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會遺傳!家裡親人有這6種癌 你的罹癌機率爆增
甲狀腺癌:多於3例遺傳概率超9成
臨床中發現,如果家族中一級親屬(比如父母、子女和同胞兄弟姐妹)中有3例或3例以上病人,那麼這個家族具有遺傳性的概率會超過94%。所以,如果家中有2-3個患過甲狀腺癌的親屬,建議及早進行預防和基因篩查。
甲狀腺癌檢查:超音波檢查
甲狀腺超音波檢查是甲狀腺結節病人首選的檢查,也是必選的項目。細針穿剌抽吸活檢(FNAB)檢查是目前甲狀腺結節術前定性診斷的「金標準」。
腸癌: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
很多腸癌患者都是從腸道息肉開始的,最終演變成大腸癌。但你不知道的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我們最終看到的結果就是家族性的大腸癌。
腸癌檢查:腸鏡
結直腸癌篩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腸鏡檢查。在很多體檢中,很多人最不願意做腸鏡,往往會忽略。
45~75歲人群需加強腸道檢查:
糞便免疫化學試驗(每年);
高靈敏度癒創木脂糞便隱血試驗(每年);
多靶點糞便DNA檢測(每3年);
結腸鏡檢查(每10年);
CT結腸成像(每5年);
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每5年)。
非結腸鏡篩查試驗的所有陽性結果都應及時進行結腸鏡檢查。健康狀況良好,預期壽命大於10年的成年人應繼續篩查至75歲。
胃癌:10%的胃癌都是遺傳
腫瘤專家介紹,在所有的胃癌患者中,有5%~10%是屬於遺傳性胃癌,也就是父母的基因遺傳給自己的。其中比例最多的要數遺傳瀰漫型胃癌,因為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
胃癌檢查:胃鏡
胃癌的篩查主要是胃鏡檢查,其他方法檢出率都很低。
胃癌高危人群可考慮直接進行胃鏡篩查。如果胃鏡檢查發現可疑病灶,則取活檢送病理學檢查。
乳腺癌:近親患乳腺癌風險增3倍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如有一位近親患乳腺癌,則患病的危險性增加3倍;如有兩位近親患乳腺癌,則患病率將增加7倍。
乳腺癌檢查:乳腺X光和乳腺超音波
乳腺X光:最基本檢查方法,對檢出鈣化方面有其他影像學方法無可替代的優勢,但是對緻密型乳腺、近胸壁腫塊顯示不佳,且有放射性損害,對年輕女性不作首選檢查方法。
乳腺超音波:簡便易行、無創無輻射,適用於所有人群,對於乳腺良惡性病灶有一定鑑別意義。
專家建議:
一般建議40歲開始,推薦1-2年一次乳腺X光檢查,對緻密型乳腺推薦與超音波檢查聯合。
對於乳腺癌高危人群,可40歲前篩查:
1.有明顯乳腺癌遺傳傾向;
2.既往有乳腺導管或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患者;
3.既往行胸部放療。
肺癌:家人患肺癌+吸煙,風險高14倍
肺癌流行病學報告顯示,一個人的近親中有患肺癌的,而他又吸煙,則其患肺癌的風險比一般人要高14倍。日本學者調查證明,在肺鱗狀細胞癌患者中,35.8%的患者有家族史;肺泡細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高達58.3%。
因此,高危人群預防肺癌最好的方式就是戒菸,並且遠離二手煙。
肺癌檢查:高清CT(電腦斷層掃描)
用高清CT檢測肺癌,分辨率高。建議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體檢中把X光片換成CT。
肝癌:明顯的特徵就是家族史
肝癌也是具有遺傳性的,這已經被醫學界認可,並從基因水平證實。肝癌遺傳易感性最明顯的臨床特徵就是家族史,即在同一個家族的數代中,有多個肝癌患者,其家族患肝癌機率高於普通家族。
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無論身體好壞都要進行一次全面的肝臟檢查,如肝功能全項、超音波檢查等。
肝癌檢查:甲胎蛋白+腹部超音波檢查
年齡40歲以上,建議考慮每半年篩查一次,多數專家建議聯合甲胎蛋白檢測和肝臟超聲檢查對肝癌高危人群進行定期篩查,發現異常進一步考慮CT或磁共振檢查。
如何辨別癌症徵兆?
1.無法解釋的體重驟降,警惕胰腺癌、胃癌、食道癌、肺癌。
體重是健康「風向標」,其突然減輕是機體出現慢性消耗的表現,可伴隨貧血、乏力、發熱等。如果飲食運動均未改變,但體重在一兩個月內下降10%左右,伴有厭食、腹瀉、便秘等,要警惕上述幾種癌症。不過,導致體重驟降的疾病很多,最好請醫生進行綜合判斷。
2.長期便秘、腹瀉,大便有血或呈深色、黑色,警惕結腸癌、直腸癌。
大便形態、顏色以及排便規律的變化,是結直腸癌最直接的早期表現。40歲以上人群,若出現稀便、黏液便、膿血便,或便中帶血,呈鮮紅色或果醬色,長期下腹部不適,如腹脹、腹痛、腹鳴或隱隱作痛,且有原因不明的貧血、消瘦、無力,腹部可觸摸到腫塊,需及時就診。不過,便血是臨床上較複雜的一種症狀,痔瘡、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可能導致,但性狀、顏色不同,若只發現便中帶血不必過於恐慌,聽從醫生指導即可。
3.乳腺不規則腫塊或乳頭血性溢液,警惕乳腺癌。
80%的初診乳腺癌患者,是因無意中摸到乳腺腫塊而就診。腫塊多為單發,以無痛性腫塊居多,少數伴有隱痛或刺痛,邊緣不規則、表面不光滑,若還伴有乳腺皮膚的「酒窩樣」或「橘皮樣」改變,建議就醫。非妊娠期女性乳頭流出膿液、漿液、血液等,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症或乳腺癌表現,需請醫生進一步判斷。
4.陰道莫名出血,警惕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有些女性在性交、婦科檢查,或用力排便後有少量陰道出血,呈淡紅色或褐色,屬「接觸性出血」,可能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信號。陰道出血一般先少後多,或時多時少,病情發展到中期,出血會明顯增多。此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並堅持4~6個月復查。絕經期後有不規律陰道出血或血性白帶,在排除宮頸癌和陰道炎後,應高度警惕子宮內膜癌。
5.淋巴結腫塊,警惕淋巴瘤。淋巴結是免疫器官,出現腫大一般與各類炎症有關。
但若出現腫塊,則可能是淋巴瘤、艾滋病、淋巴結核等嚴重疾病的徵兆。若淋巴結腫大時間較短,摸起來比較柔軟,自覺疼痛或壓痛,一般屬於良性;若頸部、腋窩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長時間不消,堅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無疼痛或壓痛,且逐漸增大,則要警惕腫瘤的可能。
6.消化不良、吞嚥困難,警惕食道癌、胃癌、喉癌。
上述兩大症狀在生活中極為常見,誘因很多,但如果出現長時間不明原因的持續消化不良,需考慮胃癌的可能。長期吞嚥困難,進食時出現胸骨後疼痛、食管異物感,不進食也會感到食管壁有菜葉、碎片或米粒貼附,吞嚥下食物後會感到食物下行緩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內,應儘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化學治療藥物」常見副作用有哪6種? 藥師告訴你該如何處理
牙齒不健康增癌風險!權威期刊:胃癌、食道癌風險飆升50%
連資深護理長都差點錯過肺癌黃金治療期!醫師:關於健檢,大多數人都輕忽一件事
罹癌8成在50歲以後!研究證實8種癌都能靠一件事降風險
如果得了癌症,該不該動手術?手術會不會更糟糕?
賈伯斯死亡之謎?揭開神經內分泌腫瘤神秘面紗 身體有這些情況都是警訊!
為什麼得癌的偏偏是你?研究腫瘤50年的專家說:因為你沒注意這些事!
2癌友就有1人發炎影響存活率 這6指標中3項要小心
一人得肺癌,全家要當心! 家庭成員誰得肺癌你最危險?答案出人意料
治癌可能不孕 民團首創資訊平台保生育選擇權
早期肝癌存活率 最新統計嘉基領先全國平均值
免疫療法給付再放寬 適用五成泌尿道上皮癌患
關於癌症迷思!進行癌症篩檢有壞處嗎?
為什麼人會罹患癌症?癌症醫的真心話點出關鍵
癌症如同身體慢性發炎 醫指3關鍵避免身體養成「易癌體質」
罹癌想生育 冷凍精子成功做人
「做越詳細的癌症檢查,越能找出疾病?」癌症醫師的真心話:你該知道的2種篩檢壞處
「沒想到我也會是死亡候選人」台大教授的罹癌懺悔:這樣吃竟養出4公分腫瘤
40年不變!肺、肝癌蟬聯癌症死因前兩位
癌症稱霸十大死因之首38年 多集中在55歲以上族群
突然胃脹、血糖不穩定要留神! 糖尿病患者得這個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2倍
顏清標四兄弟皆罹癌!癌症真的會遺傳嗎?
新型冠狀病毒很可怕?這個病毒更該小心,5%的癌症與它有關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大腸癌連12年居首
乳癌發生率居冠 晚婚晚生有影響
癌症人口續增 生活型態與老化所致
影/癌症發生人數攀升 女性乳癌奪發生率之冠
疫情衝擊 癌篩人數掉2成 國健署擬將篩檢搬進千人企業
這四種癌篩CP值最高 可降7成死亡率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大腸癌連12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猜你喜歡
癌症、帕金森氏症,很多是吃出來的!腸胃科名醫提醒:8惡習是禍首
防癌不可少「植化素」!血液腫瘤科醫師教蔬果怎麼吃最好
腸躁症會變大腸癌? 兩者差異比一比!醫警告「3情況」最好快就醫
醫院辦21場攝護腺癌篩檢 2000人揪出100人PSA指數異常
少年3度罹癌恐切半張臉 單親爸戶頭剩4百善心協會全出
不讓大腸鏡白做 醫師教你做檢查前如何清腸最乾淨
癌症為何難治?研究揭致治療失敗和腫瘤復發原因
朱俐靜曝罹癌!6個乳癌好發族群 這些人每月要自我檢查
腹痛以為消化不良 卵巢癌逾5成確診時已為晚期
攝護腺癌可以不治療? 醫師分析「低度風險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
連4年健檢正常竟罹肺癌? 醫師曝原因:X光不一定看得到
愛吃辣、飲酒、喝熱湯恐釀食道癌 這些不良習慣也要戒
早期發現治癒率9成 5天5千人連署肺癌篩檢普及化
肺癌及早發現是關鍵 男子不抽菸竟因空汙罹癌靠這檢出
大腸直腸癌可預防 出現7大高風險症狀別輕忽!
活越久就會得!從攝護腺癌中存活 那些被閹割的男人們
名醫蔡俊明:一期肺癌患者幾乎都是健檢意外發現
癌症治療新曙光!輝瑞與國衛院簽訂精準醫療合作協議
鍾沛君右肺異常開刀 醫師告訴你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頭頸癌晚期患者藥物二擇一 醫病陷兩難
吃不下、消化不良是胃癌前兆 醫:避開飲食地雷可預防
鍾沛君肺腺癌出院 醫提醒:有家族史 更要警覺
吃對也能減少罹癌率!《JAMA》發現降低肺癌機率達33%的飲食法
鍾沛君疑肺癌今開刀 權威醫:一等親家族史及早篩檢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3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
鍾沛君肺癌開刀 醫師許文虎籲有家族史40歲做LDCT
女性罹患肺癌人數 首度超過大腸癌
排出血尿不會痛 卻可能是罹患這種癌
預防子宮頸癌 接種疫苗保護力有10年
口腔、食道癌 男發生率比女多10-15倍
胃口差、吃不下以為感冒別輕忽 當心是胃癌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