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腦及身體產生正向改變 科學家:不健康的解藥就在我們面前
【文、圖/選自八旗文化《走路的科學》,作者謝恩・歐馬洛】
身體與大腦的鎮痛軟膏
在世上移動,是身而為人的一種必要經驗。活動,特別是規律走路,對於身體以及大腦的健康確實能帶來益處。然而在這一章中,我想要超越這些簡單而相對沒爭議的論點,進一步深入探討走路的潛在優點—它是如何影響情緒、心理健康以及大腦發展的。規律走路者(我自己就是)表示,只要有幾天沒機會好好走路,就會覺得自己變得遲鈍而疲累,還會覺得心情低落。而解決這問題的自我療法相當簡單,只要出去好好走一趟路就可以了。令人興奮的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科學支持這種傳說中的感受,並顯示出走路,特別是規律走路,以及經常在大自然中行走,確實會改善我們的感受。回想一下在狂風大雨中的那些漫長健行,你可能當時覺得很煎熬困苦,但到最後你一定會感到興奮。
希波克拉底曾說:「行走是最佳的藥方」。然而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大多數人整天都在室內坐著,這對我們的健康以及整體幸福可能會造成可怕的影響。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花在戶外的時間都少「我們在美國進行的研究顯示,人們有87%的時間花在辦公室內、屋內、商店內或是其他建築物等人工環境中生活。有些人甚至聲稱(在我看來有些誇大)「久坐是新型抽菸」。這句話背後的涵義非常直接—我們的身體是用來進行規律活動的,也得益於規律活動。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基本上是不健康的,不但會造成肌肉量以及力氣的萎縮,也會對大腦造成類似的影響。
日前有項有趣的研究發現,缺乏活動甚至會改變一個人的個性,而且是往糟的方面改變。整體而言,較低程度的身體活動與個性的「五大因素」當中三項的改變有關(五大因素分別為開放性、自覺性、外向性、親和性以及神經質,縮寫成OCEAN)。身體活動度較低,會造成開放性、外向性以及親和性三者降低,呈現了長期個性改變的「有害」模式。就算是最低程度的活動都有助於緩和負面的個性改變。那些最不愛活動的人,也是個性最可能往負面方向改變的人。
.作者:謝恩・歐馬洛
.譯者:謝雯伃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9/09/04
站立會立即改變我們的血壓、全身血流,以及消耗能量並產生熱能的速率(即新陳代謝率)。走路會讓大腦以及身體系統產生改變,從新分子的生成到行為都會產生變化。規律走路是讓心臟跳動既簡單又直接的方式,會對頭—心軸線提供極大益處,因為大約20%心臟的輸出,會送到缺氧又缺能量的大腦。類似效果也出現在同樣缺氧、缺能量的消化系統。解藥就在我們面前。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想要增加運動強度 增加重訓的重量就會有效果嗎?
健身教練血淋淋的慘痛教訓:千萬不要以受傷換取經驗
深蹲也入列!專家告訴你重訓最容易受傷的5大動作
健身瘦腿翹臀 在家也要動起來
在家運動、走健康步道要穿鞋嗎?簡文仁:穿運動鞋2大關鍵...穿錯恐傷關節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維持「髖部肌」柔軟度 預防背痛問題發生
深深愛上雕塑身體時的自己 當用類固醇健身意味著什麼
跑馬拉松出現運動性血尿 注意可能導致腎功能障礙
他們不是姊弟,是母子!醫師媽戀上重訓,養肌肉還變年輕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放鬆「背闊肌」 預防下背痛、提高睡眠品質
不只對身體好!研究:一運動有效舒緩情緒減輕憂鬱、焦慮
參加鐵人三項發生猝死事件非罕見!研究曝最致命階段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強健「股四頭肌」 減輕膝蓋負擔、保護膝關節
以最大心跳的6成開始動!掌握運動3大危險因子才安全
只要有運動就好?專家建議:先認清各種運動的優缺點
肌少症會增加失智症風險 醫學專家教5招不怕大腦退化
為什麼你不想運動?科學家解密隱藏的「不公平」因素
選對時間運動好處更多!不僅有利降血壓 更有機會減重
虎背熊腰不是發胖,是上半身肌肉無力!6組動作,練出天鵝頸、直角肩、少女背
50歲以上平時不動 十招「+10行動」讓腦部凍齡
新北推10條家山步道 劉克襄邀請從家出發看山
慢跑半小時只消耗1碗白飯!佛系懶人減肥法幫助甩肉
空腹運動瘦比較快?運動營養師用一項實驗告訴你真相
最保命的一塊肌!每日10分鐘呼吸肌運動 防老後嗆咳與吸入性肺炎
重訓新手該怎麼選擇鍛鍊方法?專家教你依5大項判斷
要增肌減脂還是延緩衰退?30、40、50歲男性健身,重點大不同!
重訓是對肌肉施加壓力 專家告訴你4個讓肌肉發達機制
中秋怕胖 公園運動3式助健康
重訓受傷機率其實比打球還低?物理治療師告訴你真相
重訓導致漏尿?醫:適當訓練反而有助改善漏尿
猜你喜歡
羽絨衣怎麼穿才保暖? 名醫揭關鍵原因:不要穿錯
營養學博士照吃垃圾食物!營養學教授:這4種飲食習慣比吃泡麵、薯條還傷身
手沖咖啡是成功或失敗?咖啡大師教你從咖啡渣判斷
去礦物質RO逆滲透水能不能喝?教授:對健康有影響
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10種食物助改善
運動多久才有效?研究揭最能降死亡率的運動時間
愛喝美式你比較衝動,喝拿鐵的個性是? 心理師從「10種咖啡」看出你的性格
你也搞錯了嗎?羅漢果不是中藥!中醫揭真正用途
十二時辰的各器官排毒時間 中醫師教你如何排毒養生!
強寒流來襲 中醫師:暖暖包貼這三處暖全身
發熱衣洗錯一次「保暖度大降70%」4大洗滌地雷曝光
動物鐵、植物鐵哪個好?營養師告訴你補鐵食材排行榜
水餃熱量排行曝光 !「這口味」意外爆肥 網驚:還以為很清淡
蔬菜都吃就是不吃主食?你到底在吃素還是瞎折騰
祛寒保暖 中醫師推薦喝2茶飲、吹風機吹5穴
健身教練血淋淋的慘痛教訓:千萬不要以受傷換取經驗
9成民眾都用錯了!暖暖包不是用搓的、別握手中 正確用法曝光
吃飽不代表吃好!掌握這幾個關鍵,才算是「好好吃飯」
找到自己的「最適老樣」!王偉忠:熟年的快樂,來自掌聲與失落都要承擔
不只能暖手!暖暖包用完不要丟 家事達人教你4種功用
「蛋製品」未處理好易致食物中毒 這樣做可讓沙門氏桿菌死光光!
吃生薑 研究證實妙用多
職場上的小人「做3件事」超勤快!很會裝忙、經營關係
吃早餐要注意 這種食物最容易出問題
對抗天冷!中醫師教你泡2種暖心暖身的養生茶
手麻腳麻像針在刺?注意維生素B12缺乏警訊!掌握3-6周黃金治療期
整理衣櫥是在整理人生!「衣櫥醫生」指點3步驟7技能:中年後也可以很美麗
白藜蘆醇、茄紅素是護心好成分? 營養師破解真相
深蹲也入列!專家告訴你重訓最容易受傷的5大動作
水果你真的吃對了嗎?滿足對你好的水果其實有條件
零風險健身/專家教你維持「髖部肌」柔軟度 預防背痛問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