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結構不同 難以預測黃金三角點位置
台中市消防局長蕭煥章昨強調,網路瘋傳黃金三角點避難法是錯誤的,甚至躲在桌子底下都比較安全,發生地震時,謹守DCH(趴下、掩護、穩住)三步驟才能提高保命機會。
「黃金三角點」指的是地震後梁柱、天花板倒塌後卡住,與堅固物或牆根形成的三角形空間,類似訊息在網路瘋傳,但消防署多次強調,這種避難法並不安全。
豐原區南陽國小教師指出,地震後收到好幾種地震避難方式,但又有其他專家出來反駁;有人建議躲浴室,不怕沒水喝,還有人建議躲電梯間,讓人無所適從。
台中市消防局災害管理科專員邱益瑞表示,黃金三角點是在美國911事件後,民間機構救援隊長道格柯普提出,但這項理論不完全是正確的,因為地震發生時,會面臨非結構性威脅與結構性威脅。
非結構性威脅是指室內的家具、物品,可能在地震中砸向自己致死,結構性威脅則是建物可能崩塌,黃金三角點雖然有可能發生,但是房子的結構不同,我們無法預測黃金三角點的位置,恐做出錯誤判斷而致死。
邱益瑞提出,消防署在921地震後提出DCH保命三步驟,Drop(趴下)先趴下身減低受威脅面積,接著Cover(掩護)躲在桌下或床下,Hold on(穩住)若是躲在桌下可抓住桌腳以穩定躲避處。
邱指出,躲在桌下可爭取較多的生存空間,若連桌子也被壓垮,室內也無處可倖免,樓梯間、廁所都是建築內結構相對較脆弱處,房屋倒塌時廁所內因水管破裂,也不會有水可存活;室內家具、櫥櫃等應固定,避免房屋未倒塌卻因家具受傷,在災害時迅速依DCH原則反應,才能提高生存的機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