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李先生7年前確診胰臟癌4期,被醫師宣告剩半年壽命,經化療至今病情相當穩定,陪伴兒女畢業生子。醫師呼籲患者勿因害怕化療逃避治療,只要好好治療,仍有抗癌機會。
根據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全台每年有約2400多名新確診的胰臟癌患者,位居癌症發生率12至13名;但每年就有2000人因胰臟癌病逝,高居10大癌症死因第8名。
台灣胰臟醫學會理事長、桃園長庚醫院副院長葉大森表示,胰臟癌好發於50至60歲中年族群,但除非腫瘤長在胰臟頭部造成黃疸,否則早期通常難以發現,直至出現背痛、上腹痛、體重快速減輕等症狀,確診時往往已較晚期。
癌症醫學會理事長、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說,早年胰臟癌死亡率高達95%,碰到就是死路一條,被稱為「癌王」,但近年隨化療進展加上跨科團隊治療,顯示癌王也可能被殲滅。
葉大森表示,胰臟癌因惡化程度高加上高度轉移的特性,多以全身性的療法為主,化學治療、標靶治療以及免疫治療都是可能的治療選項,晚期患者多達8成5都以化學治療為主,而1成5能開刀的病人,開完刀也都得輔助性治療。
葉大森指出,根據國際指引,「三明治療法」是目前治療晚期胰臟癌患者的最新趨勢,先利用化療縮小腫瘤,開刀後繼續化療預防復發,病人存活率比單純做化療或開刀更好。
台北榮民總醫院胰臟癌團隊召集人李重賓指出,截至目前,第3期患者存活中位數約9個月,第4期約6個月,相較其他癌別雖不算長,但以胰臟癌為例已是一大進展,目前國內多數治療均獲健保給付,患者治療時不用過度擔心經濟問題,藥物副作用也減少許多,呼籲患者積極接受正規治療。
陳立宗說,許多人對於化療常抱有負面印象,因為害怕而逃避治療,但實際上,疾病帶來的疼痛其實遠大於化療,病患遭受的痛苦絕大多數都源自疾病,呼籲患者務尋求正規的治療,與醫療團隊合作,控制病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