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知情、拒絕的權利 黃勝堅:「讓每一個死亡都有意義」
法理上,《病人自主權利法》保障了病人的權利,但從善終的角度來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認為,更大的意義是在醫生、病人、家屬溝通的過程中,從死亡的暗處回看亮處,補起生命的裂痕。
儘管立法的過程非常艱難,《病人自主權利法》卻是對台灣很重要、以病人為主體的一部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認為,對醫界來說,從以前的倫理層面落實到法律問題,在《病人自主權利法》裡面的第四條到第六條明示了:「你要告訴病人」。
病人除了「知情」的權利,還有「拒絕」的權利。病人可以拒絕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的醫療,進而選擇自己想要的、需要的醫療方式。而這一切都是在醫病雙方詳細溝通之後進行,病人的想法如果被尊重,醫病關係事實上會更和諧。
黃勝堅總院長認為,人們應該勇敢的去關心死亡議題,因為「達官貴人販夫走卒,每一個死亡都有意義。」在他行醫多年的觀察下,他覺得老天非常的公平,不會因為一個人是人生勝利組或者失敗組,生命的意義有所不同;有時候反而是人們眼中的「失敗組」,死亡意義所產生的量能比「勝利組」還大。
那如何觀照死亡的意義?人們想像中的死亡是一片幽暗之處,但黃總院長指出:「我們必須要走到黑暗之中回頭看,才看得到亮處,它真的意涵是什麼。」而《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好給人們一個機會,在溝通醫療決定的過程中,去假想、甚至試著思考,如果有一天,自己走到暗處,那會是什麼情境?
當一個人逐漸老去,如同日落西山,不管接受什麽樣的照護,生理的狀態都會走下坡,而且只會越來越嚴重。黃總院長認為到了這個階段,醫療就應該以舒適尊嚴為最終的目標,讓病人在最後走的時候還能帶著微笑善終。
那麼,是什麼力量使一個人能夠帶著微笑善終?黃勝堅總院長說,善終的意義不是只有個人,還有身邊的人,病人要主動去了結這一輩子的恩怨情仇,才能死得沒有罣礙。「曾經對不起的人,應該跟他說對不起;一直陪伴著你的人,你跟他說謝謝、我愛你。」簡單來說就是把人世間的事情都做了交代,把自己和家庭的生命裂痕補起來,在最後的過程少受一些苦,有尊嚴地離開,這就是善終的意義。
※本文摘自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原文請點此。
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病主法」上路第3年 女兒尊嚴離世 媽哽咽支持
8旬嬤921失去丈夫兒子 今簽預立醫療決定自己人生
趙可式許願改善安寧照顧制度 衛福部納入擴大適用共識
安寧療護不是等死 是有尊嚴告別
他分享過的文字圖像、吐露的歡喜憂愁,都證明我們曾有過一段交會…刪不掉的聯絡人!
生死接線員的「器捐協調師」 在器官移植中穿針引線、以命換命的重要角色
他罹癌平靜面對,愛女走了10年卻仍難平撫!鐵漢關中:人只活一次,請不要輕言放棄
老伴、長女、么兒相繼離開…失智母卻不悲傷!有時候,忘了也很好!
中年的你如何面對父母離去?眼淚必須適可而止,頹喪只能暫留片刻,因為我們任重道遠…
「親人的離開真的很痛」送走爸爸弟弟妹妹,吳念真:絕對別叫憂鬱症患者快樂一點
老大多重障礙、老二車禍癱瘓 她沒低頭幫助更多孩子
母親的告別式家族盛大、好友的告別式精采回顧…我要怎麼說再見?
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
為了把病人救回來...醫連夢裡都在問,到底哪裡沒注意到?病人: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
一輩子都被責任追著跑....一個精神科醫師罹帕金森氏症告白:生病12年,我才真正「活著」
英國女寶寶天生小腿沒脛骨....小腿被切除6個月後,終於站起來了
「我絕對不會變成這樣」?遺物整理師:每個垃圾屋背後那些說不出口的苦衷
為什麼VIP病人往往無法善終?柯文哲用5個臨床故事告訴你:他們不缺錢,卻經常死於...
幫癌末先生辦生前告別式!尹亞蘭:珍惜每個當下,人生很多事沒辦法「等一下」
「他在手術檯上,連心臟都沒有,這16天也叫做活著嗎?」全球首例無心人,衝擊柯文哲生死觀
歷經低潮,曾寶儀花十年才懂的人生醒悟:我再也無法對人說節哀順變,因為根本沒有這回事
「我們都沒有老過」…初老6現象,認識它、面對它、提防它!
陪83歲媽媽在家斷食善終!醫師畢柳鶯: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
人類的生命力比你想像的還要堅強 台大醫施景中分享7個生命的奇蹟故事
現在改變還來得及…日本安寧醫生的《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你也正在做?
《華盛頓郵報》評選十大奢侈品,再多錢也買不到!你擁有幾樣?
送走癌母痛不欲生!周丹薇轉念投身琉璃、攻碩士,活出最自在又無憾的自己
花20年從「地才」變天后!蔡依林40歲的人生啟示:用一輩子演示「不滿足」的精神
「生日快樂,雖然無法見面…」她翻出亡父遺留筆記 曝感人內幕
居家安寧占比降三成 想要在宅善終原來這樣難
猜你喜歡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預防猴痘感染,衣服到底該怎麼洗?美CDC有指引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ELLE總編輯楊茵絜過世 父親楊渡悲嘆等不到電鈴聲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1顆普拿疼殘留體內5年?藥師建議「服止痛藥5不原則」
康復者宣言/確診後及時用藥!康復的關鍵為補充營養,兒貼心照顧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投身偏鄉行醫41歲腎衰竭 玉榮鄭吟豪獲妻捐腎完成移植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猴痘會傳染毛孩!專家急示警:飼主染疫至少3週不能接觸「這類型寵物」
法國驚現首例兒童猴痘病例 疾管署:同住家人可能染疫
台灣首例猴痘 匡列縮減為9人
東亞地區第一例!南韓通報首起猴痘確診 30多歲民眾從德國入境
驗出農藥殘留 Häagen-Dazs香草冰淇淋自主下架、退款
康復者宣言/平時有運動習慣 打滿4劑僅輕症
醫病平台/坦然面對老病,自在迎接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猴痘病例續增 已超過3200例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醫病平台/讓人難以割捨的「臨終凌遲」,解套的關鍵在我們每一人
首例猴痘個案狀況良好 9接觸者皆無症狀
染猴痘怎麼洗衣服? 羅一鈞:不混洗、一般洗衣精即可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3類降血脂處方藥恐傷肝胰 食藥署要求加註警語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康復者宣言/確診隔離 學到家人相處的智慧
康復者宣言/夫妻確診 感受人情關懷
康復者宣言/確診申報不久 通知領關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