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友生活作息規律 健檢卻揪出胃癌
童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劉博堃表示,胃癌零期即稱為原位癌,病變位於胃上皮細胞以及胃黏膜上層,通常不會有症狀表現,要經由胃鏡檢查才有機會發現,若早期胃癌診斷出來,儘早治療後的成效極佳,恢復狀況與存活率都很高。
劉博堃也說,內視鏡黏膜下剝離手術主要使用於罹患消化道早期癌、大型瘜肉或黏膜下腫瘤等患者,可將腫瘤完整切除,並保留器官,與傳統手術相比,不會留下體外傷口,且術後恢復快,相較傳統手術更能夠維持生活品質。
劉醫師呼籲,造成胃癌的原因大致可分為遺傳、飲食習慣、胃瘜肉、幽門螺旋桿菌等,預防方式除養成正常生活習慣、戒除抽菸與喝酒等惡習,也應多攝取新鮮蔬果、少吃醃製食物;若有家族罹癌史的人,更要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如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則需進行殺菌治療,以降低胃癌發生的機會。
另外,因為早期胃癌幾乎不會有明顯症狀,特別是高風險族群,若身體出現消化不良、胃悶痛、食慾不振、胃口改變等情形,就要盡快就診,若每年定期進行全身健康檢查,更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健保大數據/109年胃癌調查數據
健保大數據/胃癌治療特色醫療院所
胃癌術後常見併發症在肺 護理師:防範務必做到3事
胃癌分期症狀有哪些?專科醫師詳解胃癌治療方式
廖啟智胃癌逝/健保署長:常跑腸胃科照胃鏡 不如戒斷一事防胃癌
廖啟智胃癌逝/吃素確實能降低胃癌發生率 醫:但要避開2類食物
發現幽門桿菌到確診約3.4年 胃癌患者多數有2症狀
胃痛才做胃鏡,恐胃癌晚期!名醫林肇堂:這種食物千萬別碰,很致癌
男子四肢無力食慾差、發燒就醫 正子造影揪出腫瘤源頭
吃不下、消化不良是胃癌前兆 醫:避開飲食地雷可預防
胃口差、吃不下以為感冒別輕忽 當心是胃癌警訊!
晚期胃癌主要症狀:胃口差、體重下降
除菌預防胃癌 高風險群擬普篩
胃癌初期難發現、進程快 很多人輕忽的常見毛病是警告
癌症是由自己的細胞變異而來! 醫:做好這件事就能遠離「胃癌」
亞洲比歐美有更多胃癌患者 專家:可能跟這個原因有關
清大發現生物標記 精準標靶治胃癌
8成胃食道逆流照不出病症! 長時間發炎恐變成食道癌
輕微貧血當沒事 中年男腸胃竟長罕見瘤
胃脹.胃痛吃不下? 小心不只是消化不良 而是胃癌末期!
胃癌確診多為晚期!除了吃重鹹 ,還要提防8項危險因子
一周3天吃香腸又飲酒 工程員罹胃癌晚期
WHO研究:癮君子手術前 至少戒菸四周
防止胃癌發生新趨勢 醫師:根除幽門螺旋桿菌
胃癌晚期福音 HER2標靶藥下月起給付
婦腹痛以為胃潰瘍 檢查竟是HER2胃癌肝轉移
以為只是胃痛靠止痛藥?當心有這6症狀可能是胃癌
66歲婦食慾不振、體重暴跌 檢查發現罹第3期胃癌
胃部息肉多良性 八旬嬤卻罕見胃四顆息肉同時癌變
排便出血當痔瘡 婦胃長4顆息肉竟全癌變
猜你喜歡
5年存活率是關鍵!治癌醫曝癌症治療前先做7件事
莫名胃口差、常脹氣小心是胃癌! 醫警告:這些用餐習慣恐增罹癌風險
50歲女不菸不酒 竟一口氣長出10顆原發性肺癌
輕斷食、生酮飲食助抗癌?權威期刊《Science》有初步答案
身體出現6症狀,恐是腎臟快壞了!醫示警:有三高者風險暴增
你累了嗎?高達92%癌患因治癌而出現癌疲憊
抗癌最佳典範!哈佛癌症醫師每天吃什麼預防疾病
只輸北韓!台灣肺癌發生率亞洲第2 抽菸、環汙是危險因子
檸檬、芝麻油、無糖優格...就可打造抗癌體質!日本癌症權威獨創「防癌飲食8法」
「阿信」編劇淋巴癌逝世 醫師:出現3症狀要及早就醫
長年乳頭凹陷想做整形 組織切片化驗卻檢出乳癌原位癌
羅瑩雪乳癌逝世 醫師:這類乳癌3年內復發可能僅活2年
羅瑩雪乳癌病逝/乳房痛和乳癌有關嗎?醫師教你簡單判斷乳房痛原因
以為扁桃腺發炎,「韓粉大將」毛嘉慶罹血癌!醫:5個病癥,發病就來勢洶洶
女子臉腫脖子脹「高音唱不上去」 就醫檢查竟是肺癌上身
蕭彤雯揪出0期肺腺癌!胸腔科醫提醒留意5不明顯症狀
2021癌症論壇/朱俐靜:癌症是老師 教我接納不完美
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 泌尿科醫師:注意3大危險因子
大腸鏡檢查會痛嗎?專科醫師一次破解常見5大疑問
2021癌症高峰論壇/邰肇玫敘事療法 朱俐靜與身體共處
便祕7天竟是大腸癌 醫師做大腸支架解病痛
2021癌症高峰論壇/乳癌卵巢癌復發 靠基因大數據預測
不抽菸無不良嗜好的她性情大變 竟是肺腺癌合併腦轉移
神經內分泌瘤常誤認 健檢預防癌變
如何遠離乳癌? 醫:出現6大症狀需提高警覺
重視心臟健康 可降低癌症罹患風險
2021癌症高峰論壇/不菸不胖 抗癌打底一半靠飲食
廖啟智胃癌逝/吃素確實能降低胃癌發生率 醫:但要避開2類食物
男性40歲後頻尿 小心「男人癌」上身 少吃高脂肪食物
2021癌症論壇/頭頸癌、肺癌 率先列入心理照護
2021癌症高峰論壇/譚敦慈 用吸油煙機、少清潔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