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癌症/ 乳癌

女性乳癌13項先天、後天危險因子 「3習性」更增風險

國健署最新數據,乳癌篩檢為四大癌症篩檢中人數減少最多,女性不應輕忽。本報資料照片
國健署最新數據,乳癌篩檢為四大癌症篩檢中人數減少最多,女性不應輕忽。本報資料照片

聽健康

00:00/00:00

50多歲陳老師剛退休,因為家人曾罹患乳癌,因此定期接受乳癌篩檢,沒想到第二次乳房攝影,就揪出罹患乳癌,幸好早期發現,接受治療後相當穩定,生活並未受到太大影響。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類似陳老師的個案不少,近年女性愈發注重健康,若有9項先天風險,以及4種後天生活習慣風險,務必做好自主健康管理。

根據國健署110年癌症登記資料、衛福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共1萬5448人,死亡率第3位,共2834人。國健署推動45歲以上、未滿70歲婦女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具乳癌家族史婦女,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林莉茹說,陳老師第一次乳癌篩檢結果正常,但兩年後第二次篩檢,就檢查出乳房有異狀,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乳癌。幸好只是早期,治療效果良好,預後也很好,維持很好的生活品質,可以繼續做喜歡的事。

健康生活型態 是預防關鍵

健康生活型態是預防乳癌的關鍵,美國癌症研究所研究證實,38%乳癌可以預防。林莉茹指出,9項乳癌先天風險,包括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具有乳癌家族史者,以及得過乳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後天4項危險因子,則是吸菸、飲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等,因此大家應做好自主健康管理。

乳癌13項危險因子

●先天風險: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具有乳癌家族史者,以及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

●後天風險:吸菸、飲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

晚育、飲酒、肥胖 「3習性」更增乳癌風險

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台北榮民總外科部主任曾令民表示,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具有乳癌家族史者,以及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9項偏向先天因素的乳癌風險,都是目前在乳癌研究領域中確實發現的情形,而「賀爾蒙」是主要的誘發因素。

曾令民指出,7成乳癌都和賀爾蒙暴露時間過長有關,過早來月經、晚停經,身體接受賀爾蒙刺激的時間就會拉長,雖然賀爾蒙並非乳癌的啟動因子,但卻是相當重要的誘發因子;30歲前生產、親餵母乳超過2年,某種程度上都是對身體的保護,但台灣近年晚育狀況嚴重,或者母親得返回職場,因此無法親餵母乳,都讓保護逐漸消失。

除了先天性的風險因子也要注意生活習慣,避免後天的影響。曾令民說,國人飲酒的狀況愈來愈普遍,尤其女性在職場上逐漸展露頭角,許多應酬的場合增加喝酒的機會,另外則是國人飲食精緻化,連帶也產生肥胖的問題,許多食品添加劑都會增加乳癌罹患的風險。

乳房X光攝影 減4成死亡率

林莉茹提醒,國健署補助「乳房X光攝影」可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

乳房X光攝影可以降低30%晚期乳癌發生率,並減少41%的死亡率;去年超過92萬位女性接受篩檢,突破疫情期間80萬的人數,更超過108年疫情前88萬的最高紀錄,顯示女性愈來愈重視自身健康。

篩檢發現乳癌 近6成是早期

林莉茹說,每年篩檢發現乳癌59.7%為早期乳癌(第0、1期),相較於未透過篩檢發現的早期乳癌多出26.3%。根據106至110年新診斷乳癌的5年期別存活率,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約100%,而第2期、第3期分別約95.6%、80.5%,但第4期(晚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僅約39.4%。

林莉茹提醒,除定期乳房X光攝影檢查外,若發現乳房有異狀,如乳頭有異樣帶血、分泌物、凹陷、表皮發紅或發癢;乳房局部凹陷或凸出、出現腫塊;乳房皮膚出現橘皮、潰爛等異常時,請盡速就醫。

【延伸閱讀】疾病百科/乳癌

責任編輯葉姿岑

乳癌篩檢 乳房攝影 卵巢癌 子宮內膜癌 初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