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長照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愛長照
這些小地雷通常都不含惡意,甚至有時候放地雷的人還相信自己是善意的,但這些小地雷在人際關係中帶來的破壞力,卻不容小覷。在我個人的經驗中,名列前茅的小地雷是:毫無必要的「可是」,和太被濫用的「你想太多了」,現在就讓我們一個一個的來瞧瞧,這些小地雷的長相和它的威力。
「溝通」這兩個字已經是被列為「毫無疑問該做的事」,隨之而來的「要多溝通」自然也被奉為解決許多問題的萬靈丹。
其中隱藏的問題是,很多人認為只要講很多話,無論是單向或雙向的,就算是有溝通了。然而生活中常出現的狀況可能是:有時講得越多,誤解越深,彼此的傷害越大,這......是怎麼回事呢?
平常,我們大約都知道一些人際溝通中的禁忌,例如:對他人有貶抑歧視的言語、過度自我中心、霸佔整個談話、毫無界線感的打探他人隱私,或是搬弄是非,讓不同的人之間產生嫌隙等等……
只要你在網路或報章雜誌上隨意翻翻,都能看到類似:「十種最該避免的談話禁忌」「只要三句話讓你獲得好人緣」之類的文章。雖然未必都能找到理論根據,但多多少少可供參考。
但,有一句話叫做:「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看來很微不足道,很無害的話語,卻像是埋在美麗沙灘深處的小地雷,這種地雷的威力可能不大,但當人不小心踩上了,還是會被炸出點傷。
或是,至少被那轟然一聲巨響嚇一跳,幾次之後,對那片看似無害的沙灘,就保持距離,不敢再靠近了。
這些小地雷通常都不含惡意,甚至有時候放地雷的人還相信自己是善意的,但這些小地雷在人際關係中帶來的破壞力,卻不容小覷。
在我個人的經驗中,名列前茅的小地雷是:毫無必要的「可是」,和太被濫用的「你想太多了」,現在就讓我們一個一個的來瞧瞧,這些小地雷的長相和它的威力。
先說這個毫無必要的「可是」吧,我開始特別注意這兩個字,是在30多年前,我在職場上滿早就當主管了,於是招考新人,或是評量那些正在試用期的新人,就變成我的工作之一。
記得有一次,有個新來的美工,高高大大的年輕帥哥,拿著他畫的一張圖稿給我看,基於鼓勵後進的心,我開始讚賞這幅圖稿的優點,什麼構圖不錯啦,人物設計得很可愛。但那個年輕人一點也沒有開心的表情,等我讚美完了,我們之間有了一陣短暫的沉默,然後,他開口了,帶著很輕微的防備心,跟我說:「主任,我在等你那個 but」
我一時之間愣住了。心裡想:「我有打算說那個 but嗎?我有打算講說雖然有哪些優點,『可是』還是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嗎?」(通常和善一點的主管,會比較含蓄的表達,還有改進的空間)
當時,我看著站在我眼前的年輕人,二十出頭,他的人生中倒底經歷了什麼,使得他完全不信任別人的肯定,而是覺得對方鐵定還有否定的話語要說。而那時的我,一個滿年輕的主管,是否我也被訓練成:「一定要在別人的作品中立即挑出瑕疵,我才算專業夠強,對培養屬下夠盡責?」
那個當下,我對那位年輕美工說:「目前,我沒有想到什麼 but…...」他鬆了一口氣,離開我的辦公室。
而我,在往後的數十年間,那幕景象一直沒有淡忘,在我日常的人際關係中,我無數次的體驗到,一個毫無必要的「可是」阻斷了多少談話,讓剛剛燃起的興致,被那些「可是」搞得意態闌珊。
我也思索到我們會那麼不知不覺的「可是」來「可是」去,是從小被教育出來的。在我父母那一代,小孩子是「有耳無口」,最好少講話,到了我這一代,孩子開始被鼓勵「要有自己的想法,勇於表達」,到了我的學生這一代變成:「即使沒有想法,也要表達。」但是這裡面有個環節是:「表達就一定等於提出相反意見嗎?」
如果只為表達而表達,可能就失去聆聽的能力,變成大家都在講話,但誰也不聽誰的,聲音很喧嘩,但思想和情感並沒有真實的交流。
現在,無論在家裡或是其他場合,如果我遇到一個人,話還沒聽完,立刻就「可是」了,超過三次之後,我會不著痕跡的收回我跟對方對話的意願,完全做個聆聽者,讓他講個夠。對方也許講得很滿足,但,我們之間是沒有交流的,毫無必要的「可是」,讓聲音持續著,但,已經沒有溝通了,至少,在我的狀況中是如此。
第二顆小地雷,我們就太熟悉了,可能也天天在講,那就是跟別人說:「你想太多了!」或是「你不要想那麼多」。
講這句話的出發點可能是善意的,通常是對方在擔憂或訴苦,也許我們希望用這句話來幫他解憂,實質上是什麼呢?可能是我們對他們的訴苦感到無奈、無力感、不耐煩;總結來說是要對方閉嘴,因為我們自己也不想承擔那份壓力,但實質上有效嗎?人的思緒會因為你叫他不要想,他就不想了嗎?
當我聽到別人跟我說:「你想太多了,你不要想那麼多?」我的腦海中會劈哩啪啦閃出許多 「反應和質問」。
例如:
「難道我的思想還要受你控制嗎?」
「你是否覺得我是個笨蛋,才會有那麼多聊的事?」
「我只是說說,紓解一下心情,我也沒有要求你為我做什麼,你就連聽一下都不行嗎?」
「反正我認為重要的事,在你心裡都不算什麼!」
「我知道你的意思就是要我閉嘴,別來煩你…...」
「我在你心裡一點份量都沒有。」
「你這樣講,讓我感到很孤單、無助。」
林林總總的思緒,大部分都是負面的,當我在困境中,別人叫我「不要想太多」,其實是掀起更多不愉快的感覺,對我的處境毫無幫助。
那,我希望對方說什麼呢?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我希望別人帶我出去兜兜風,轉移一下注意力,或是吃個喜歡的東西,或是很誠懇的跟我說:「我也不知道能為你做什麼,但是,如果你需要,我可以盡量陪伴你。」
今天跟大家談到的兩顆小地雷,天天都有可能發生,每個人都會製造這種看似無害,但阻斷溝通的地雷。
在地球上活了六十多歲,我真心覺得:把非必要的「可是」應該減少一半,也不要再跟別人說:「你想太多了,別想那麼多」無論在家庭或職場,都能少惹很多閒氣,那種「旁邊雖有人卻感到孤寂」的狀況,也會緩解很多,不孤寂,少生閒氣,當然也就快樂得多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