與淋巴液回流至身體中樞。這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造成的腿部腫脹、水腫有明顯幫助。

Fazzio補充,對於曾因癌症手術切除淋巴腺、容易發生淋巴水腫的人,「腿靠牆」是日常自我照護的好方法,也常與穿著壓力襪並行。

2.緩解腿部與後側筋膜緊繃

這個姿勢還能溫和拉伸後側肌群,從腳底、腿後肌、大腿、臀部到背部和頸部,特別適合長時間坐辦公桌或經常維持同一姿勢的人。

3.幫助身心放鬆、進入副交感神經狀態

Pastor指出,這個動作讓人靜止幾分鐘,有助放慢呼吸、降低心率,啟動身體的「修復模式」——副交感神經系統,對紓壓與助眠效果明顯。他建議初學者可先從維持3至5分鐘開始練習。

什麼時候做最合適?

由於這個動作能舒緩一天下來的直立壓力,Fazzio認為最好的時間是睡前,有助於進入放鬆狀態,為一夜好眠鋪路。

誰不適合做?

儘管這個動作對多數健康成人都有益,但以下族群應避免或先諮詢醫師:

●椎間盤突出、下背痛患者:部分人會因脊椎壓力增加而不適。

●青光眼患者:倒立姿勢可能使眼壓升高。

●近期接受重大手術(如心臟、腦部)者:需等醫師評估恢復情況再練習。

Pastor提醒,若尚未獲得醫師許可,就先暫停這個姿勢,待完全康復再開始練習也不遲。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