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上司罵、被路人撞…感到憤怒怎麼辦?日宗師:夾臀部就不氣了
憤怒是所有動物都具有的情感。面臨敵人的襲擊時,狗會齜牙並發出低吼,貓則會發出「嘶」聲加以威嚇,這都是為了保護自己。
憤怒的情緒是生命體不可或缺的能量,如果完全消失,反而會讓生命力變得薄弱吧!但人類的問題在於,憤怒會久久不消並讓我們受其擺布。
貓咪會表現出威嚇的警告,但只要敵人消失,牠馬上就會忘記憤怒。狗打架也一樣,狗不會在事後想到打架的事情而感到憤怒吧!只有人類會一直記住憤怒的感覺,被「唯獨那傢伙不可原諒!」或「給我走著瞧!」的負面情緒擺布。
當心靈因充滿憤怒的毒素而枯竭時,就無法幸福地度過每一天。憤怒的能量絕對無法消除,但必須加以控制,避免它釋放非必要的毒素。
100分的憤怒只要能壓抑到50分,人生就會變得相當輕鬆。如果能壓抑到30分,那就會輕鬆無比吧!若能到10分或5分,你就不太會感受到憤怒了吧!
當然憤怒無法變成零,人類不像佛祖不管被說什麼都能心如止水,也不會像耶穌一樣在右臉被打時還將左臉也轉過來讓人打。但透過讓憤怒盡可能歸零的方式,便可從憤怒中解放自己,希望大家能在本章學會這些方法。
靈魂出竅法:另一個自己對自己喊話
憤怒達到顛峰是瞬間的事。我們常會因為別人對自己做了或是說了什麼,而頓時大發雷霆。
據說年輕的松下幸之助先生也曾被稱為「瞬間熱水器」,正如熱水器會瞬間點火一樣,憤怒的情緒會一下子在腦中湧現。
如果放著不管,憤怒的毒素就會逐漸流通全身,「真該死!」、「絕對無法原諒!」,或「把我當白癡啊!」等負面情緒會逐漸攀升,使自己感到痛苦。
此時,我在調教大腦的訓練上會採用「靈魂出竅法」。也就是,在感受到憤怒的瞬間,出現另一個自己對自己說:「小田,你現在很生氣吧!我想也是。但不要緊。那種事情無所謂的!」
或許有人會覺得就這麼簡單嗎?但奇妙的是,憤怒的程度會瞬間下降。
假如你在路上被人撞到,對方沒有道歉就走了。在你瞬間感到生氣,覺得「這傢伙撞了我還裝作沒事嗎?我絕不原諒他!」時,可以對自己說:「啊,小田你現在生氣了呢!很火大對吧?你動怒了,不過沒關係,因為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如此客觀地告訴自己,心中的怒火便會稍微減輕,也會比較容易看見周圍的狀況。
動怒斥責對方或是在公眾面前上演全武行,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一年後你還會記得這股憤怒嗎?一個月後呢?大概只要過一天,不對,只要一個小時,你就會忘得一乾二淨。對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沒必要心煩。
面對沒禮貌的人,無視反而更好,自己的內心也會更平靜。或者,假設上司不講道理亂指責你。「拿這種事情指責下屬根本不對!」、「該負責的是你這個上司吧!」,或「好一個無能的上司啊!」等,你的憤怒會逐漸膨脹……。
此時也一樣,要在心中這樣告訴自己:「小田,你現在很生氣吧!非常憤怒吧?不過沒關係。因為上司只會亂罵人又沒有氣度,不值得小田你認真對待喔!因為在這裡反駁他,一點意義也沒有。」
透過另一個自己對憤怒的自己發聲。感覺就像「靈魂出竅」一樣,讓另一個自己客觀地觀察憤怒的自己。如此一來,憤怒的能量就會不可思議地平緩下來。
當然不會一開始就這麼順利。就算用靈魂出竅法告訴自己:「你在生氣吧?但是不要緊!」,有時依舊會憤恨難消。每次都能100%用靈魂出竅法壓抑怒氣的人,只有佛祖吧!
但嘗試4次、5次,有了100分的怒氣被壓抑到90或80分的經驗之後,大腦就會受到調教,最後逐漸形成讓憤怒趨緩的迴路。在此迴路完成前,請不要灰心,試著反覆嘗試靈魂出竅法吧!反覆進行才是調教。
這裡有一個地方需要注意。萬一靈魂出竅法無效、你還是動怒時,切記不要對動怒這件事加以價值判斷。例如「居然因為這種事動怒,我還很不成熟呢!」,或「果然自己很沒用!」等,對自己生氣的這個行為,不要添加否定自己的評論。
應該順其自然地承認這件事。「這樣啊!沒錯,我生氣了呢!」、「真的很生氣吔!不過沒辦法,人都有脾氣啊!」—像這樣全盤接受,就不會一直對憤怒耿耿於懷。
「為什麼我會生氣?」、「明明不應該生氣」、「我身為一個人還不夠成熟」、「我真沒用」等,如果像這樣否定自己,又會產生之後會提到的「後悔」、「義務感」,或「不滿」等煩悶的情緒,使自己一直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
要非常注意這點。
夾緊臀部法:瑜珈宗師的滅怒火妙招
感到憤怒的瞬間,夾緊臀部也是具有速效性的方法。這是思想家、同時也是日本首位瑜伽修行者:中村天風老師,所教導的方式。
人類只要夾緊臀部就無法生氣。因為臀部夾緊後,在生理上會全身無法用力。
這可能難以置信,但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先夾緊臀部,然後拳頭用力緊握看看。可以緊握嗎?應該沒有辦法。人在憤怒時會全身用力。肩膀、手臂或拳頭也會使勁。但只要夾緊臀部,全身的力量就會逐漸鬆懈掉。
如此一來,憤怒就很難持續。
假設上司正在臭罵你。當你感到憤怒快爆發時,只要夾緊臀部並說:「對不起!」,奇妙的是上司的話就不會讓你受到打擊。至少相較於全身用力的緊張狀態,夾緊臀部、放鬆力量,反而能讓憤怒的等級在低點作收。
我認為「靈魂出竅法」和「夾緊臀部法」可以搭配使用。憤怒的情緒湧現時,夾緊臀部告訴自己:「小田,現在A說的話讓你很火大吧?但不要緊的!」,如此就能讓憤怒減輕不少。
這是簡單又速效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嘗試看看。
(本文摘自小田全宏著,《負面情緒的逆思考術:擺脫焦慮,逆轉怒氣,停止抱怨,讓壞心情激發好能量的大腦訓練法》,時報出版)
50+ tips:
1.學習將100分的怒氣將低到10分、5分,盡可能歸零,可避免被此負面情緒擺布。2.利用靈魂出竅法,想像另一個自己跟自己說:「你現在很生氣吧,不過那種事不要緊的。」讓自己變得客觀。
3.瑜珈修行者中村天風,認為人類只要夾緊臀部就無法生氣。因為臀部夾緊後,全身的力量就會逐漸鬆懈掉。
原文:50 plus

50+
50+是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2017年成立,是台灣最大熟齡媒體與生活風格社群。
50歲後,該如何過好往後至少30年的人生?作為「會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不期望兒女會照顧的第一代」。要有理想的老後,要靠自己有意識的規劃!
50+提供生活全面向的討論,包括理財、居家、健康、旅遊、時尚、心靈、人物與照顧安老方案。我們希望成為新一代50+族群有意思、有料的老朋友,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50+官網】:https://www.fiftyplus.com.tw
【50+Line】:https://line.me/R/ti/p/%40efu3793r
【50+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50pluscommunity/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為什麼能夠安全接受陌生人輸血?你不知道的血液二三事
大麻到底是不是危險的藥物?專家解析大麻成分與作用
你每天都在做這些危險行為!常見10大不良習慣 癌症、中風、心肌梗塞都上門
把走上癌細胞道路的細胞送進體內:為何基因編輯可能是把雙面刃?
為什麼基因療法治癌症很困難?表觀遺傳調控機制是解藥嗎?
救護車搶救生命 常用10種設備
為何自來水裡有特殊氣味?其實和預防傳染病有關
銀髮族群適合登高山嗎?年紀並非主要關鍵,做好「2件事」以免遺憾發生
造就女人比男人複雜的原因:為何男性X染色體基因量只有女性的一半?
走路是防記憶力下降最簡單的有氧運動! 研究揭「建議運動頻率」
少吃真的可以讓你長壽 耶魯研究揭更能維持免疫力關鍵
免疫系統的豁免部位 眼睛可能是基因編輯首選器官
心痛、手麻…我是不是血管阻塞要中風了?容易被誤認為心血管疾病的四種病因
假如我們通通是遺傳的受害者 遵循營養建議、健康養生還有意義嗎?
或許有一天,人類最好的朋友不再是狗而是豬?當使用動物器官做器官移植會發生什麼事
發炎害你瘦不下來!想減肥要先消炎,醫師教你「對抗發炎」該怎麼吃、怎麼動
想對抗Omicron病毒?提升免疫力很重要!讓營養師帶你認識人體免疫系統的運作
發霉易增罹癌風險,怎麼清潔?譚敦慈教2招除黴,日曬、擦拭都沒用
洗碗精能拿來當洗手乳使用嗎?專家指出這樣做的下場恐害慘你
肥胖影響認知功能!體脂肪每增加9% 大腦就老1歲
春季引發肝火旺,需注重養肝和情緒調節!透過精油釋壓,有助於疏鬱通陽、氣血暢通
大罐能量飲=3杯濃縮咖啡! 英國研究曝「頻繁飲用下場」:恐心臟衰竭
「健檢做太多反而嚇自己」 日醫學教授認為重點在這兩項
突然體溫偏高是發燒嗎?醫揪「背後原因」:很多人都沒料到
對抗瘟疫最古老的回應 為什麼人們對隔離檢疫總是心存懷疑?
喝酒前別吃巧克力、番茄!專家教預防、解除宿醉最有效科學方法
初二回娘家禁忌別踩 民俗專家:兩撇步招好運
吃飽就想睡是「5大因素」害的! 營養師認證「提神妙招」:多喝水也有用
一天該喝多少水?「飲料、湯」可取代水嗎?營養師教你判斷:你喝水喝夠了沒
猜你喜歡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65歲陳美鳳羞暴「每天都DIY」 超兇肉體養成術大公開!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接連抗癌 光肝癌就開刀20次!靠3件事挺過5癌症
疫情輕症流感化 與病毒共存需把握「三大要點」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備酒精、漂白水 居隔先環境消毒
職場上聽過最噁心的話 網齊呼:能者多勞、共體時艱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頭部陣陣抽痛,右耳聽不清楚… 竟是中耳炎引起! 醫師詳解4原因
早餐吃對了嗎?/水果、雞蛋、麵包及豆漿 例行早餐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淡然看疫情 防護做好做滿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確診爸媽居隔 朋友送餐送快篩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要避免染疫,也要做好染疫準備!退燒藥、血氧機 有備無患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太太確診居隔 我臨時學做菜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原訂5月15日上路 衛福部正式發函註銷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專家籲65歲以上每年做防跌篩檢 3問題中1項即跌倒高風險族群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
李伯璋:部分負擔及早上路 有助分級醫療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女玩黏土彈琴 一家人居隔自娛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居家練廚藝 傳照片報平安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做好一切防護 保持樂觀心情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防疫新思維該怎麼做?專家傳授7方法建構抗病毒的環境,跟著節氣吃4種抗疫食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