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彭慧明、曾懿晴/報導】
你可能知道,平時喝完的鋁箔包、塑膠瓶、壞掉的電冰箱、電腦主機等,都是生活中處處可見的回收廢棄物,卻很難想像,光是去年全年台灣回收的廢棄輪胎,疊起來的高度相當於5000座台北101。
資源回收13年 台灣表現佳
我國自1997年推動資源回收,13年來,資源回收的成效,為台灣在國際上打響名號,近年德國、日本、蒙古、香港、中南美洲等國,紛紛派員前來「取經」。以電腦、螢幕、印表機、鍵盤等電子廢棄物為例,台灣回收率較全球平均回收率高20%、30%。
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參事馬念和表示,目前全球消費者平均每年丟棄2200萬噸電子用品,其中僅15%到30%可妥善回收,但台灣光去年的廢棄資訊物處理量達257萬件以上,回收處理量達88000公噸,「回收率超過50%。」
從冰箱到鈕釦 我們統統收
究竟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符合回收條件?環保署指出,民眾用過的牙膏、洗髮精瓶、牛奶瓶、保麗龍、塑膠、紙杯或餐具、鐵鋁罐、玻璃瓶及電池等,舉凡在容器、產品、包裝上可見回收標誌的物品,統統都屬於回收項目。
目前環保署共訂出34項、14大類的回收品項,小至鈕釦、電池,大至冰箱、洗衣機、汽車等,都在資源回收的範疇中。
除了將廢棄物交給清潔隊及回收商,目前連鎖超商、超市、量販店、清潔用品及化妝品店,都可回收廢容器及電池,部分業者還提供贈品或抵價,鼓勵民眾做環保。
回收經濟價值 不容小覷
環保署表示,近3年每年平均回收16000公噸的飲料紙盒,可再生10400公噸的紙纖維、3040公噸的塑膠及400公噸的鋁粉,創造約1.6億元的經濟價值。
其實,生活中的一點小動作,就能讓垃圾減量,促使資源再利用。環保署舉例,民眾平時若在馬桶水箱中放置一大瓶水,上完廁所沖水時,每次就能省下1、2公升耗水,日積月累省下的用水量相當驚人。
少用免洗餐具、自備購物袋、茶杯等;隨手關掉水龍頭、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少用過度加工及包裝的食品,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做到的小動作。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動作,卻在無形間一點一滴省下資源,為地球延長壽命。
【2010/04/18 元氣周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