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除了睡不好會影響身體狀況外,錯誤的睡眠迷思也可能損害健康,甚至減短壽命。
根據《BBC》報導,紐約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針對網路流傳對睡眠有益的迷思,用科學證據進行比對,並將結果發表在期刊《睡眠健康》(Sleep Health)上。
迷思一:睡不到五個小時也沒問題
睡不到五個小時還能保持健康是最具破壞力的迷思之一。博士Rebecca Robbins表示,有大量的證據證明,睡眠時間不超過五個小時或是更短會增加危害健康的風險,包括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可能縮短預期壽命。
迷思二:睡前喝酒可以助眠
研究人員表示,無論是一杯葡萄酒,一杯威士忌或一瓶啤酒,喝酒助眠都是迷思。Robbins指出,喝酒可能會幫助入睡,卻會影響睡眠的品質,特別是會干擾快速動眼期(REM, rapid eye movement),而這一睡眠階段對記憶和學習很重要。
迷思三:床上看電視有助放鬆
Robbins表示,通常晚上看的節目會是夜間新聞,內容可能害你失眠或有壓力。除了電視之外,包括手機和平板電腦等這些會產生藍光的電子設備,可能延遲身體產生褪黑激素,而褪黑激素有助於人體入眠。
迷思四:待在床上努力入睡
努力數羊還是睡不著,就不要強迫自己試圖入睡。Robbins指出,一般健康的人需要十五分鐘才能入睡,如果躺了很久還是無法入睡的話,不妨起身換個環境做些不用腦力的事情,例如折襪子。
迷思五:關掉鬧鐘鈴聲再睡一會
躺在床上多睡六分鐘會有所不同嗎?研究人員表示,當鬧鐘響起時就應該起床。Robbins指出,即使你感覺有點昏昏欲睡,但要抗拒再睡一會的誘惑。假如讓身體重新入睡,這時候的睡眠也會是低品質的睡眠。
迷思六:打鼾總是無傷大雅
睡覺打鼾可能無害,但也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徵兆。打鼾會讓喉嚨在睡眠其間放鬆和變窄,並且可能導致暫時的停止呼吸。有這種症狀的人,更容易罹患高血壓、心律不整、心臟病或中風等風險。當鼾聲很響,就要注意患病的可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