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基因檢測 提供抗癌治療方向
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庫,乳癌是女性癌症第一位、死亡第四位。尤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年輕10至15歲。
許多人關心乳癌治療進展,除了標靶藥物、免疫治療,2016年乳癌治療新方向就是加入腫瘤基因檢測,從腫瘤基因突變層次選擇最佳治療,用案例說明如下:
50歲出頭的三期乳癌病患,在治療三年中病情穩定,但是轉移成第四期的7、8年間,不斷復發,也接受各種化療。一天因癲癇發作送急診才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
接下來用藥是很大的挑戰。建議她把之前腫瘤病理切片進行癌症基因檢測。報告發現,以前用的化療藥已產生抗藥性,但在檢測中找到癌症基因突變位點,可以使用治療腎癌的藥物,於是就進行口服腎癌藥物治療。治療後,腦部轉移經三個月追蹤已控制。這說明了癌症基因檢測可以藉由找出癌症基因突變位點,找到適當藥物,讓病患存活且保有生活品質。
另一位三期末乳癌病患聽說有癌症基因檢測想嘗試,檢測發現她的癌細胞已有一個基因位點突變。
但是影像檢測及臨床上都沒有異狀,提醒她密切追蹤。5個月後果然出現癌症轉移至肝臟。由於已有基因檢測指引,直接申請對應基因突變位點的標靶口服藥物。在研究報告中曾發現,基因檢測比影像早4至5個月偵測到轉移可能。
傳統癌症治療是癌症轉移時從第二線化療開始,再進行第三、第四線治療,但病人身上的癌細胞經常不久後就突變而產生抗藥性。藥物不再有效,癌症因此復發。但臨床上醫師難以了解癌細胞基因是否突變,也只能根據過往用藥經驗進行用藥。醫師用藥時心有疑慮,病人更是心情起伏受盡折磨。
這裡說的「癌症基因檢測」,並非遺傳性乳癌風險基因檢測,而是提供治療建議的癌症基因檢測。
有些患者用了多線藥物還是復發,表示病人的癌細胞可能已經找到別的逃生門,此時透過癌症基因檢測找出癌症(逃脫)的基因表現,精準治療。
癌症基因檢測除了對末期病患有重大意義外,也有追蹤、預測功能。
由於早期乳癌病患治療後10至20年內,可能有20%病人仍產生轉移,若有乳癌家族史,或是三陰性乳癌更要注意轉移風險。透過抽血檢測血中有沒有循環腫瘤細胞DNA(ctDNA),也許可以達到監控或是更早偵側潛在轉移。
因此癌症基因檢測,除了對高風險乳癌病人定期監控、具有前瞻性的預測作用外;對於第三期或已轉移病人(第四期),可以找到癌症基因突變位點,提供適合治療藥物,這就是2016年乳癌治療的新方向。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癌症高峰論壇/病友最關心:癌症新藥、帳單及給付
癌症高峰論壇今明線上直播/會前調查公布:逾8成6癌友 最需健保給付新藥
當歸萃取物降低腦癌復發 花蓮慈濟抗癌有成
2022癌症高峰論壇/南山人壽首創健康守護圈罹癌前中後 全面照護
2022癌症高峰論壇/生物相似藥有助健保節流 促癌症新藥納保
2022癌症高峰論壇/癌症險保障夠嗎?專家籲應定期「保單健檢」
需要化療代表已經癌症末期?化療一定會讓頭髮掉光?醫師替你破除4大化療迷思
2022癌症高峰論壇/台灣癌症基金會盼設立新藥多元支持基金,降低癌友使用新藥財務負擔!
2022癌症高峰論壇/別讓疫情影響病情,健檢場域應分流 洪子仁建議6大重點規劃個人健檢
2022癌症高峰論壇/肝癌是四大癌唯一下降癌症 無效治療者NGS找機會
拜耳積極拓展癌症治療邊界 三大創新主軸為癌症患者提供革命性藥物
國衛院開發「靶鉑TM 」新藥 治療癌症避全身毒性
那些數據教會我的事 / 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位居第一 癌症影響國人壽命超過29萬年!
國衛院開發多靶點新藥 分頭進攻癌細胞
分頭進攻癌細胞 國衛院開發多靶點新藥 明年展開第一期
國際消化腫瘤醫學大會首度在台舉行 聚焦AI應用
癌友化療不再受苦 北醫啟動癌藥基因研究收案130人
三總「四癌篩檢周」開跑 乳癌新增患者過半能早期發現
癌症別上身!藝人徐乃麟為了「這件事」明將親赴三總
癌症精準醫療 國衛院推動整合平台
癌症精準醫療 國衛院推整合平台打世界盃
運動抗癌是真的!最新研究發現:可以在身體內創造「抑癌環境」
癌症止痛「穿皮貼片」,能否剪成小片貼在疼痛處?藥師教正確使用
輔助化療殺癌效率增為三倍 國衛院褐藻醣膠研究登國際
癌症死亡人數減 但攝護腺癌及卵巢癌死亡人數增幅驚人
傷口長久不癒、身體疼痛持續…注意癌症十大警訊,有這些症狀快就醫
疫情影響 10種癌易延誤治療、減少存活
未煮熟的肉中常見弓形蟲寄生蟲!研究發現:可能與這種癌有關
精準防癌!上醫治未病 基因檢測幫高風險未病者延壽
92%癌症病患有「癌因性疲憊」 醫:要把「運動當作藥」
猜你喜歡
肺癌沒症狀需要開刀嗎?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醫師詳解早期肺癌患者疑惑
老翁腹股溝腫脹近30公分 檢查發現惡性脂肪肉瘤
余苑綺癌末卻無法再化療 余天曝將採最新型「熱療法」
生命故事/回歸本質,癌症遠離 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
為什麼是我得到肝癌?肝功能異常就是肝癌?醫師詳解肝癌原因及篩檢方式
血便以為是痔瘡!直到內褲一片血漬…才診斷發現是直腸癌四期
生命故事/從抗癌生活走回平凡日常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
隆乳怕乳房攝影或切片消風 醫:填充物不會受損
要價不菲 細胞療法治癌 注意三要點
生命故事/謝謝您,我很好 抗癌之路因您而勇敢
生命故事/擁抱希望 我的正能量向你靠近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癌友悲喊「病不起」 余天籲成立癌症藥品基金給付新藥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醫: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生命故事/用我的故事給你溫暖 請不要怕,換我給你力量
5旬婦乳癌切除乳房自卑2年 重建乳房恢復自信
生命故事/重拾生命的信心 罹癌後我學會與自己對話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癌友病不起 余天催設癌症藥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