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新增約160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但有4成患者對第一線用藥產生抗藥性,治療方式除了骨髓移植外,還可選擇通過健保給付第二線用藥dasatinib(柏萊)。
22歲大學生欒同學,某天起床發現,視野焦點幾乎無法看見東西,「還以為沾了什麼東西」,眼科醫師認為不單純,在轉診後發現原來是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
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徐思淳說明,CML是由於骨髓生長的癌細胞影響骨髓造血功能,正常的血球數量減少,不正常或不成熟白血球數量卻異常增加,欒同學就是因為白血球過多,造成血管嚴重「塞車」、影響視力。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邱宗傑表示,台灣每年新增約160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由於前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很多病人是因為車禍意外、胃出血等其他疾病,驗血後才「順便」發現,隨著病程進展,可能疲倦、食欲降低、體重減輕或脾臟腫大、彎腰可見下背部有明顯腫塊等。
近年來藥物進步,已可有效控制白血病病情,增加存活率。但仍有4成患者對第一線用藥imatinib(基立克)產生抗藥性、耐受性不佳。欒同學說,他一服藥就出現黃疸、上吐下瀉、肌肉痠痛等副作用,停藥病情卻又復發,左腳嚴重血腫、痛到無法睡覺。
徐思淳表示,過去第一線用藥無效者,僅能等待骨髓配對移植,等不到移植可能活不過5、6年,而抵抗力、身體機能較差的患者,並不適合移植,成功率僅約5成,如今,患者可選擇第二線用藥dasatinib,但一個月藥費約需15萬元,日前通過健保給付,對患者更有實際幫助。
【2009/01/21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