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餓很「難瘦」!中醫師這樣說
調查發現,台灣有7成民眾不滿意自己身材,坊間流傳各式各樣似是而非的減重法,其中節食是最為民眾所熟知的方法,多半人認為,只要餓個幾餐,減少攝取7700大卡的熱量,就能減掉1公斤。
但不吃東西真的可以減重嗎?令人驚訝的是,中醫認為,不吃東西造成新陳代謝率下降,減重反而難上加難。
開業中醫師吳明珠表示,中醫減重並不特別強調節食,挨餓有時候反而更容易造成健康失調,導致新陳代謝下降,尤其是氣血虛弱體質的人,減肥前更需要搭配食物調理身體。
中醫認為「脾胃」是百病之源,也是肥胖元兇,而肥胖大多屬於脾虛氣虛,真氣不足所引起,導致減肥老是失敗,其實是自己體質惹的禍;吳明珠說,減肥成功的關鍵在於先了解自己體質,再從內在調養身體著手。
舉例而言,一般肥胖常見的體質包含「胃熱型」、「脾虛寒濕」、「肝鬱氣滯」、「氣血虛弱」及「肝腎兩虛」;上班族最常見的體質就是「肝鬱氣滯」及「氣血虛弱」,這兩種體質容易造成中廣型肥胖的壓力肥與全身肥胖的過勞肥。
吳明珠表示,「肝鬱氣滯」最常發生在經常晚睡必須輪班的上班族,這類民眾的臨床症狀包含血壓偏高、睡眠品質差、腸胃問題多;而「氣血虛弱」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身體虛弱、容易疲倦、脹氣、說話有氣無力,這類民眾少吃反而更難瘦身,反而需要透過吃東西補血補氣,才能加速代謝。
中醫強調食補,就連減肥也是依據體質辨證論治後,透過飲食來調理。吳明珠表示,其實只要搞懂體質搭配正確飲食,才能正確瘦身;她也建議,想瘦身的民眾改變進食順序,先吃菜再吃肉,膳食纖維增加飽足感後,有利於減少再度進食的欲望。
■ 西醫看減重
吃五穀蔬菜配油豆腐 熱量仍超標
中醫強調「搞懂飲食,吃對就會瘦」,無獨有偶,西醫對於減重的認知也是從飲食著手。
在西醫的減重觀念裡,「基礎代謝率」是很重要的名詞,它指當一個人整天不動,身體消耗的最低熱量。
或許有人會訝異,為什麼不運動,也會消耗熱量?這是因為即使睡覺期間,體內的器官仍然維持正常的運作、血液仍然24小時循環、維持生命所有的機能也照樣持續,而這些工作都需要消耗熱量。
基礎代謝率加上每天活動消耗的能量,等於每天所需要燃燒的熱量,換句話說,只要每天攝取及燃燒的熱量低於每天攝取的總熱量,體重機上的數字自然會往下掉。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會變胖除了體質與疾病因素外,生活習慣占了很大關係;她說,基礎代謝率的效能與身體肌肉使用量成正比,也就是肌肉每天燃燒的熱量愈多,因此運動與飲食才是瘦身的關鍵。
張斯蘭說,除了飲食外,身體缺乏肌肉會讓代謝速率降低,吃進去的東西就很容易囤積在體內。
另外一個減重的關鍵,就是認識食物,過去就有一名男子每天吃五穀飯配蔬菜養生,但體重還是過胖,後來才發現這名男子習慣晚上吃油豆腐,完全忽略油豆腐不僅是豆魚肉蛋類,也是高熱量食物。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168斷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公開「一日菜單」,照吃不挨餓
肥胖是健康問題的冰山一角 還是肌少症潛在危險群
為何靠減醣減肥難持久,副作用還可能危及生命?
早餐吃蛋有助減重?醫:限制熱量、維持肌肉是關鍵,早中晚吃這些
心寬體胖潛藏風險 代謝症候群易引發5種心腦血管疾病
被蔡總統點名減重 醫師建議蔡易餘要做到這五件事
鄭文燦曝體重只有79網不信!健身教練點出關鍵問題:體脂高很危險
國中女吃棉花減重 腸道阻塞
減重失敗都是澱粉的錯?吃澱粉的最佳時機,減重專家告訴你
醫病天地/均衡減重 營養師推3方法
打擊肥胖!衛福部促看診測BMI
168減肥有3大原則 營養師分享飲食減重6撇步
減重把握黃金3原則 營養師:進食時間控制在8小時內
瘦身不要吃白飯?營養師:澱粉有助脂肪燃燒,改吃這個更健康
肥胖小心被新冠肺炎盯上!醫6點建議擺脫病毒纏身
國健署:國人肥胖症每5人約有1人 醫師透露減重要點
低碳飲食和間歇性斷食何者能有效減重?專家揭曉
胖到昏倒,靠地中海料理成功甩肉36公斤!主廚馬可的外食建議:隨身攜帶「這一瓶」
腳越冷竟讓你下半身變肥!中醫師公開專屬「梨型人」的減肥法:泡腳多加這些東西助燃脂
地中海飲食加一物就能消滅脂肪肝!連內臟脂肪都下降
多吃肥肉一定胖? 醫:少油不是重點,這類食物才是肥胖元凶
為什麼早餐吃吐司加果汁,讓你的血糖像雲霄飛車爆衝?
減肥不吃白飯竟成高血脂 專家:澱粉類不宜全斷,可換成玉米等5食物
每餐吃七分飽就好…年後減重 5步驟自信換上春裝
為何光靠節食減肥總會胖回來,還可能變得更胖?
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控制血糖的糖尿病藥有助減肥
微胖的人比瘦子更長壽?BMI當健康指標真的可靠嗎
不止發胖、發炎,連認知都出問題!你該知道的,精緻澱粉對人體的9個影響
減重的人吃香蕉?營養師建議選青色未成熟的青蕉
冬天減肥比較快?掌握3大關鍵不發胖
猜你喜歡
最新研究證實:不想短命 戒掉白米、白麵包
水果飯前吃還飯後吃較健康?不同族群有別,一張表秒懂!
不喝咖啡就頭痛?若出現這些症狀當心是「咖啡因戒斷症」 藥師教你如何改善
「單腳站立」竟可讓頭腦一生好用!日本醫師教你4步驟增強肌力、燃燒熱量
不吃營養品、不計行走步數…72歲白嘉莉養生沒法則:「喜樂的心就是良藥」
吃堅果比魚更好?教授曝怎麼攝取Omega-3最有益
多數人都缺乏維生素D?權威期刊《JAMA》揭真相
為什麼他們會成功?心理學:高成就者內心常深藏 6 種壓力思維
動動腳趾就可防衰老!骨科名醫教「5分鐘腳趾健康操」,鍛鍊人體第二心臟
168斷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公開「一日菜單」,照吃不挨餓
氣泡水取代白開水可以嗎?醫:小心造成2種疾病
米酒頭、米酒水、料理米酒 到底差別是什麼?
動脈硬化能逆轉嗎?1項運動最有效 失智風險都降低
除了地中海、得舒蟬聯最佳飲食…第3種飲食法不用完全放棄吃肉還能減肥
網傳酪梨可治退化性關節炎? 專家:這樣吃才健康
有圖為證!洗米水別倒掉 家事達人教3招妙用
春天養肝就喝綠拿鐵 陳月卿教加這二樣東西還有助身體抗疫
研究揭葡萄護眼效果遠勝葉黃素 營養師曝最佳吃法
外食不健康,自己煮最健康?醫師提醒,多了這一味,心肌梗塞恐上門!
全年茹素、不喝冷飲…59歲劉德華魔鬼食譜曝光,網驚呼「難怪不會老!」
「穀雨」回溫濕氣重,養生首重袪濕健脾 4種天然食材助清熱理氣
養女出身、離婚情傷…人生坎坷比她演過的8點檔還精采!陳美鳳:碰到了就面對,退一步就海闊天空
研究證實喝2飲品降早逝風險 專家:喝對方法很關鍵
魚油吃錯等於吃回鍋油?專家教你挑選2關鍵
研究:酪梨讓腸道微生物多樣化 還可助排出脂肪
研究:每天一杯咖啡 降低心臟衰竭風險
放棄百萬年薪做高山嚮導!黃政豪:過去的病都沒了,且迫不及待開始每一天
控血糖、助排便、防泌尿道感染…桑葚好處多,營養師教怎麼吃
日本流行的米麴、麴水、米糀在紅什麼?專家告訴你
黑芝麻抗癌、降膽固醇還能再生黑髮?教授曝真相
身體缺鈣全寫在外表!營養師傳授補鈣、健骨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