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腸鏡檢查防癌 事前2準備一定要做到才有用
近年知名藝人罹患大腸癌的新聞頻傳,大腸癌已成了不得不重視的病症。事實上,早在九年前國人的大腸癌罹患率即超越肝癌,成為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因此腸胃的保健觀念與檢查習慣,顯得日益重要。
大腸癌是由腸道內的息肉轉變而來,可透過兩個途徑:一為大腸鏡檢查,二為糞便潛血的初步篩檢。假設糞便潛血篩檢結果為陽性,代表糞便有沾到血,雖這不意味罹癌,但還是會建議進一步做大腸鏡的檢查,透過病理切片化驗確認。
然而,大腸鏡檢查中有許多需要注意的準備工作,國泰功醫診所胃腸肝膽科許舒淳醫師表示,清腸是最重要的環節,若糞便沒清乾淨、糞石遮住了息肉等病徵,那麼整個檢查就失去了意義。
為了達到良好的清腸效果,在做大腸鏡檢查的前三天一定要進行低渣飲食,諸如蔬菜、水果、乳製品、高纖豆漿食物須停止食用,而乳製品雖然沒有纖維質,但容易在腸壁上產生黏著物,會影響對大腸的觀察,所以也不建議飲用。
建議在檢查前三日,可改食用白稀飯、白吐司、麵條、豆腐、蒸蛋、以及去筋、去皮雞肉和魚肉,此外,無渣飲料,如運動飲料、汽水、不加蔥蒜的湯麵、無油清湯也是可食用的;檢查前一天,可吃白吐司、白稀飯、白饅頭等食物,過午後就食用代餐包,不再食用固體食物,並且只能喝無渣流質水分。
除了低渣飲食外,許舒淳強調,清腸藥的服用與飲水也相當重要,這就如同家裡的馬桶,需要足夠的沖水量才能將污漬清乾淨,清腸也是一樣的道理,因此服用完清腸藥後一定要多喝水;值得注意的是,若擅自使用清腸藥有可能會產生副作用,易造成電解質不平衡、脫水等問題,尤其患有心臟疾病、洗腎的患者,在不宜過度進水的情況下,更需依照醫師指定使用清腸藥,並搭配適量飲水來清腸。
大腸鏡檢查過程中,不少人可能會焦慮或與不安,因腸鏡進入到大腸壁時,為方便觀察,醫護人員會在腸內打氣,進而感受到腸脹不適感,且大腸鏡深入大腸的轉彎處時,也易讓人有腸子被捏住的感覺,當大腸鏡進入到腸子最深處時,也有些人則會感受到壓迫感。
不過,如果擔心疼痛,也可選擇做無痛的大腸鏡檢查,在麻醉科醫師專業評估下,嚴謹監控生命徵象,患者於睡眠中完成檢查;此外,近年來內視鏡技術日益發展,例如被喻為腫瘤照妖鏡的NBI無痛腸胃鏡,透過NBI窄頻影像內視鏡系統,大腸息肉在細微不明顯的情況下,檢查時可過濾雜訊及反光,讓息肉呈現更清晰的型態。
近幾年,每年仍有破萬人得到大腸癌,儘管醫學上並沒明確定論什麼時候該做大腸鏡檢查,許舒淳建議,一般民眾可在四十歲前後接受大腸鏡檢查,特別是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罹病的機會會比他人高,所以更需特別注意。
延伸閱讀:
別以為切除大腸息肉就沒事! 再繼續做6件事癌照樣離你很近
頻頻脹氣好難受 超過3天可能是重病前兆!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50歲男血便以為「痔瘡出血」 竟是直腸腫瘤
血便以為是痔瘡!直到內褲一片血漬…才診斷發現是直腸癌四期
十大癌症之冠大腸癌 醫建議定期篩檢最高存活率達9成
38歲自律男不菸不酒竟癌末 醫: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
8旬老婦腫瘤阻塞腸道難排便 金屬支架協助恢復
為何大腸鏡檢查容易「被退貨」?醫曝原因:清腸不徹底
哪些人易得大腸直腸癌?醫:約8成與後天有關,3症狀速就醫早期存活率達九成
大腸癌術後未追蹤 拖到肛門流血
大腸直腸癌術後未追蹤 9個月後肛門流血膿
為什麼沒症狀也要做大腸癌篩檢?醫曝篩檢與診斷的區別
貧血只吃鐵劑治療,可能延誤大腸癌診斷!預防腸癌的3個重要提醒
63歲女停經仍頭暈貧血 醫機警揪出大腸癌
北市十大死因惡性腫瘤蟬聯榜首 每30分就有1人罹大腸癌
右側大腸癌比左側還難發現 一圖看懂左右側大腸癌症狀區別
8成腸癌都是亂吃惹禍!營養師公開「防癌食物清單」:都是冰箱常備菜
年長患者腸癌發現多已中晚期!大便習慣改變要注意,8症狀提早察覺
大腸癌篩檢追蹤跌2成 醫師憂:2年後大腸癌死亡率恐增!
常放臭屁是大腸癌前兆嗎?形成臭屁取決於2個因素
大腸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跳繩、水果連皮吃」竟可防大腸癌!醫師群公開防腸癌大全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當癌王
台東人肥胖第一名 小心大腸癌找上門
大腸癌蟬聯13年十大癌症之首!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做好「一件事」可降低33%死亡率
她激烈減重暴瘦竟是癌上身!聽醫師話抗癌成功
出現7症狀當心大腸癌已上身! 醫:做對2件事可助預防
大腸癌不一定得裝人工肛門 大腸支架解決腸阻塞困擾
吃素預防大腸癌 營養師:你還需要吃一項關鍵食物
朱高正癌逝 久坐、不運動、晚睡都是大腸癌危險因子
年年潛血檢查無異狀 36歲男血便一查竟是3期腸癌
婦人每年必做大腸鏡檢查 慶幸早發現腫瘤並切除
老婦持續腹脹2個月就醫 升結腸腫瘤7公分
猜你喜歡
50歲後開始有不適症狀 攝護腺肥大會變成攝護腺癌嗎?
癌症蟬聯40年死因冠軍 「老化+低溫」導致死亡率增
乳癌成文明病每36分鐘增1例 妙齡女4大問題釀病纏身
何時該切除食道?醫師詳解食道癌手術過程及術前術後照顧
預防口腔癌 醫師:留意五大症狀速就醫檢查
乳癌拖2年乳房內鈣化如「降雪」斑駁 醫苦勸治療才改善
把硬塊當粉刺,竟變9公分腫瘤!一位乳癌患者的教訓:「怕痛」,最後可能才要命
常常胃痛會不會是胃癌?醫師曝胃癌最大危險因子
50歲男血便以為「痔瘡出血」 竟是直腸腫瘤
無痛換水大腸鏡 揪息肉效果更好
營養狀況是抗癌關鍵!營養師:治療期補熱量 恢復期均衡吃
晚期肝癌免疫組合延命大突破 無奈高藥費阻礙治療路
再生醫療超級昂貴 CAR-T新藥抗癌費用逾千萬元
消除腫瘤只靠清除癌症幹細胞足夠嗎?張金堅詳解癌症幹細胞真面目
月經不規則、停經後出血 醫籲:盡速就醫
我是癌友9/厭世、孤獨、我要活下去:找人聊聊的重要性
乳癌患者副作用致手指僵硬 針灸及中藥調理後緩解
婦人沒抽菸卻咳血得肺鱗癌 靠多重療法才撿回一命
海扶刀精準度大躍進!國衛院模擬技術縮短40倍手術時間
檳榔汁吐掉就不會罹癌? 醫師:纖維摩擦口腔也會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