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為了減重而運動,但又擔心辛苦運動消耗的熱量馬上就補回來,所以運動後不吃東西,其實這種觀念大錯特錯,運動後適當飲食反而可以增加肌肉量。
國泰醫院營養師田宛容在國泰醫訊中提到幾種運動減重迷思:
1. 運動後不能吃東西?
很多人擔心運動後的吸收力會增加,馬上吃東西很容易發胖,辛苦燃燒掉的熱量又立即補回來,其實如果運動後什麼都不吃,反而隔天會有疲勞、肌肉痠痛的症狀。
2. 運動後不能吃碳水化合物?
運動後補充碳水化合物,可以維持血液中的血糖,以及肌肉所消耗的肝醣;補充蛋白質則有助於肌肉蛋白的合成,修補因為運動遭受破壞的肌肉組織。
3. 運動後可以吃蛋糕、餅乾?
運動後補充的碳水化合物,建議不要攝取富含糖分的單一碳水化合物,例如蛋糕、餅乾,而應該選擇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全穀根莖類。
另外適度補充高鮮蔬果則可以降低運動後的飢餓感,才不會攝取過多食物又導致發胖。
4. 運動減重很辛苦?
身體只要消耗7700大卡熱量,就可以減少一公斤體重。其實每天只要透過運動或飲食減少500大卡熱量,一個星期下來就能減重0.5公斤。
💪更多健康推薦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
‧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LINE傳訊」驚覺大事不妙
‧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