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頸痠就醫 竟是乳癌晚期骨轉移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乳癌患者到了第四期,有20-30%癌細胞可能會轉移,當中又有70%左右會轉移至骨頭。一位罹患乳癌的62歲吳姓婦人,一直不積極治療,直到有一天因為手麻、脖子痠到醫院求診,才赫然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並造成頸椎壓迫性骨折,擠壓神經而出現手麻症狀;由於頸椎塌陷狀況較為急迫,她先被送至神經外科治療,再轉回乳房中心醫治乳癌。
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主任陳達人指出,乳癌骨轉移的早期症狀為疲累、骨頭痠痛,但極易被忽略,因此患者回診時,都會詢問是否有持續性的痠痛,或是手腳發麻等神經症狀,盡可能在早期發現並治療。然而,仍有患者不積極回診,進而錯失及早發現和治療;此外,門診中,甚至也有許多患者是因為骨折就醫,才知道自己罹患乳癌。
許多中年人都有腰酸背痛的毛病,但癌症患者卻要特別注意,很有可能是癌細胞轉移至骨頭的警訊。若延誤治療恐會導致嚴重骨折、癱瘓,長期臥床不僅大幅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因感染造成其他併發症而死亡,不得不慎!
目前治療乳癌骨轉移的藥物,分為雙磷酸鹽類及單株抗體類兩種,前者是直接抑制癌細胞激化的蝕骨細胞,後者是阻斷蝕骨細胞接受癌細胞的生長指令,兩種藥物皆能延緩疼痛發生,降低骨折機率。
不過,陳達人主任提醒,兩種藥物都有發生齒槽骨不良反應的可能,在進行治療前,建議進行口腔檢查,並先完成拔牙與植牙等齒顎手術。而骨轉移的乳癌患者在治療中,若出現抽筋、無力等現象,可能是血液中鈣的濃度太低造成。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是由記者編採健康內容、醫藥新知為主題的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專業、即時、樂活的多元化資訊。「健康部落格」(http://healthnews.com.tw/blog/)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豐富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乳癌常見5大危險因子妳有嗎?出現6大症狀別等快就醫
朱芯儀吐病況!乳癌腫瘤大很快「乳頭被拉扯到凹陷」
2022癌症高峰論壇/單株抗體+化療藥物擊破乳癌細胞 更安全有效
2022癌症高峰論壇/少吃炸物和油脂類只能降低、並不是就不會發生!預防乳癌只有一方法
乳癌有年輕化趨勢 定期自我檢查、受檢及早治療
女星朱芯儀驚覺乳頭搔癢確診乳癌 專家:臨床上不常見
朱芯儀乳癌轉移淋巴!「9大危險因子」曝光 幾乎所有患者都中
36歲朱芯儀自曝罹患乳癌,已轉移淋巴:走上辛苦旅程,哽咽謝老公陪伴!
注射疫苗冒出無痛腫塊 求醫確診乳癌第三期
安潔莉娜裘莉沒得乳癌卻切除雙乳!乳癌高危險群需預防性切除?乳癌權威說出真相
婦人乳癌復發轉移 醫師:此時最需情緒支持
醫病天地/乳頭旁硬塊 75歲翁罹乳癌
「乳癌真的沒那麼可怕!」能治癒的癌症,為何不願治療?乳癌權威侯明鋒指2大原因
75歲翁右乳頭附近「突起」 2公分腫瘤乳癌找上門
預防乳癌多彩虹蔬果、少吃脂肪 避開荷爾蒙保健品
病團:乳癌新藥給付門檻高 應推共同負擔
末期乳癌別放棄 延長存活等新藥未來希望多
HER2陽性乳癌頻復發 貝西:身心靈切開 治療就沒那麼痛苦
女乳房檢查投訴醫師死不認錯 醫:判讀可能有不同結果
原位癌沒症狀也不易察覺腫塊!觀察乳腺癌6徵兆,早期發現避免轉移
7旬婦人乳房腫脹羞於求醫 兒子帶去急診掀開上衣已流膿
「乳癌攻略」打破乳癌病理 名醫群聊天機器人一點就通
年輕未婚罹三陰性乳癌 醫師:先凍卵再治療
那些數據教會我的事/比生小孩還痛? 三成女性未主動做乳癌篩檢
年輕型乳癌易增生轉移 醫籲「抗癌3招」提升生活品質
台灣年輕型乳癌年增破千人 醫點名35歲以下預後差
三陰性乳癌復發別絕望 最新研究:免疫+化療帶來曙光
三級警戒乳癌篩檢降17.4% 超過8600人篩陽未追蹤
中醫大推一站式乳癌篩檢診斷 一周就可提供治療計畫
最要注意的不是痛!外科女醫揭必知的乳癌症狀
猜你喜歡
38歲自律男不菸不酒竟癌末 醫: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
肺癌沒症狀需要開刀嗎?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醫師詳解早期肺癌患者疑惑
老翁腹股溝腫脹近30公分 檢查發現惡性脂肪肉瘤
余苑綺癌末卻無法再化療 余天曝將採最新型「熱療法」
為什麼是我得到肝癌?肝功能異常就是肝癌?醫師詳解肝癌原因及篩檢方式
血便以為是痔瘡!直到內褲一片血漬…才診斷發現是直腸癌四期
要價不菲 細胞療法治癌 注意三要點
為何食道癌被稱為隱形殺手?醫師詳解食道癌症狀及如何治療與預防
癌友悲喊「病不起」 余天籲成立癌症藥品基金給付新藥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醫: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5旬婦乳癌切除乳房自卑2年 重建乳房恢復自信
十大癌症之冠大腸癌 醫建議定期篩檢最高存活率達9成
癌友病不起 余天催設癌症藥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