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運動健身

你要健康地老化還是患病狀態的延長?哈佛教授揭關鍵3大因素

身體活動確實可引發許多機制,阻止衰老和預防許多隨時間導致死亡的慢性疾病,提高年紀漸長時維持健康的機率。
身體活動確實可引發許多機制,阻止衰老和預防許多隨時間導致死亡的慢性疾病,提高年紀漸長時維持健康的機率。
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患病狀態延長或壓縮

我念高中時,學校規定我們必須選修健康教育來取代一學期的體育課。在這堂課裡,我們不用攀繩或打籃球,而是去到學校體育館下一間昏暗的教室,然後有一位肥胖而臉色紅潤的老師在走道走來走去,拇指塞在吊帶底下,大聲教授健康知識。我不記得他說了什麼內容或忠告,只記得他宣稱能從耳垂看出我們有沒有吸大麻,而且90 %的吸菸者會得肺癌死掉。有個自作聰明的朋友(是我朋友,真的不是我)問道是不是得到肺癌的人最後一定都會死掉,老師大吼道不是,只有90 %會死掉。後來有一天我們去上課,代課老師說我們的健康教育老師死於心臟病發作,他的死無意中又給我們上了一課。

我們都會死於某種原因,即使是經常活動、飲食適度,十分注意健康的人也一樣。事實上,儘管知道應該運動,像川普這樣不運動的人現在也比以前活得更久、更健康。

為了評估這個難題,我們先仔細觀察死亡和患病間的機率關係。大多數狀況下,與老化有關的統計數字集中在生命年限,而沒考慮到健康年限(健康良好沒疾病的時間)。要同時考慮生命年限和健康年限有個不錯的方法是以時間為X軸,功能能力(健康狀況的測定方法)為Y軸畫出圖形,如圖28 。健康的人儘管偶爾短暫生病,但大多數時候的功能能力接近百分之百。接著在某個時候,與年齡有關的衰老出現,功能能力因嚴重疾病而下降,最後造成死亡。

取自《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 <br />圖/鷹出版提供
取自《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
圖/鷹出版提供

千萬代以來,一般狩獵採集者若沒有夭折,健康年限和生命年限看起來大概和圖28 的上圖差不多。這張圖的依據是針對狩獵採集者進行的醫學調查,這些人大多死於呼吸和傳染病、暴力和意外,長期慢性非傳染疾病發生率相當低。這些資料顯示,年紀較長的狩獵採集者約有三分之二在死亡前仍擁有高功能能力,處在患病狀態的不多,大多數的人在七十多歲時仍然如此。因此他們的健康年限和生命年限相仿。

從圖28 的下圖可以看出,公衛和醫療科學的進步對健康年限和生命年限的影響有好有壞。壞消息是雖然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都有長足進步,但現在許多人罹患慢性非傳染疾病,在死亡前有多年患病狀態。在醫學術語中,這段死亡前的長期患病狀態稱為「患病狀態延長」(extension of morbidity)。在西方族群中,許多人長期患病,最後死於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阿茲海默症和慢性呼吸疾病,許多人還有退化性關節炎,以及越來越多的自體免疫疾病。美國六十五歲以上的民眾至少有五分之一健康狀況普通或差。儘管患病率這麼高,我們活得還是比農耕祖先久得多,也比狩獵採集祖先久一點。二○一八年美國平均壽命是七十八歲,接近一百年前的兩倍之多。

更多人活得更久,但大多死於慢性疾病而非傳染病。這種延長患病期間的改變被稱為「流行病學轉變」(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通常被視為醫學進步。沒有在年輕時罹患天花而迅速死亡,而是在年老時緩慢地死於心臟病,不算是幸運嗎?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我的上一本書《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提到,現在許多使我們緩慢死亡的疾病是不匹配疾病,原因是人體難以適應現代環境條件或適應不足,包括吸菸、肥胖和身體活動不足。雖然這些疾病經常發生在中年,所以被歸類為老化疾病,但並非年齡所致,也不該視為老化的必然結果。很多人活到老年並未罹患這些疾病,這類疾病也很少侵襲年長的狩獵採集者以及生活在自足社會中的許多老人。

如果許多人所謂的老化疾病是可以預防的,那麼生命結束時的緩慢折磨也就可以避免。

史丹福大學醫學教授詹姆斯.弗里斯(James Fries)在一項著名研究中指出,預防藥物可藉由壓縮患病期間,協助人類活得更健康、更久。弗里斯起先依據他的主張進行大規模研究,測定兩千三百多名賓州大學校友的生命年限、失能和三項疾病風險因素(高血壓、吸菸和缺乏運動)。可以想見,風險因素超過兩個的校友之死亡年齡,比僅有零或一個風險因素的校友早三.六至三.九年。更重要的是,他們死亡前的失能期間多出五.八至八.三年。簡單說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患病狀態的影響是死亡的兩倍。

弗里斯的患病期間壓縮模型(參見圖28 下圖)有助於我們思考身體活動對老化的影響。簡而言之,針對導致現代工業化西方社會大多數民眾死亡的主要疾病而言,長期缺乏身體活動、吸菸和體脂肪過高,是影響罹患機率與時間的三大因素。雖然美國民眾的死亡證明上有三分之二的死因是心臟病、癌症或中風,但這些疾病更基本的原因大多是吸菸、肥胖和缺乏身體活動。

針對導致現代工業化西方社會大多數民眾死亡的主要疾病而言,長期缺乏身體活動、吸菸和體脂肪過高,是影響罹患機率與時間的三大因素。<br />圖/ingimage
針對導致現代工業化西方社會大多數民眾死亡的主要疾病而言,長期缺乏身體活動、吸菸和體脂肪過高,是影響罹患機率與時間的三大因素。
圖/ingimage

缺乏活動的人通常過重,有時還會吸菸,所以很難判定身體活動本身對患病狀態和死亡的影響。史丹福跑者研究的目的就是想瞭解這點,該項研究的主持人還是弗里斯。一九八四年,他和學生開始研究五百多名業餘跑團成員以及四百多位健康但缺乏身體活動的對照組。當時這些研究對象都超過五十歲,健康良好,很少人吸菸,沒有人酗酒,也沒有人肥胖。其後二十一年,弗里斯等人耐心地記錄每位研究對象的身體活動習慣、每年進行一次失能問卷調查,測定行走、穿衣和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有人死亡時還會記錄死亡年度和死因。

弗里斯等人必須等待二十年才能知道結果,但我在圖29 中就已經總結了結果,這些結果值得仔細研究。上圖是跑者和非跑者在給定年度生存機率與時間的關係。下圖是失能與時間的關係。從圖中可以看出,健康的非跑者死亡率的提高速度高於跑者,研究結束時、在給定年度死亡的機率超過跑者的三倍。就死因而言,非跑者死於心臟病的機率超過跑者兩倍,死於癌症的機率是兩倍,死於神經性疾病的機率超過三倍。此外,非跑者死於肺炎等感染的機率超過十倍。同樣重要的是,下圖中的失能分數指出,非跑者的功能能力流失速率是跑者的兩倍。研究結束時,非跑者的失能分數超過跑者兩倍,代表就這方面而言,跑者的身體大約年輕十五年。總而言之,跑步可以壓縮患病狀態,進而延長生命。

取自《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 <br />圖/鷹出版提供
取自《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
圖/鷹出版提供

希波克拉提斯應該預測得到,針對身體活動對患病狀態和死亡的影響所進行的其他研究,結果也大致相同。不過,這不表示身體活動就確定是青春泉源,而且別忘了它本身無法預防老化,進而延後死亡。但身體活動確實可引發許多機制,阻止衰老和預防許多隨時間導致死亡的慢性疾病,提高年紀漸長時維持健康的機率。這個推理帶出三項十分重要的結論,協助我們解釋為什麼川普不愛運動又過重,但沒有年紀輕輕就死掉。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我舉出的死亡和患病狀態統計數字都是機率。飲食適度和運動不保證長壽和健康良好,而只能是降低患病的風險。依據相同概念,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風險較高,體態不佳或肥胖者比較容易罹患心臟病或糖尿病,但也有很多人沒有罹病。

第二,醫療進步正在改變患病狀態和死亡的關係。糖尿病、心臟病和某些癌症已不是不治之症,而能以維持血糖、減少有害膽固醇、降低血壓和對抗突變細胞的藥物治療或控制多年。以川普的例子而言,他據說正常的血壓和膽固醇值,可能代表他服用的藥物降低了這些風險因素。

最後,許多複雜的環境和遺傳因素可能影響罹患某種疾病的機率,因此難以釐清因果關係。雙胞胎研究發現,活到八十歲的長壽只有20 %可歸因於基因。然而我們如果活到那個年紀,基因在判定我們是否能成為百歲人瑞時扮演的角色就會越發重要。不過,這不表示基因在疾病中扮演的角色不重要。遺傳變異影響許多種慢性疾病,例如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第二型糖尿病、發炎性腸道疾病和阿茲海默症等。在這些疾病中,基因負責裝上子彈,但扣下扳機的是環境。此外,大多數這些疾病背後的基因通常很少,影響也很小。我可能遺傳了幾百個提高心臟病機率的基因,但每個基因對我得病的貢獻微乎其微。

醫療科學讓我們在年紀漸長時維持活力已有長足的進步,但實際上說來,年紀漸長時維持健康的最佳建議幾百年來一直沒有改變:不要吸菸、避免肥胖、飲食適度,當然也要經常活動。

※ 本文摘自《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


《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

作者:丹尼爾.李伯曼

譯者:甘錫安

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28

《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書封。 <br />圖/鷹出版提供
《天生不愛動:自然史和演化如何破除現代人關於運動與健康的12個迷思》書封。
圖/鷹出版提供

吸菸 肥胖 規律運動 長壽 抗老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