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以上癌症可預防!解析食物中致癌及抗癌因素
癌症目前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類死亡原因。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三分之一以上,甚至約一半以上的癌症都是可以預防的。
癌症形成與發展的原因還不完全明了,屬於多因素相互作用,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等。80%的癌症發病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所導致。其中,不合理膳食、吸煙、飲酒分別占誘發癌症因素的35%、30%和10%。
癌症的預防措施主要包括控煙、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增加身體活動、減少職業危害和環境汙染等。在癌症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膳食因素起著重要作用。
膳食、營養可以影響惡性腫瘤生成的啟動、促進、進展的任一階段。食物中既存在著致癌因素,也存在著抗癌因素,兩者均可以影響癌症的發生。其中,能量、宏量營養素與癌症的關系如下:
1、能量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能量攝入過多容易引起超重、肥胖。超重、肥胖人群的乳腺癌、結腸癌、胰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前列腺癌的患病機會高於體重正常者。
超重和肥胖可以用身體質量指數來衡量。身體質量指數即BMI值,在數值上等於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當BMI為24~27時,即可認為是超重,當BMI大於27時,即可判定為肥胖。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在生命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主要包括構成身體組織結構及生理功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種類繁多,不同類型的碳水化合物與癌症之間關系不同,例如:
高澱粉攝入人群胃癌和食管癌發病率較高,而這部分人群的蛋白質攝入量普遍偏低。
膳食纖維在防癌方面起很重要作用,通過其吸附腸道內有害物、增加腸內容物容量,使得腸道內致癌物稀釋,減少結腸癌、直腸癌的發病危險。
食用菌類及海洋生物中的多糖有防癌作用,如蘑菇多糖、靈芝多糖、雲芝多糖等有提高人體免疫力作用,海參多糖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
3、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發揮著重要的生理作用。成人蛋白質推薦量為每公斤體重每天攝入量1.16克,例如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質約為81.2克。蛋白質攝入過低或過高均會促進腫瘤的生長。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食道癌、胃癌病人發病前蛋白質攝入量比正常對照組低;日常飲牛奶者較不飲用者胃癌發病率低;常食用大豆製品者胃癌的相對危險度低於不常食用者。
相反,有資料顯示,過多攝入動物性蛋白質,會使癌症的危險性升高,如結腸癌、乳腺癌和胰腺癌等。
4、脂肪
流行病學資料表明,脂肪的攝入量越高,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就越高。
膳食脂肪的種類與癌症的發生也有關系,飽和脂肪酸和動物油脂攝入的增加可能會增加肺癌、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子宮內膜癌、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抗癌最佳典範!哈佛癌症醫師每天吃什麼預防疾病
2021癌症論壇/癌症治療不中斷 關鍵在營養
2021癌症論壇/癌症治療被中斷 最大絆腳石是營養失衡
常見10種易增罹癌風險食物 營養師:紅肉攝取建議一週最多3次
經實驗認證!一張圖看懂該多吃的防癌食物金字塔
抗癌成功的人都吃什麼?日名醫教你抗癌飲食8重點
每5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癌症營養補充迷思大盤點
癌症、帕金森氏症,很多是吃出來的!腸胃科名醫提醒:8惡習是禍首
防癌不可少「植化素」!血液腫瘤科醫師教蔬果怎麼吃最好
八成五癌患營養不良 影響療程
八成五癌患營養不良 醫師說不利抗癌
「斷食療法」可以治療癌症嗎?建議遵循飲食6要點
胰臟癌元凶是「糖」!少吃甜就沒事? 1情況風險是別人的6倍
黃豆到底能不能吃?教授告訴你黃豆是致癌還是抗癌
抗癌最關鍵/變瘦、好累、沒胃口 EPA改善慢性發炎
為什麼他不想吃/是對食物恐懼 還是照顧者給的壓力?
化療有6種副作用讓病人胃口差 營養師提供進食解方
罹患癌症有什麼食物不能吃?營養師教你吃對食物抗癌
低醣、優脂、高蛋白避免發炎 近年癌症營養趨勢
避免發炎轉癌 專家提供抗癌餐盤
咖啡可以減緩大腸癌進展? 研究發現:咖啡中的多酚可能具抗氧化和消炎作用
韓柏檉的抗癌餐盤 面對面告訴你
癌從口入不是謠言,是真的! 吃飯時6個習慣超NG,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為咖啡正名!研究:每天喝咖啡可提高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生存率,四杯及以上效果更佳
癌友疲憊吃不下別輕忽 身體發炎恐延誤救命
癌友飲食五迷思 醫:吃錯炎值高40個月存活率恐僅一成
飲酒致癌,卻難免小酌怎麼辦?這種方法可以降低風險
香噴噴的燒烤令人難以抗拒,卻暗藏致癌危機 家醫教你3招健康吃!
食品添加物、防腐劑...台灣人罹肺癌 可能是吃出來的
癌症很多是吃出來的!營養專家傳授防癌5秘訣,教你吃這些食物抗發炎
猜你喜歡
莫名胃口差、常脹氣小心是胃癌! 醫警告:這些用餐習慣恐增罹癌風險
5年存活率是關鍵!治癌醫曝癌症治療前先做7件事
50歲女不菸不酒 竟一口氣長出10顆原發性肺癌
輕斷食、生酮飲食助抗癌?權威期刊《Science》有初步答案
身體出現6症狀,恐是腎臟快壞了!醫示警:有三高者風險暴增
你累了嗎?高達92%癌患因治癌而出現癌疲憊
抗癌最佳典範!哈佛癌症醫師每天吃什麼預防疾病
只輸北韓!台灣肺癌發生率亞洲第2 抽菸、環汙是危險因子
檸檬、芝麻油、無糖優格...就可打造抗癌體質!日本癌症權威獨創「防癌飲食8法」
「阿信」編劇淋巴癌逝世 醫師:出現3症狀要及早就醫
羅瑩雪乳癌逝世 醫師:這類乳癌3年內復發可能僅活2年
羅瑩雪乳癌病逝/乳房痛和乳癌有關嗎?醫師教你簡單判斷乳房痛原因
女子臉腫脖子脹「高音唱不上去」 就醫檢查竟是肺癌上身
長年乳頭凹陷想做整形 組織切片化驗卻檢出乳癌原位癌
蕭彤雯揪出0期肺腺癌!胸腔科醫提醒留意5不明顯症狀
2021癌症論壇/朱俐靜:癌症是老師 教我接納不完美
便祕7天竟是大腸癌 醫師做大腸支架解病痛
大腸鏡檢查會痛嗎?專科醫師一次破解常見5大疑問
2021癌症高峰論壇/邰肇玫敘事療法 朱俐靜與身體共處
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 泌尿科醫師:注意3大危險因子
以為扁桃腺發炎,「韓粉大將」毛嘉慶罹血癌!醫:5個病癥,發病就來勢洶洶
2021癌症高峰論壇/乳癌卵巢癌復發 靠基因大數據預測
揪「老男人癌」轉移元凶 國衛院領先全球發現攝護腺癌ROR2基因作祟
神經內分泌瘤常誤認 健檢預防癌變
不抽菸無不良嗜好的她性情大變 竟是肺腺癌合併腦轉移
重視心臟健康 可降低癌症罹患風險
2021癌症高峰論壇/不菸不胖 抗癌打底一半靠飲食
高燒不退竟是血癌 醫師提醒出現這四個徵兆要留心
如何遠離乳癌? 醫:出現6大症狀需提高警覺
2021癌症論壇/頭頸癌、肺癌 率先列入心理照護
2021癌症高峰論壇/譚敦慈 用吸油煙機、少清潔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