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冠國際公司輸入國內的納豆產品,內附之醬油包產地標示證實為茨城縣,也就是目前國內禁止輸台的日本核災區五縣之一,令外界震驚,擔憂食安管理出現漏洞。
食藥署坦言,各國的加工食品管理,只看終端產品之產地標示,也就是納豆外包裝之產地標示,不可能拆開產品,檢視其中的調理包產地為何。專家表示,對於「第二層」以上的加工產品,業者應負最大責任,不能都推給政府。
此次出包的納豆產品,其包裝盒內除了有納豆之外,另附贈醬油包及芥末包。納豆盒包裝雖標示產地來源為日本神奈川縣,但內贈的醬油包之包裝標示,產地卻寫「茨城縣」。至於芥末包則沒寫任何標示。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吳明美表示,太冠向該署供稱,過去輸入納豆盒,內贈的醬油包及芥末包都沒寫任何標示,不清楚為什麼醬油包突然有標示,也不知道產地竟是日核區五縣,還要再與日本出口商確認。該署已下達指令,明天(12日)傍晚前,太冠必須釐清醬油包之產地來源。
吳明美坦言,包裝食品內附贈的調理包,例如泡麵中的醬油包、蔬菜包等,在食品邊境管理時,不可能拆開包裝檢查標示,各國作法皆是如此。所以,未來是否會再出現類似調理包產地來自日核區五縣狀況,她不排除可能性。
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秘書長張月櫻說,食藥署所言不假,食品加工產業鏈很長,也分成很多層級,官方最多只能管理最初原料及加工最終食品之產地來源,至於中間的第二層或第三層等加工食品,官方不會有太多要求,而是業者應負最大責任。
張月櫻說,食藥署確實曾經考慮,是否追查中間層級的包裝標示管理,但世界各國沒有這樣做,目前也未有相關風險評估,認為中間層級的包裝標示應進行管理。
張月櫻強調,最初原料也就是第一層食品管理做好,其實第二層以後的加工產品就可安心,因有稀釋作用,健康疑慮較低。若最初原料都無法把關好,政府也沒能量去關心第二層以後的加工產品。
什麼是最初原料?張月櫻舉例,醬油是由水及黃豆製成,而水和黃豆就是最初原料,而「醬油包」就屬於第二層加工食品,當醬油包再加入其他產品內,該產品就屬「第三層」加工產品。而食品加工產業鏈就是這樣一層又一層上去,可以非常長。
張月櫻認為,與其怪罪政府管理不周,食品業者更應負八成責任。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