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能夠冰多久? 農委會公文建議執法標準一致
雞肉到底能夠冰存多久?農委會上周發文,建議國產與進口冷凍肉品有效期限管理一致,國內外雞肉都可標示一年到兩年,由業者依規定自行評估訂定。國內養雞業者說,產業界確實是要求站在同一立基公平競爭,維護國人食安應該清楚接露資訊,但不是大家一起冰存久一點,認為政府畫錯重點。
聯晚之眼報導進口雞肉占國內雞肉消費市場的55%,但管理進口雞肉與國產雞肉標準不一,包括抽檢頻度、標示年限等。國產業者希望進口雞肉業者能清楚標示,充分揭露資訊,供消費者選擇,進口雞肉可冰存二年,但國產CAS雞肉卻只能冰六個月即銷毀。
農委會表示,這份文件正本是發給衛福部食藥署,建議食藥署的執法內容,應該力求國產與進口業者的一致,並非是讓國內外雞肉業者一起沉淪,外界可能誤會了,發文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地方衛生人員在稽查時,應該國產肉品與進口肉品保持執法時的相同標準。
農委會說,國產雞肉自願性品質驗證(如CAS優良肉品)的有效期限標示,是比照食安法規定,民國106年後,即由業者自行評估及訂定,自負法律責任。沒有要求國內雞肉業者冷凍標示需六個月,也因此地方衛生人員稽核時,不應該對國產進口業者有差別待遇。
台中養雞協會理事長陳佑澈表示,發文變成放寬冰存期限,放寬是錯的。規矩定得愈嚴苛,程序愈麻煩,當然也愈安全,放寬無疑是放鬆,國內養雞業者要求的是嚴謹,把日期規範訂更嚴格,或者應該比照標準,是否可以大家討論,把雞肉的保存期限重新制定,政府這樣的作法,他覺得是敷衍。
陳佑澈指出,食品安全怎麼會是沒有標準呢?政府沒有規範讓業者遵循,才會造成現階段的亂象,也不能等到發生了事情才規範,才訂標準,這不合理。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秘書長王建培表示,這與產業的訴求與重點有點不一樣,如果冷凍設備、條件、技術都合乎標準規範,雞肉冰存一年,應該是沒問題沒錯,產業界訴求的重點,是要清楚標示肉品何時屠宰、製造、包裝,消費者如果願意選購已冷凍一年的肉品,那產業也只能接受。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金莎要改名金莎「含餡巧克力」? 巧克力新制明年上路
充工業氮氣黑心米餅遭爆 醫師:恐有濃度不純、雜質風險
植物油逾5%不准叫巧克力 正名新制111年上路
貴婦茶品牌TWG檢出農藥超標 近300公斤遭退運
禁用於食品還用!查獲黑心寶寶米餅工廠近500公斤
可樂、氣泡水用二氧化碳 納食品添加物列管
恐致癌!食藥署訂嬰兒奶粉汙染物限量標準 7月上路
越南生蚵又出包 藏諾羅和A肝病毒遭退運
竹笙農藥殘留超標 知名餐廳也違規
台中春節防萊豬稽查不手軟!26件進實驗室查21項全合格
蘇貞昌:萊豬開放並非突襲 目前沒討論福島食品
早退回台灣豬標章!「肉多多」出示巡檢單自證清白
美國牛舌驗出弓蟲感染 逾1公噸遭邊境攔截
關務署:進口豬肉要「過三關」 才會呈現在儀表板
台灣豬標章已查核2千多家 家樂福等60多家下架
消基會:外食人口和大學生恐成萊豬的潛在消費者
採買年貨注意!小糖果、小餅乾可以只標這五項食品資訊
李遠哲:萊克多巴胺在安全標準內 對健康影響不大
萊豬進口 教育部兵分四路宣導營養午餐用國產肉
全民抗萊豬有效!好市多賣豬腳也標示不含萊克多巴胺
手搖飲標示糖、熱量 消費者無感
手搖飲含糖標示新上路 食藥署:看得清楚就可以
明天沒有萊豬進口? 豬農:疫情運費漲恐半年都進不來
明年元旦起開放萊豬 陳時中:明天絕對不會有
竹市46校營養午餐肉品與加工品 一律採用國產食材
地方瘦肉精零檢出無效 中市府:還有五招捍衛市民健康
萊豬進口疑慮亂象不減 陳吉仲:販售餐飲須標示豬產地
民眾憂加工品含萊豬 陳吉仲:進口豬會清楚標示
萊豬將進大賣場如何標?林右昌:分本國豬和外國豬2區
宜副縣長當陳時中面反萊豬 陳時中回:地方對食品了解不夠
猜你喜歡
陳昇證實罹口腔癌 不捨35年髮妻「和夫人還有約定」
罔腰向高市衛生局自承:實未懷孕、超音波照非本人所有
禁用於食品還用!查獲黑心寶寶米餅工廠近500公斤
嫌孝親費月給1萬太多!妻氣「公婆又不是殘廢」 網傻眼:自私
金莎要改名金莎「含餡巧克力」? 巧克力新制明年上路
你的降血脂藥吃對了嗎?藥師為你說分明
植物人奇蹟式甦醒 創世台東院為他辦畢業典禮
理科太太賣維他命 衛局將約談
貴婦茶品牌TWG檢出農藥超標 近300公斤遭退運
你打了嗎?醫師列7大成人所需疫苗備足完整抵抗力
充工業氮氣黑心米餅遭爆 醫師:恐有濃度不純、雜質風險
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接任關渡醫院院長 發展健康社區
院長講堂/聯新醫院長張煥禎 社區醫療20年落實雙向轉診,讓病人更願意到診所就醫
元宵節12大禁忌 別穿這色條紋衣、剪髮「一年都存不到錢」
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
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比較安全? 專家曝背後真相:「這口味」最毒
港媒報導 吳孟達今下午病逝 享壽70歲
罔腰自稱懷孕太荒謬 高市衛生局指傷害不孕婦女情感
藥品部分負擔至少40元?診所醫:三天藥才66元不符比例
醫師分享急診與鳳梨故事 玩笑稱「吃鳳梨一舉兩得」
黑心寶寶米餅食品工廠複查又沒通過 新北重罰180萬
長輩吞嚥退化易嗆咳! 營養師建議「高齡飲食準備3技巧」
醫病平台/一定要插鼻胃管嗎?高齡病人和家屬與醫師間的三方對話
植物油逾5%不准叫巧克力 正名新制111年上路
肌肉量少也會影響心臟?研究:心臟病風險多81%
原來「油」這麼一回事 搞懂食用油的製程,從此安心用油!
奈良美智訪台隔離期滿 檢驗陰性出關吃剉冰
余苑綺過年前發現癌症2度復發 肝臟和淋巴又出現癌細胞
我的經驗/不給下一代負擔 為自己做好安養
天氣一變就頭痛 竟是鼻竇炎惹禍!
你都幾點才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從內傷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