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口腔癌發生率居世界之冠,晚期癌細胞快速生長、轉移與復發,治療效果僅剩早期的一半。國內研究有重大突破,發現口腔癌細胞中一種核糖核酸(RNA)「LncHIFCAR」,是口腔癌惡化轉移的關鍵,為治療開啟新契機。
台北醫學大學轉譯學程兼任助理教授施景文說,台北醫學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奇美醫院共同研究發現,在口腔癌中,遇缺氧會大量表現的長鏈非編碼RNA「LncHIFCAR」與「HIF-1α」結合,同時幫助其他轉錄輔助因子聚集成「HIF-1複合體」,進而啟動癌細胞快速增長、代謝重整、侵襲、轉移,並產生抗藥性。
施景文指出,如果抑制該RNA表現,本來因缺氧而活化的基因,活化程度就下降。動物實驗中把抑制該RNA的癌細胞打入老鼠體內後,癌細胞轉移到肺部的數量大幅減少,與其他沒有抑制該RNA的癌老鼠相較,數量差了3倍,證實該RNA是關鍵的上游調控者。此一研究成果已刊登在上月底出版的國際期刊《自然通訊》。
💪更多健康推薦
‧擁6千萬模範夫妻退休搬進高級大樓 親戚上門揭穿假象:錢不代表一切
‧健康退休師夫妻65歲就入住養老院 不擔心9萬高月費直呼「太幸福」
‧吃藍莓防失智!藍莓一買回家就洗易發霉 專家教正確處理延長保鮮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