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時頭昏眼花、晚上很難入睡、早上醒來又感覺很疲倦嗎?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晨間疲勞」,根本原因是睡眠品質不佳,日本東京的梶本修身醫師專攻大腦、疲勞與睡眠科學,他就跟大家分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晨間疲勞以及該如何改善。
晨間疲勞檢查清單
以下10項指標如果有一項符合,你很可能就是晨間疲勞了。
1.早上起床時感覺全身酸痛
這是典型的晨間疲勞症狀,代表你的身體已經因為睡不好在抗議了,除了改善睡眠品質之外,也要檢查枕頭或是寢具是不是對你的身體造成壓力。
2.睡衣因為盜汗而濕透
人在睡眠期間出汗是為了調節體溫,汗水通常是從手掌和腳底分泌的,如果出汗程度到整身濕透的程度,很可能是因為睡眠時自主神經系統過度勞累,長期下去疲勞只會不斷累積。
3.經常睡著超過兩次
這也是過度疲勞的警訊,如果在白天常不小心睡著,身體已經在告訴你要多休息。
4.常在通勤的車上小睡
白天因為疲累而打瞌睡,不小心睡太久反而讓晚上又睡不著,隔天早上再度疲倦,形成惡性循環。
5.起床後約4小時感到睏倦
6.沒有動力,容易感到沮喪
7.經常因為粗心、恍神而犯錯
8.上床後5分鐘內就睡著了
9.容易生病
10.休息日有時會睡到中午
為什麼會晨間疲勞?如何消除「疲勞因子」
睡眠品質差的原因包括睡眠時間不足、淺眠、生活不規律、壓力累積等,長期下來就會導致晨間疲勞。已有不少研究指出睡眠品質差會對身心造成負面影響,包括沮喪抑鬱、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肥胖等問題,千萬不可輕忽。
而「疲勞」、「累」不但是一種情緒與感覺,更是有其科學依據,簡單來說,人體勞動後會導致細胞氧化,產生一種疲勞因子「FF」(Fatigue Factor),而我們需要透過休息產生疲勞恢復因子「FR」來修復細胞、復原體力。梶本醫師就提出幾項基本原則,幫助改善晨間疲勞。
1.固定時間起床與睡覺
現代人多半作息時間不規律,尤其是週五晚上熬夜,覺得反正週末可以補眠,但長期下來睡眠節律(生理時鐘)就會被打亂。
2.合適的睡眠環境
睡覺時盡量保持房間昏暗,並確保不受外界噪音干擾,入睡困難的民眾可以試試看在床邊以低音量播放緩慢、有規律節奏的歌曲,像是古典音樂《搖籃曲》。
根據研究,當臥室溫度低於18℃時,睡眠品質會惡化,並且有血壓升高、心肌梗塞等疾病風險,最好選用適當的寢具或是暖氣設備,來讓自己一夜好眠。
3.每天運動30分鐘與飲食管理
規律運動的好處眾所皆知,就算是只是散步,也能幫助改善睡眠品質,另外晚間的飲食也會影響睡眠,盡量在睡前3個小時吃完飯,讓消化系統能好好休息,也應該避免吃太油膩的食物。
不少人喜歡晚上喝酒放鬆,但酒精具有興奮的作用,小酌一杯不要緊但切勿過量,而咖啡也是刺激性飲料,過了下午就應該要停止喝咖啡或茶。
4.睡前滑手機
在正常的狀況下,躺上床10分鐘就應該自然入睡,然而大多數人習慣在睡前看電腦、滑手機,螢幕發出的藍光就這樣默默刺激著神經,讓幫助入眠的褪黑激素延後釋放。
梶本表示大家應該改掉在床上使用手機的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讓手機遠離床邊及臥室,降低自己輕易就能拿起手機的機會。
5.早上起床接觸陽光
除了每天早上固定時間起床之外,醫師也建議一早醒來就拉開床簾接觸陽光,早晨的陽光可以活化我們的大腦,並分泌血清素,幫助我們穩定白天的情緒外,也讓晚上的睡眠品質更好。
參考資料:女性セブンプラス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