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臺北醫學大學
【聯合新聞網/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 呂怡萱藥師】
青光眼是一種視神經萎縮導致視野缺損,最終可能造成失明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青光眼是全球排名第二致盲率的疾病,而台灣也約有十萬人罹患青光眼。
造成視神經萎縮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眼內壓的不平衡。眼內壓主要來自於房水,房水的生成與排除達到平衡才能維持穩定的眼內壓。當眼內壓過高時容易造成視神經的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視神經的萎縮,因此,青光眼的治療目標便是維持穩定的眼內壓。
青光眼的治療一般以藥物為主,少數會以手術或雷射治療。治療藥物包括減少房水生成的β腎上腺激素阻斷劑(β blockers)、α2腎上腺激素性藥物(α2 agonist)等;以及增加房水排出的膽素激素性藥物(cholinergic agents)、前列腺素衍生物(prostaglandin analogs)等;亦有將前述兩大類藥品合併製成複方製劑的藥物。醫師會根據每個病人的情況訂出適宜的目標眼內壓值,先從單方成分藥品開始使用,如眼內壓控制不佳時再給予複方製劑。
青光眼用藥多為長期使用,如β腎上腺激素阻斷劑(β blockers)需小心全身性副作用,像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充血性心衰竭的病人是禁忌使用的;α2腎上腺激素性藥物(α2 agonist)使用在小孩容易會有嗜睡的情形,也不建議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這類藥品一起使用;膽素激素性藥物(cholinergic agents)一樣禁忌使用在氣喘的病人;前列腺素衍生物(prostaglandin analogs)每天使用的頻次較少,長期使用後容易有色素沉澱與刺激睫毛生長的副作用。
治療青光眼最重要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如為中老年人、青光眼家族史、近視、虹彩炎、眼外傷病史及長期服用類固醇者是罹患青光眼的高危險群,若眼底檢查視神經盤有疑似青光眼的可能時建議轉診到眼科做更詳細的檢查,一旦確定為青光眼,越早開始規律的使用藥品,越能延緩視神經萎縮的時間,避免提早失明!
★本文章轉載已獲得臺北醫學大學授權,如欲轉載請先獲得該單位同意。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