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痠背痛都從這裡來!健身教練教簡單4招遠離疼痛
【文、圖/摘自帕斯頓《讓專業的來!健身靠教練:90%的疑難雜症,專業教練替你解決!》,作者Dr.S 運動先生團隊】
背部肌肉佔了上半身很大的部分,所以深深影響你的體態身型,而跟我們現在的文明病「腰痠背痛」更是息息相關,所以不要輕易忽略後背肌群的重要性。
後背肌群的構造與功能
上背的部分也稱作斜方肌、轉頭肌肉,從肩膀開始延伸到後背中間,位於表層肌。中間的部分則是闊背肌,從肱骨到中背,再延伸到下背,是後背最寬的肌肉,一樣位於表層肌。另一條背部重要肌肉則是豎脊肌群,是位於脊椎兩側的肌群,是支撐脊椎的重要肌肉。
在生活中無論站著、坐著、舉手、吊單槓、手握電車吊環、挺胸、夾背、伸懶腰、彎腰撿東西、拿重物、拎著東西走、向後看轉動身體等動作,全部都和背部肌肉有關。若背部肌肉不夠強壯,不只可能造成鴕背、圓肩、聳肩、腹部凸出等外觀不美觀,背部肌肉因為無力支撐脊柱容易造成變型,引發腰痠背痛、容易閃到腰、椎間盤突出、容易受傷等問題。
外傷、肌肉受損、姿勢、脊椎變形,或是運動只訓練前側忽略後側等,都可能是造成背部肌肉不足的因素。其中,生活中的姿勢不良是最常見的原因,例如站姿和坐姿不正確,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脊柱側彎或變型,導致肌肉發力不平衡,造成肌肉過於緊繃、無力、缺乏彈性等問題。需要長期坐著的上班族,為了讓工作輕鬆些,身體會自然的保持一個舒服的狀態,也就是身體會稍微呈現前彎駝背、後背放鬆無力的姿勢。但反而給了下背不少壓力,時間一久,肌肉退化失去平衡問題跟病痛就出現了。由此可知,背部肌肉強健影響到身體是否能保持好的姿勢,而好的姿勢也同時影響背部肌肉的形成,這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
如何改善背部肌肉的使用和不足?
站立時不駝背是大家都知道的事,行走中較會注意自己體態是否美觀。但坐姿是屬於放鬆的動作,時間一長很容易忘記要保持良好習慣,而背肌也維持坐姿的重要元素。平時坐著最好讓肩帶內收稍微朝下,避免駝背或後彎,且腰椎不反折。頸椎在脊柱的自然延線上,下巴不前傾、往內縮。將上半身的重量附著在坐骨上,保持脊柱的自然中心線。同時腹部內收,從坐骨、脊柱到耳朵,再到頭頂向上延伸坐高,想像量身高的感覺。而手臂可放鬆置於桌上,膝蓋角度呈90度,腳底自然平貼地面。
另外如前述所說,無論是撿東西、搬重物時,都必須蹲下彎腳,而不彎腰。撿東西時,可單腳前後屈膝彎或單膝下跪,直立站起。放物
品時也保持腰椎直立不彎腰,雙腳屈膝,控制力量慢慢放下。搬重物時,雙腳打開,讓物品盡量靠近身體,用雙腿跟臀部出力,腰保持直立,將東西直立抱起。
背部肌肉也需要強化和放鬆,以下介紹四種方式可以改善背部不足的肌肉。
1.貼牆壁
兩腳與髖同寬,腳尖、膝蓋朝前,讓後腦杓、肩胛骨、臀部、小腿肚、腳後跟貼於牆面。下巴必須保持水平,腰部與牆面的寬度不超過一個手掌寬,腹部記得往內收,讓腰椎更靠近牆面。
2.橋式
平躺後雙腳屈膝,兩腳踩平於地面。腹部內收,臀部夾緊向上抬起,使膝蓋、髖骨、肩膀成一直線。腰部向上時吐氣,向下時吸氣,反覆做幾回可以強化背部肌肉。
3.貓式
雙腳採跪姿,雙手置於肩膀正下方,手掌打開平貼地面。膝蓋置於髖關節的正下方,臀部保持正四方型。吸氣時,脊柱慢慢的往下彎曲弧度,慢慢抬頭眼睛看向斜上方,尾椎朝向天花板。吐氣時,脊柱慢慢的往上拱起伸展背部,感覺肚臍去找脊椎,下巴內收、眼睛往大腿看,尾椎朝向地板內收。試著把呼吸拉得更深、更長,動作跟呼吸配合,反覆施作5 至10 回。
4.躺姿屈膝轉體
先採仰躺姿,雙腳屈膝離地保持90 度,雙腳帶到右邊貼地放鬆。雙手打開與肩同高,兩肩貼地,眼睛看向左邊。以同樣方式伸展另一側,可達到放鬆背部的目的。
.作者:Dr.S 運動先生團隊
.出版社: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8/10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春天健身別盲目加大運動量 中醫提醒掌握4養生要點
全身緊繃?醫授9招滾筒放鬆法 也能舒緩足底筋膜炎
有片!膝蓋卡卡更要動 簡單4招鍛鍊肌力
有片!10分鐘爆汗毛巾操 兩條毛巾瘦全身
運動量不足致死占7% 亦易罹失智症
減重更需均衡3大營養素 專家教你把握飲食關鍵
半小時比一小時更有成效 研究揭減肥最佳運動時段
每天要走7000步辦不到 可以靠週末多走路補足嗎?
有運動卻不長肌肉,問題出在哪?專家曝3大原因
為了健康長跑,跑著跑著竟跑回青春!罹癌教授領悟:運動不能是加班,身心才能同時獲得釋放
不良習慣你有嗎?專家曝導致腿粗的走路6NG警訊
路跑疑噎到傳意外 醫:運動中吃東西有風險
促進消化又能健身 陳淑麗教你2招在家就能做的瑜珈
每晚抬腿抬心酸?6個腹肌鍛鍊動作你可能一直做錯
上坡好喘?調整身體姿勢、學會呼吸技巧,爬山、健行更輕鬆!
用「最強呼吸法」啟動身體免疫力!日醫學博士教你5分鐘「呼吸肌伸展操」,靠體內「天選肌肉」提升肺功能
爬樓梯膝蓋痛?上下樓梯的痛可能是不同原因造成
路跑應補充高蛋白食物?營養師教跑步前中後這樣吃
春節吃太多?綠委林楚茵秀身材 教大家一張椅子做運動
過年七天宅在家 國健署教你在家就能甩油
登山更需要訓練下半身 專家教你如何強化腿部肌肉
牛年提升免疫力 初一新抗疫運動3招可見效
養氣經絡瑜伽/按壓穴位改善腿部水腫
養氣經絡瑜伽/改善腰椎下塌所引起的腰痠背痛
為何總是被低潮擊倒?意志不堅的上班族,大哭後才懂的事
從在校內都要叫計程車,到5年破50座百岳 26歲女嚮導:要開始才能很厲害
冬天運動避免傷身 5大熱身運動將關節暖開
結實卻不一定更健康?醫:練出肌肉線條≠運動力
運動多久才有效?研究揭最能降死亡率的運動時間
想要增加運動強度 增加重訓的重量就會有效果嗎?
猜你喜歡
研究證實喝2飲品降早逝風險 專家:喝對方法很關鍵
研究揭葡萄護眼效果遠勝葉黃素 營養師曝最佳吃法
黑芝麻抗癌、降膽固醇還能再生黑髮?教授曝真相
身體缺鈣全寫在外表!營養師傳授補鈣、健骨吃法
有圖為證!洗米水別倒掉 家事達人教3招妙用
喝咖啡助減重?胃食道逆流?一張圖看懂咖啡常見迷思!
六款豆腐熱量排行曝光!凍豆腐竟然第三名 營養師說明原因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雞湯 營養師教你避免攝取過多油脂
養女出身、離婚情傷…人生坎坷比她演過的8點檔還精采!陳美鳳:碰到了就面對,退一步就海闊天空
研究:酪梨讓腸道微生物多樣化 還可助排出脂肪
動脈硬化能逆轉嗎?1項運動最有效 失智風險都降低
控血糖、助排便、防泌尿道感染…桑葚好處多,營養師教怎麼吃
預防骨質疏鬆 女性更要注意飲食補充鈣、維生素D
白肉取代紅肉+每天5蔬果 營養師教你如何控制高血壓
為何靠減醣減肥難持久,副作用還可能危及生命?
春天養肝就喝綠拿鐵 陳月卿教加這二樣東西還有助身體抗疫
有片!膝蓋卡卡更要動 簡單4招鍛鍊肌力
風靡台灣的瑞典國民麵包!暖身肉桂捲為何能大舉攻陷亞熱帶海島國家?
急難發生時,該跟大家一起跑向出口嗎?美國特勤局專家教「5大逃生方法」保命
高含量黃烷醇是護心關鍵!伯明罕大學研究:9種食物能降心臟病風險
台灣人瓜子臉黃金比例出爐 超過這比例就算國字臉
全身緊繃?醫授9招滾筒放鬆法 也能舒緩足底筋膜炎
早餐吃蛋有助減重?醫:限制熱量、維持肌肉是關鍵,早中晚吃這些
魚油吃錯等於吃回鍋油?專家教你挑選2關鍵
最好的藥是你的食物 3種飲食法、10大好食物活化大腦
清明吃草仔粿意義是什麼?草仔粿能常溫保存嗎?
不是檸檬!營養師曝「維他命C水果排行」 網驚:第一名好意外
補充穀胱甘肽GSH抗PM2.5?教授以科學實證解惑
有片!10分鐘爆汗毛巾操 兩條毛巾瘦全身
最肥的竟不是珍珠!營養師曝手搖飲配料熱量冠軍
素食者骨折風險增43% 髖骨骨折最危險!補鈣關鍵是「吃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