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榮總攝護腺癌病友會 婦人問:丈夫能重振雄風?
衛生福利部統計,攝護腺癌位已攀升10大癌症發生率第4名,死亡率位居第6名。台中榮總上午舉辦攝護腺癌病友活動,一早上就有2百餘人參加,病友們相互打氣,交換術後經驗,還有女子當場詢問丈夫術後使能否再重振雄風的問題,醫師都一一的答覆。
泌尿科醫師陳卷書指出,攝護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且是較沉默疾病,通常早期沒有症狀,部分的人會有尿急、排尿困難、尿流較小及較細、斷斷續續解尿不乾淨感覺,也或有頻尿、夜尿、血尿或腰背部疼痛、骨折、脊椎神經症狀等。
一般民眾因為沒有定期攝護腺篩檢習慣,發現有上述症狀常認為是攝護腺肥大或老化症狀而不以為意,當出現更嚴重症狀檢查時,往往已確診為中後期攝護腺癌。
他說,一般若50歲以上、沒有家族史,應該每1至2年進行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檢查,但若有家族史,則應在45歲以上即進行每年1次的檢查。若是指數達到4以上,應該警覺就醫,但即使是4以下,若指數有逐年上升情形,也應進一步接受檢查。
陳卷書說,若是發現有攝護腺癌,為免其有顯微性擴散,會先進行全身性的荷爾蒙癌症治療,接著再進行手術切除。一般而言,為了徹底清除癌細胞,手術時也許會傷及括約肌,導致術後會有漏尿情形;若情況輕微,復健可以恢復正常,若實在太嚴重則需以人工括約肌改善。
另也有人關心術後是否影響性功能,這得視個案有無切除雙側的性相關神經血管叢,若是沒有切除,或僅是些微傷及,經過術後休養恢復,搭配使用些壯陽藥物,應都不會影響性生活。但若罹癌情況嚴重,而必須切除雙側的性相關神經血管叢,就會影響性能力。
一名65歲病友分享,他5、6年前因小便不順而持續至診所拿藥控制,去年發現 PSA從31到8月檢查高至39,到台中榮總先行荷爾蒙治療半年後,今年進行達文西攝護腺癌根治性手術治療,病理報告是第3期,術後46天完全不漏尿,現在每3個月追蹤一次,抽血值PSA<0.003穩定追蹤中。
他說,發現癌症當下,真的很害怕,但了解疾病治療及可能面對問題,配合治療就覺得沒那麼可怕,所以只要調整好自己情緒及心理去面對,醫師一定會規劃對於我們最有利方式去治療」。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攝護腺癌老翁術後成「包大人」 靠增生療法解除困擾
PSA指數超標,一定是攝護腺癌?醫師教你2種生活習慣+7種食物助預防
癌細胞轉移骨頭「躺床都痛」治療後生活如常且獲控制
一家三兄弟全得攝護腺癌 醫師:有家族史別輕忽!長效型荷爾蒙控制病情 減少就醫奔波
7旬伯血尿服藥一周後仍未改善 竟是晚期攝護腺癌
常跑廁所就應多注意 攝護腺癌變多發生在50歲以上
醫病天地/攝護腺癌初診 中彰投3成半骨轉移
小毛病不要拖!小黃司機積極抗癌 排尿改善還重振雄風
中部男性健康隱憂!攝護腺癌初診病患三成半骨轉移
揪「老男人癌」轉移元凶 國衛院領先全球發現攝護腺癌ROR2基因作祟
男性40歲後頻尿 小心「男人癌」上身 少吃高脂肪食物
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 泌尿科醫師:注意3大危險因子
47歲男頻尿、解尿慢 切片檢查竟罹攝護腺癌第二期
健診數據PSA升高,就是罹患攝護腺癌?專科醫師給答案
微創手術切除攝護腺癌 94歲退休飛行員術後正常生活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大腿骨痠痛 竟是攝護腺癌4期
下背痛查出罹攝護腺癌 放射線治療助他恢復行動
與歐美同步新世代影像檢查 攝護腺腫瘤一次揪出
每天喝幾杯咖啡可能會降前列腺癌風險?研究揭密
醫院辦21場攝護腺癌篩檢 2000人揪出100人PSA指數異常
攝護腺癌可以不治療? 醫師分析「低度風險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
活得夠久就會得!從攝護腺癌中存活 那些被閹割的男人們
預防攝護腺癌 男逾50歲應做PSA檢測
醫病天地/沉默疾病攝護腺癌 發生率第4名
與攝護腺肥大相似!攝護腺癌確診逾3成已晚期 醫師教你預防之道
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教授:貿然去做就悲劇了
醫院免費為男性篩檢攝護腺指數 病友捐百萬響應
攝護腺癌檢查 新式攝護腺切片精準更安全
全身骨疼竟罹晚期攝護腺癌 醫籲50歲以上男性做PSA檢測
猜你喜歡
肺癌沒症狀需要開刀嗎?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醫師詳解早期肺癌患者疑惑
余苑綺癌末卻無法再化療 余天曝將採最新型「熱療法」
老翁腹股溝腫脹近30公分 檢查發現惡性脂肪肉瘤
為什麼是我得到肝癌?肝功能異常就是肝癌?醫師詳解肝癌原因及篩檢方式
血便以為是痔瘡!直到內褲一片血漬…才診斷發現是直腸癌四期
要價不菲 細胞療法治癌 注意三要點
生命故事/回歸本質,癌症遠離 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
癌友悲喊「病不起」 余天籲成立癌症藥品基金給付新藥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醫: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5旬婦乳癌切除乳房自卑2年 重建乳房恢復自信
十大癌症之冠大腸癌 醫建議定期篩檢最高存活率達9成
生命故事/從抗癌生活走回平凡日常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生命故事/擁抱希望 我的正能量向你靠近
生命故事/謝謝您,我很好 抗癌之路因您而勇敢
癌友病不起 余天催設癌症藥品基金
生命故事/用我的故事給你溫暖 請不要怕,換我給你力量
生命故事/重拾生命的信心 罹癌後我學會與自己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