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十七歲青少女「自摸」到左胸上緣腫塊,原以為是撞傷,到醫院檢查才發現,竟是乳癌第三期,腫瘤有五公分大,而且已經轉移。
醫師提醒,現階段免費乳癌篩檢未涵蓋年輕人,但是年輕人腫瘤生長速度較快,一旦發現身體有異,要儘快就醫。
台北長庚醫院一般暨乳房外科主任陳訓徹說,高二女學生是他看過最年輕的乳癌患者。一開始,女學生以為是撞傷,左胸上緣才會腫起來,但因遲遲沒好,自摸發現有腫塊,感覺不對勁,才到醫院就醫。
這名女學生並沒乳癌家族史,也沒發現不良飲食習慣,體態也不胖。陳訓徹說,這麼年輕的個案真是罕見。不少年輕女性面對乳房腫脹,難以區別是月經周期影響或腫瘤,醫師提醒,經前症候群的乳房腫脹,會隨月經周期變大變小,乳癌則不會。
在國內,乳癌平均發生年齡為五十二歲,但陳訓徹強調,這不代表年輕人就不會得乳癌,國內乳癌確診患者,〺五歲以下的年輕個案就占了百分之六,比歐美的百分之二來得高。
國民健康局統計,民國九十六年乳癌發生率,廿到廿四歲女性,每十萬人有一人,若為廿五到廿九歲,則有七人,〺到廿四歲更增至廿六人。陳訓徹說,年輕女性以為自己不會得到乳癌,加上年輕,腫瘤生長快,就醫時往往已較嚴重。
陳訓徹建議,四十到四十四歲有家族史的高危險群婦女,兩年一次乳房攝影恐怕不夠,還可輔助超音波檢查。
💪更多健康推薦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