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季節,小心吃到農藥殘留的冷凍蔬菜;母親節鍋具、微波保鮮盒促銷,注意耐熱溫度可能失真。食藥署公布去年度邊境通關查驗不合格巨量資料分析結果,進口冷凍蔬菜農藥殘留高峰出現在9月,食用器具違規高峰則在5月。
食藥署統計,去年1月至12月8日「邊境通關查驗不合格資料」共計888筆,前四名產品分別為「生鮮冷藏冷凍蔬菜」213筆(23.9%)、「食用器具」191筆(21.5%)、「茶類」118筆(13.3%)及「生鮮冷藏冷凍水果」116筆(13.1%)。
食藥署科長吳立雅表示,食用器具不符合標準項目,以耐熱溫度與實際測試不符合比率最高;冷凍蔬菜、茶、冷凍水果等三大類食品,則以農藥殘留為主。進一步分析違規時序,發現冷凍蔬菜、食用器具等兩大類都有時間趨勢,以冷凍蔬菜來說,違規高峰落在9月,研判可能颱風季節國內菜傷嚴重,需大量進口冷凍蔬菜有關。
至於食用器具違規月份,3月到5月頻率最高,不合格比率超過全年七成,違規原因為耐熱溫度與事實不符,根本就不耐熱。吳立雅推測,應與母親節等國內百貨促銷有關,鍋具、微波保鮮盒等食用器具是熱門的來店禮、贈品,品質不一。
吳立雅表示,已將上述分析資料圖像化,提供給邊境的稽查人員,強化風險預警機制,針對各類別產品食品的違規高峰月份加強查驗,以確保國人健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