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米酵菌酸有多毒?全面性細胞死亡,最快一天內發病致死!衛福部關鍵4大QA教你自保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運動天地

身體要有好的行動力 復健科醫:遠離肌肉骨骼3大問題

維持下肢肌力,是穩定膝關節的重要關鍵;規律運動有助於肌肉力量和骨密度的提升。
維持下肢肌力,是穩定膝關節的重要關鍵;規律運動有助於肌肉力量和骨密度的提升。
圖╱123RF

秋高氣爽時節,最適合三五好友相約登高健行。但許多人心裡總有個後顧之憂,那就是擔心雙腿痠爬不動、膝關節隱隱作痛,怕因此敗興而歸。其實只要從日常生活注重運動和營養,擁有能行遍天下的好膝蓋、好腿力並不難。

熟齡最怕 肌肉骨骼三大問題

復健專科醫師陳相宏表示,身體要有好的行動力,基本條件包括硬組織和軟組織之間有好的配合,硬組織就是骨骼,軟組織就是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腔、軟骨等。

50到60歲以上的熟齡族群,很常見的就是來自於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肌少症,這三大肌肉骨骼問題,且容易同時發生,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造成老年社會失能、並衍生其他慢性病的主要因素。

陳相宏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會帶來關節疼痛和僵硬感,骨鬆容易導致駝背和跌倒骨折,肌少症容易疲勞痠痛,以上種種情形,會讓原本稀鬆平常的日常活動變得困難,讓人越來越不想動。活動量減少,關節會越來越僵硬,周遭肌肉萎縮,關節內的軟骨也更容易磨損。

關節不動 軟骨缺乏滋養退化

陳相宏解釋,在關節內部,為了避免骨頭和骨頭「硬碰硬」,中間有軟骨緩衝壓力。軟骨在關節囊腔裡,就像一塊海綿泡在營養液裡,這些液體有水、葡萄糖胺、玻尿酸等,當關節活動,這些營養成分就能順利滲透到軟骨中,讓軟骨細胞生長得更好,軟骨細胞也會分泌更多關節囊腔液,幫助關節潤滑、有好的新陳代謝。

反之,當關節活動減少,便啟動惡性循環,軟骨細胞得不到充分滋養,關節液也變少,軟骨更容易磨損,加速關節退化、肌肉萎縮及骨質疏鬆的惡化。

兩大肌群 維持關節穩定度

避免掉進這個惡性循環,最基本也最簡單的功課,就是好好維持下肢的肌力。陳相宏說,下肢肌肉占全身肌肉體積的一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以及大腿後側的股二頭肌,這前後兩個肌群也是提供膝蓋穩定度的關鍵。

當膝蓋前後的肌肉力量足夠而且互相平衡,能幫助膝關節在活動時維持在最佳相對位置,不容易磨損軟骨,也不會過度拉扯韌帶等軟組織。但如果這些關鍵肌群的力量不足,膝關節的軟骨和軟組織,就必然承受更大的壓力,加速磨損和退化的速度,也更容易受傷。

重量訓練 有助提升肌力骨密

陳相宏提醒,人體結構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膝蓋不好,久了,髖關節、脊椎、腳踝都會出問題,平衡感和協調性也會變差。當下肢肌群得到充分的營養和運動刺激,肌肉體積變大,讓身體的行動力和新陳代謝都變好,對於運動的耐受度更高,就能恢復地更快。

如此一來,不但遠離惡性循環,甚至建立起正向循環,關節、肌肉、骨質都一起往健康的方向前進。「各種運動都很好,重點是量力而為。」陳相宏表示,像是跑步、快走、跳繩等有氧運動,對於提升心肺耐力和新陳代謝特別好,另外像是深蹲等徒手運動或重量訓練,則是特別有助於肌肉力量和骨密度的提升。

營養攝取 支持肌肉骨骼健康

陳相宏指出,維持肌肉骨骼系統健康所需營養素,包括骨骼所需的鈣質和維生素D、關節所需的二型膠原蛋白及軟骨素、肌肉所需的蛋白質和維生素D及咪唑胜肽化合物,有的可以透過飲食攝取,有些是人體自行合成,但隨著年紀增長,人體合成效率下降,導致某些重要的化合物缺乏。

他舉例,維生素D有助肌肉維持穩定,不易抽筋或痠痛,也能幫助人體吸收鈣質;而咪唑胜肽化合物則是能中和乳酸,幫助肌肉從運動後的痠痛和疲勞中恢復。由於人體內咪唑胜肽化合物含量隨年齡下降,所以年長者運動後痠痛的時間也因此拉長,成為維持運動習慣的阻礙。

陳相宏提醒,注重運動之餘,也要照顧到飲食中鈣質、蛋白質、維生素D的攝取。如果飲食營養均衡,但身體仍有退化或營養素不足狀況,才需要考慮從保健食品來補充。

養肌護膝小提醒

維持下肢肌力,是穩定膝關節的重要關鍵;規律運動有助於肌肉力量和骨密度的提升。

適時補充肌肉所需營養素,能支援行動穩健,人體內咪唑胜肽化合物含量隨年齡下降。此化合物存在於洄游魚類肌肉中,是鰹魚、鮪魚不停游動、強韌的活力來源之一。

維生素D有助肌肉維持穩定,也能幫助人體吸收鈣質。

膝關節 退化性關節炎 骨質疏鬆症 肌少症 軟骨素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