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癌症病患的家屬,母親北上治療癌症三年多的歷程,反映出許多南部民眾的心聲。雖然母親已因癌症過世,但至今陪伴母親就醫、不斷往返南北醫院,重複檢驗的痛苦與無奈,仍是我永遠抹滅不去的遺憾。
每三個月 母親搭車北上就診
「如果當時有電子病歷就好了。」政府推動電子病歷,民眾簽署同意授權書後,醫師可透過IC卡和病患的健保卡,跨院調閱病歷,不僅能免去病患往返不同醫院、申請病歷的奔波。更重要的是,電子病歷可避免病患重複拍攝如X光片或其他檢驗,甚至幫助病患、家屬作個精明的病人,與醫師更有效的溝通,對於許多有遠距離醫療需求的民眾,是相當重要的措施。
母親的治癌之路,是許多南部病患的典型案例。當時母親每三個月便從南部搭乘高鐵,北上至醫學中心看診,是相當乖巧聽話的病患。如同一般老人家,母親還有其他慢性小毛病,需就近於南部醫院看診,如此南北往返的求診生活,母親與家人也安然度過了三年之久。
代調病歷 奔波取得醫師授權
隨著癌症陰影逐漸遠離母親,北部醫學中心的醫師要求改為每半年回診一次,期間就由居住在北部的我,代為調閱病歷,好讓南部的醫師追蹤母親病情。為此,我必須預作許多準備。首先,我必須先取得母親的授權書,接著得就醫師的門診時間,特別請假掛號,就為了讓醫師簽名授權,好讓我順利把母親的病歷光碟片寄回南部(這張光碟片要價500元)。
個人病歷 該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不禁想問,調閱病歷難道不是病患的權利嗎?為什麼感覺自己的健康資訊掌握在他人的手上?政府自2013年實施電子病歷,已陸續有三百多家醫院診所加入跨越流通病歷的行列,但為何還有醫院拒絕加入?
試想,每個人都會生病,也有可能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需遷居到其他城市,又或我們的親友居住於鄉鎮,醫療資源有城鄉差距,如果電子病歷能百分之百在全台醫療診所流通,相信像我母親這樣的就醫經驗能徹底消失,而無法長伴父母身邊的子女,也能少些遺憾。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