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清標四兄弟皆罹癌!癌症真的會遺傳嗎?
而後又傳出顏清標的三弟顏清山也因肝癌住進高雄長庚醫院檢查,陳肇隆表示他罹患的是肝腫瘤,對於是否也會肝臟活體移植的手術還不確定。而除了顏清標及三弟顏清山罹肝癌,其大弟顏清通及二弟顏清金也分別罹患喉癌及口腔癌,一家四個兄弟竟都患有癌症!
顏家的親友表示,顏家兄弟為人海派且應酬多,年輕時又常喝酒吃檳榔,可能是因此傷害了身體健康,不過他們罹癌後都戒酒戒檳榔了,術後也都恢復良好。這樣的案例也不禁讓人省思,雖然四人年輕時的生活習慣不佳導致罹癌機率增加,但一家四兄弟皆患有癌症,這跟基因遺傳到底有沒有關係?
癌症會遺傳嗎?
根據高雄醫學大學遺傳諮詢中心的資料,癌症不一定是遺傳產生的,但會經由生殖細胞上基因的突變遺傳到下一代,讓子女發生癌症的機率增加。例如乳癌,如果媽媽患有乳癌,那女兒罹患乳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3倍,因此家族病史無疑是乳癌的高危險因子。
而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定義這種癌症為「遺傳性癌症」,是單基因發生致癌性突變,會讓下一代有高罹癌風險,尤其三等親內有2人罹患同一種或相關聯的癌症。最常見的遺傳性癌症是大腸癌、直腸癌、乳癌、卵巢癌、肺腺癌、攝護腺癌,有這些家族病史的人就要特別注意!
雖然癌症可以經由遺傳基因傳給下一代,但大多數的癌症遺傳病例所佔的比例都不高,反而是後天體細胞基因變異跟環境的雙重影響才是引發癌症的主因。儘管如此仍不能忽視這一小群遺傳性癌症的病患,因為他們還是有很高的罹癌風險!
遺傳性癌症的基因檢測
要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遺傳性癌症的高危險族群呢?其實可以觀察自己家族成員的病史等,並進行基因檢測,若不幸有基因異常的現象,應配合醫師及早開始做預防措施,如此罹癌導致的死亡率也可以大幅下降。
高風險族群在罹癌前就應進行遺傳基因的檢測,看看有沒有癌症相關基因的異常,提早發現可以提早治療。不過目前這類篩檢最大的問題是無法百分之百精準檢出。有人基因沒有變異但仍罹癌,而有些人基因異常卻不一定會爆發癌症,反而容易造成過度恐慌。
【參考資料】高醫醫訊月刊、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衛教百科、HEHO健康

媽媽經
提供媽媽最實用的生活大小事
網站:https://mamaclub.com/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鼠蹊出現腫塊傳異味 上皮性囊腫
神經內分泌瘤常誤認 健檢預防癌變
5年存活率是關鍵!治癌醫曝癌症治療前先做7件事
你累了嗎?高達92%癌患因治癌而出現癌疲憊
公布最新兒少前5大癌症 兒童最易罹患白血病
罹癌易有情緒問題 醫師:接受身心治療抗癌效果更佳
2021癌症論壇/頭頸癌、肺癌 率先列入心理照護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3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化學治療藥物」常見副作用有哪6種? 藥師告訴你該如何處理
牙齒不健康增癌風險!權威期刊:胃癌、食道癌風險飆升50%
連資深護理長都差點錯過肺癌黃金治療期!醫師:關於健檢,大多數人都輕忽一件事
罹癌8成在50歲以後!研究證實8種癌都能靠一件事降風險
如果得了癌症,該不該動手術?手術會不會更糟糕?
賈伯斯死亡之謎?揭開神經內分泌腫瘤神秘面紗 身體有這些情況都是警訊!
為什麼得癌的偏偏是你?研究腫瘤50年的專家說:因為你沒注意這些事!
2癌友就有1人發炎影響存活率 這6指標中3項要小心
一人得肺癌,全家要當心! 家庭成員誰得肺癌你最危險?答案出人意料
治癌可能不孕 民團首創資訊平台保生育選擇權
早期肝癌存活率 最新統計嘉基領先全國平均值
免疫療法給付再放寬 適用五成泌尿道上皮癌患
關於癌症迷思!進行癌症篩檢有壞處嗎?
為什麼人會罹患癌症?癌症醫的真心話點出關鍵
癌症如同身體慢性發炎 醫指3關鍵避免身體養成「易癌體質」
罹癌想生育 冷凍精子成功做人
「做越詳細的癌症檢查,越能找出疾病?」癌症醫師的真心話:你該知道的2種篩檢壞處
「沒想到我也會是死亡候選人」台大教授的罹癌懺悔:這樣吃竟養出4公分腫瘤
40年不變!肺、肝癌蟬聯癌症死因前兩位
癌症稱霸十大死因之首38年 多集中在55歲以上族群
突然胃脹、血糖不穩定要留神! 糖尿病患者得這個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2倍
新型冠狀病毒很可怕?這個病毒更該小心,5%的癌症與它有關
猜你喜歡
莫名胃口差、常脹氣小心是胃癌! 醫警告:這些用餐習慣恐增罹癌風險
輕斷食、生酮飲食助抗癌?權威期刊《Science》有初步答案
5年存活率是關鍵!治癌醫曝癌症治療前先做7件事
身體出現6症狀,恐是腎臟快壞了!醫示警:有三高者風險暴增
被視為自由基剋星的抗氧化劑 為何在某些時刻反而促發癌症?
檸檬、芝麻油、無糖優格...就可打造抗癌體質!日本癌症權威獨創「防癌飲食8法」
抗癌最佳典範!哈佛癌症醫師每天吃什麼預防疾病
50歲女不菸不酒 竟一口氣長出10顆原發性肺癌
天天外食便秘 他洽公順便免費篩檢竟大腸癌第一期超吃驚
「阿信」編劇淋巴癌逝世 醫師:出現3症狀要及早就醫
你累了嗎?高達92%癌患因治癌而出現癌疲憊
女子臉腫脖子脹「高音唱不上去」 就醫檢查竟是肺癌上身
便祕7天竟是大腸癌 醫師做大腸支架解病痛
羅瑩雪乳癌逝世 醫師:這類乳癌3年內復發可能僅活2年
注意身上不尋常黑痣防癌 專家揭多數人忽略的部位
為什麼化療會讓身體變虛弱?從戰爭中獲得啟發的治癌「毒藥」
羅瑩雪乳癌病逝/乳房痛和乳癌有關嗎?醫師教你簡單判斷乳房痛原因
揪「老男人癌」轉移元凶 國衛院領先全球發現攝護腺癌ROR2基因作祟
大腸鏡檢查會痛嗎?專科醫師一次破解常見5大疑問
蕭彤雯揪出0期肺腺癌!胸腔科醫提醒留意5不明顯症狀
只輸北韓!台灣肺癌發生率亞洲第2 抽菸、環汙是危險因子
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 泌尿科醫師:注意3大危險因子
神經內分泌瘤常誤認 健檢預防癌變
高燒不退竟是血癌 醫師提醒出現這四個徵兆要留心
2021癌症論壇/晚期肺癌第一線 標靶治療超前部署
長年乳頭凹陷想做整形 組織切片化驗卻檢出乳癌原位癌
男子罹泌尿道上皮癌 放射合併化學治療奏效
2021癌症論壇/肺癌治療策略解密 標靶接力延長存活
胃癌分期症狀有哪些?專科醫師詳解胃癌治療方式
以為扁桃腺發炎,「韓粉大將」毛嘉慶罹血癌!醫:5個病癥,發病就來勢洶洶
2021癌症高峰論壇/邰肇玫敘事療法 朱俐靜與身體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