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醫療體系從紙本病歷演進到電子病歷、健康存摺,前後建置超過十年,如今終於打下基礎,民眾也可申請健康存摺,但這些服務要普及便民,還有一段路的距離。專家指出,從使用者出發將是下一步的關鍵。
「或許未來有一日,民眾可到便利商店按幾個鈕,就知道該吃什麼藥,再按一按鈕,物流系統就會送藥來。若需要醫師,黃勝堅就會帶他的醫師去你家看你。」前衛生署長、慈濟大學教授葉金川描述著想像中,未來個人化醫療的可能樣貌。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說,未來最該做的是「還資於民」,但「資」指的是「資訊」而非「資料」。舉例來說,量測出來的血壓值屬資料,但「血壓偏高,需就診檢查」則屬資訊,能讓民眾理解並決策。
他舉最近電影「大英雄天團」中的個人照護機器人「杯麵」為例,指出個人化的健康照護,應是給精準、最符合病人當下所需的資訊,就像杯麵會先掃描、評估患者後,才給治療建議,而非用一堆資料把民眾淹沒。但李友專也坦言,要達成並不容易。
使用介面是否親民,也是服務普及的關鍵。李友專以政府檢舉交通違規的App為例,若要檢舉違規停車,打開App後要填很多頁資料、附身分證字號,還要附照片,多數人還沒進入最後一頁就乾脆放棄。健康存摺也一樣,現在要辦健康存摺還要先申請自然人憑證,不太友善。
就社區醫療方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院長黃勝堅建議,醫院的訊息應能和診所流通,做好分級醫療。他強調,社區醫院絕不僅是「在社區的醫院」,應融入居民生活,基層社區照護和全人照護才會愈趨完善。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