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兩盒檳榔連吃3年 25歲男子舌癌末期
25歲男子長期嚼食檳榔,5月時舌頭出現潰瘍,一開始不以為意,但卻不見好轉,最近就醫竟診斷為舌癌末期,目前仍在治療中,醫師表示,舌癌雖然好發於40到60歲,但如常期食用檳榔,其中的致癌物使年輕人也可能發生。
這名患者對醫師表示,因為從事勞力工作,從3年前染上吃檳榔的習慣,不僅工作時吃,下班後也吃,每天至少要吃兩盒、數十顆。在接受手術切除患部、再加上化療、放療,目前仍在治療中,不僅影響容貌、說話也很吃力,讓他悔不當初,「再也不敢吃了」
這名患者今年5月舌頭右側開始出現疼痛感,一開始以為是舌頭潰瘍而已所以未就醫,經過一段時間後,情況不見改善反而疼痛還持續加劇,到安南醫院耳鼻喉科尋求邱怡喬醫師診治,接受口腔黏膜篩檢後,確診為舌癌(鱗狀細胞癌)併頸部轉移,臨床上為第四期也就是最末期。
邱怡喬表示,舌癌好發於40到60歲間男女,若發覺自身有出現2周以上的舌頭潰瘍未好、舌部有硬塊或持續麻木感或出血等狀況,很有可能就是舌癌已經找上了,建議第一時間就應立馬就醫治療以免拖延耽誤病情。
邱怡喬表示,台灣檳榔攤四處林立,台灣嚼檳榔人口高達240萬人以上,病人周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據統計,口腔癌患者高達88%有嚼檳榔的習慣,而嚼食檳榔正是造成口腔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因,因為其成分中的「檳榔素」及「檳榔鹼」均具有致癌性。
而另外添加的「荖花」一樣有致癌性物質,由此可見由「石灰」、「荖花」和「檳榔果」所組合而成的檳榔,最易造成口腔癌粘膜病變發生,嚴重時更會惡化成癌細胞,因此建議有嚼食檳榔習慣者,每年都應接受口腔黏膜篩檢,如此可大幅降低死亡率。
邱怡喬指出,口腔癌是泛指發生在口腔之惡性腫瘤的稱呼,以鱗狀細胞癌居多,舌癌為常見口腔癌類型之一,為遠離口腔癌,呼籲民眾應戒菸、戒檳榔和定期口腔黏膜檢查。口腔黏膜檢查不會疼痛,是由醫生目視或觸診口腔黏膜,看有無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兆,除可早期找到口腔癌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並予以適當治療以早期阻斷癌症的發生,減少日後再發生癌前病變與癌症的風險。
目前針對有嚼檳榔或吸菸的朋友,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18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民眾可持健保卡(18至未滿30歲原住民請多備戶口名簿)至安南醫院耳鼻喉科接受口腔粘膜檢查,防患於未然。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胰臟癌是什麼?前兆、症狀、成因、如何預防,一次詳解告訴你
62歲B肝帶原者追蹤發現肝細胞癌 手術切除恢復佳
台語歌手疑骨髓瘤離世 典型4大症狀勿輕忽
罹患「癌王」胰臟癌半年恐奪命 但醫揭仍有轉機
改良處方治膽道癌 延長存活、降低副作用
膽道癌治療曙光 國衛院改良處方延長存活、降低副作用
巴戈胰臟癌逝世 醫揭「癌王」恐怖之處,半年恐奪命
越減越胖竟是22公斤大腫瘤 馬偕跨科「接力」摘除
胰臟癌早期無症狀 醫師籲高階健檢助揪出癌王
半年長5倍大!47歲女台商不菸不酒也不痛竟罹腎癌
疲倦、血尿小毛病?30多歲教師竟是罹患晚期腎臟腫瘤
「化療失敗,我還有救嗎?」膀胱癌轉移用藥有更多選擇,醫師建議先做這件事
「唱片封面教父」杜達雄與賈伯斯皆因神經內分泌癌逝!解析10大症狀與胰臟癌差別
85歲阿嬤患壺腹腺瘤 好習慣讓她避開癌症無聲殺手
陰道異常出血?白帶異常增加?出現這些症狀恐怕已罹患子宮頸癌
民眾關注壺腹癌 醫師建議有腺性息肉或癌症家族史定檢
壺腹癌罕見、致命又難及早發現 醫師:這項檢查有機會
壺腹癌預後不佳 北榮副院長侯明志提醒這個症狀別輕忽
無聲殺手壺腹癌 醫師:發現無痛性黃疸症狀不得大意
一發現就末期!醫點名「胰臟癌7大高風險群」 易輕忽共通點曝光
壺腹癌近年病例增加!壺腹位置特殊難發現,最常見這症狀
李應元、幸佳慧都是「壺腹癌」!7成患者最明顯症狀是這個
壺腹癌難早發現不易手術 若淋巴轉移存活率剩25%
李應元壺腹癌辭世 醫直呼「難纏」但定檢有機會發現
切完肺腺癌她發現胃腫瘤!雙鏡助攻保留胃功能
舌癌患者術後突發性心臟猝死 6小時內急救3次終救回
心悸、盜汗竟罹罕病副神經節瘤 台中慈濟醫院跨科拆彈
腎臟癌好發年齡為40至70歲 多數人未注意7個腎臟警訊
愛吃甜食、炸物小心「癌王」上身! 醫示警:大部分無法活超過5年
膽結石患者更容易罹患膽囊癌? 專家剖析10大危險因子
猜你喜歡
38歲自律男不菸不酒竟癌末 醫:定期癌篩是救命關鍵
出現什麼症狀要懷疑是胃癌?什麼情況該做胃鏡?醫詳解胃鏡檢查步驟
肺癌沒症狀需要開刀嗎?開刀會不會有後遺症?醫師詳解早期肺癌患者疑惑
一群人比一個人走更遠…有癌友團體相伴的抗癌路,更無畏
余苑綺癌末卻無法再化療 余天曝將採最新型「熱療法」
為什麼是我得到肝癌?肝功能異常就是肝癌?醫師詳解肝癌原因及篩檢方式
血便以為是痔瘡!直到內褲一片血漬…才診斷發現是直腸癌四期
為何食道癌被稱為隱形殺手?醫師詳解食道癌症狀及如何治療與預防
普丁臉頸腫脹疑似罹甲狀腺癌?醫:出現5症狀要提高警覺
癌友悲喊「病不起」 余天籲成立癌症藥品基金給付新藥
要價不菲 細胞療法治癌 注意三要點
我是癌友8/孩子,媽媽生病了:該讓他們知道多少?
十大癌症之冠大腸癌 醫建議定期篩檢最高存活率達9成
5旬婦乳癌切除乳房自卑2年 重建乳房恢復自信
癌友病不起 余天催設癌症藥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