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住院72天賣了2棟房」健康沒病才是最大的不動產
昨天,朋友發微信說:「我媽走了,最後還是沒治好。」
因為腦溢血,兩個月前,朋友的媽媽住進了ICU。
在ICU裡,用上呼吸機、營養液、看護等等,幾千幾萬塊錢,一下就花光了,連個聲響都沒有聽到。
醫生說,至於活多久,就看你們準備了多少錢。
為此,朋友把家鄉的兩套房都賣了,準備把全部家當都拿來給母親治病。
但住了72天、賣了2套房、花費人民幣130多萬(約新台幣590萬),阿姨還是走了。
朋友說,直到面臨了生老病死,才知道健康有多貴!「房子沒了可以再買,但健康沒了,卻沒法用房子換。」
這就是現實,哪怕醫學技術再發達,你再有錢,健康沒了就很難找得回來。
現在,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總以為房子是人生最大的不動產,為了房子就拼命努力賺錢。
可是,沒有人想過,最貴的是健康,它才是人最大的不動產,如果你不好好愛惜,靠錢未必管用。
沒病沒災就是在賺錢
最近到了年末,不少人開始覺得恐慌。覺得一年到頭,好像又沒有賺多少錢。
但是,今天我想說,如果這一年你身體健健康康,你有一個好的生活作息、養成了一個鍛煉習慣,那你就是在賺錢。
曾看過這樣一個影片,按照十年前美國黑市人體器官販賣的價格來看,如果你無病無痛、臟腑無損,就已經是個億萬富翁了!
心臟99.77萬美元;·肝臟55.71萬美元;·一對腎臟26.29萬美元;·一隻眼角膜2.44萬美元;·每克骨髓最高能賣到2.3萬美元;……
如果把你的身體完全分解,以最高價格來算的話,一個人大約價值43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9億元)。
但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健康有多值錢。
為了一個PPT可以連續熬通宵,為了一時方便能頓頓吃外食,為了多睡一會兒就一直癱在床上……
前段時間,一家知名科技企業25歲的員工猝死了,猝死原因很可能是過度勞累。
同學說,這個年輕人很優秀,你給他再大的壓力,他都能轉化成成績。
大學一畢業,他就以百萬的高薪進入了這家知名企業,每天都是很拼命地工作、加班,經常動不動就加班到了凌晨。
25歲、年薪百萬,一個前途大好的年輕人,只可惜不在了。
在年輕的時候,做什麼事情能讓你受益一生?
那就是,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戒掉重口味的飲食,每週規律地運動。
它不僅能讓你繼續握著千萬的資產,還能讓你減少不必要的花銷。
當你從慾望中脫離出來,你才能意識到,為了多看一會兒手機熬夜,為了一時的快感吃重油重鹽,為了一時的安逸躺著不動,這種損耗真不值得。
小心今天造的孽明天就被報復
上個月,公司發福利去體檢,意料之中,很多人都是亞健康。
不過,最讓人吃驚的還是,有一個剛來的實習生,血糖超標,最後確診是糖尿病。
這個實習生還沒畢業,今年才20歲。
了解糖尿病的人都知道,這個病現在醫學上沒法治好,只能不斷喝藥控制。
如果血糖沒控制好,特別容易引發其他並發症,比如手足口病、失明、尿毒症等。
年紀輕輕就得了老年病,用醫生的話說,完全就是因為生活方式的不健康。
跟其他年輕人一樣,這個實習生的生活方式極其不健康,經常半夜還活躍在網路上;吃飯也是各種漢堡、雞腿,只圖好吃不管健不健康。
雖然,年輕身體修復功能好,但是也抵不住超荷地運轉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佔健康因素的60%,如果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即使父母給的身體再好,也容易得各種疾病。
有人問,為什麼明明知道健康很重要,年輕人還在各種作死?
有一個人回答說,因為總覺得自己年輕。
仗著自己年輕,就各種不愛惜,覺得自己身體好著呢,才不會有任何問題。
但正是這種,對身體的無所謂,反過來也在遭受它的報復。
根據抗癌協會公佈的統計數據:癌症發病年齡提前了15-20年。
原來50-80歲才容易患上的癌症,已經提早到了35-55歲。
千萬不要仗著年紀,就任意揮霍健康,你對身體造得孽,它都記著呢!
透支身體是最蠢的事情
為什麼?就有人要花式透支身體?
很多人說,迫不得已。
以前,閨蜜在廣告公司工作,經常半夜還在改方案,如果不熬夜,就賺不到錢、買不到自己喜歡的包包、口紅、化妝品。
靠著這一份拼勁,閨蜜很快就升職加薪了。
但沒過多久,她住院了,原因是每天長時間伏案工作,腰椎已經嚴重受損,醫生說她,如果還按照之前的工作強度的話,腰就別想要了。
在家靜養了一段時間後,閨蜜果斷轉行,現在做著一份不需要天天熬夜加班的工作。
雖然,錢賺得不如以前多,但她說,為錢折壽是最不划算的事情。
在這個房價如此高、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每個人都被逼著焦慮、忙碌。為了多賺一點錢、多做一些事,壓縮睡眠時間、壓縮吃飯時間、刪去運動時間,生活最後就剩下了工作這個空殼。
大多時候,這種拼命是有回報的,但是代價也很巨大。
一名大學教授在31歲的時候患上了乳腺癌,她曾發微博說:「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殺人性命是謀殺,透支自己的身體也是犯罪。
我們有千千萬萬個要加速跑的理由,有千千萬萬不早睡的藉口。
但是,當真得要與病魔鬥時,你自會發現,我們還都太嫩,不管有多樂觀、勇敢,鬥不過就是鬥不過。
人生拚的不只是智商情商還有健商
哈佛教授芭芭拉·艾倫瑞克,曾扮演底層人,做過一個研究調查。
她發現,與有錢人相比,越是底層的人,越不注重健康。
他們喜歡吃各類垃圾食品、不喜歡運動、更沒有定期體檢的習慣。
在BBC紀錄片《56ups》也曾提到這個問題,與有錢人家的小孩相比,底層人家的小孩普遍不重視健康。
這不是因為貧富差距導致的差距,而是這種差距加劇了貧富差距、教育差距。
因為不注重健康,底層人的身體往往更容易生病,一旦生病就很容易傾家蕩產。
很多人都說,成功的要素就是智商和情商,其實,除了它們,健商也是至關重要。
阿里巴巴高階主管張勇在採訪中說過,讓他成功的十大因素,其中就是睡得好。
張勇說,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睡眠質量好,只要躺倒就能睡著,這讓他在工作中更有精力、思維更加活躍。
在BBC紀錄片《健康的真相》中,研究人員就做了一組對比實驗。
讓兩組年齡相當、身體狀況相當的人做實驗。
一組人在研究人員的干預下,飲食健康、做適量的運動、有充足的睡眠。
另一組人不做這樣的干預。
結果發現,做了干預後,那一組人的記憶力、邏輯能力都有提高和改善。
在《運動改造大腦》一書中,研究人員就發現,規律的運動、健康的飲食會讓人在學習、工作上表現地更好。
健商高的人,不僅僅身體更健康,頭腦也更靈活,而這,也能成為人的核心競爭力。
健康不是讓你過老年人的生活
每次一說到健康,不少人就說,這分明就是老年人的生活,讓年輕人注重健康就是讓他們提前過退休生活。
其實,健康與努力並不是非彼就此的關係。
在讀書會上,認識一個姐姐,人都已經45歲了,但看著只有30歲的樣子。
她說,自己抗衰的方法,就是從不熬夜。
她生活節奏不慢,自己還開了一家公司,每天都很忙。
不熬夜是她生活的原則,她可以早晨4點起床,但堅決不半夜還不睡。
身邊就有不少人,明明頭髮一掉一大把、臉上不斷冒痘痘、黑眼圈遮都遮不住。
還完全不顧身體給出的信號,就是忙著不肯睡,任由自己給身體埋下各種雷,指不定哪天就會爆炸。
正如,李開復曾在一個演講中所說:「每一個人的健康,其實不是要放棄一切。對年輕人來說,你是可以努力工作的,一個禮拜拿3、4個小時維護你的健康。」
在《每個人的戰爭》中,作者發現,維持健康並不是一件艱難耗時的事情,不過就是變一種生活方式。
不需要你一天泡在健身房裡幾個小時,不過就是多站站、多走走;不需要你一天只吃水煮蔬菜、雞胸肉,不過就是不要油、鹽、糖超標就好;更不需要你十點就上床睡覺,不過就是別熬到凌晨。
只要你做到了,你會發現身體會變好很多!
健康也不是讓你沒頭沒腦,被人呼攏
當然,除了各種不注重健康、透支身體的人,還有一種人明明很養生,最後卻養出了一身病。
為了健康,他們就是看什麼保健品火就買什麼,結果因為瞎吃,最後身體卻吃出了問題。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
其實,只要飲食均衡、健康,每天都吃蔬菜、水果、蛋奶肉,身體就已經有了充足的營養,不需要把把自己當成小白鼠瞎補充。
除了瞎吃補充劑,還有人過度運動,給肌肉、關節造成了嚴重的損傷。
曾在健身房,遇過不少靠著一身蠻力鍛煉,卻把自己弄傷的人。
其實,健康的生活不需要如此拼命。
有研究發現,就算不去健身房,改變生活習慣,多站著、多走路、減少久坐時間,一天可以增加500以上卡路里的消耗,相當於跑步一個小時的運動量。
每天都好好吃、好好喝、好好睡,不要偷懶也不要瞎作,有益的事情多做點,有害的事情克制做,維持身體的健康根本就不難。
實在不行,就多看看可靠專業的健康文章,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少花很多錢。
三年前,79歲的王德順火了。
他在國際T台上走秀,一個人活出了好多人幾輩子的精彩。
當時,不少網友調侃說,要想人生充滿可能,首先你要活得足夠久,這樣你才有可能實現各種不可能的願望了。
精彩的人生,不光光只是寬度夠寬,還要長度夠長,這樣你的機會才能比別人更多。
最後,送你村上春樹的一句話,祝你們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肉體是每個人的神殿,不管裡面供奉的是什麼,都應該好好保持它的強韌、美麗和清潔。」
原文出處:微信公眾號《國館文化》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病主法」上路第3年 女兒尊嚴離世 媽哽咽支持
8旬嬤921失去丈夫兒子 今簽預立醫療決定自己人生
趙可式許願改善安寧照顧制度 衛福部納入擴大適用共識
安寧療護不是等死 是有尊嚴告別
他分享過的文字圖像、吐露的歡喜憂愁,都證明我們曾有過一段交會…刪不掉的聯絡人!
生死接線員的「器捐協調師」 在器官移植中穿針引線、以命換命的重要角色
他罹癌平靜面對,愛女走了10年卻仍難平撫!鐵漢關中:人只活一次,請不要輕言放棄
老伴、長女、么兒相繼離開…失智母卻不悲傷!有時候,忘了也很好!
中年的你如何面對父母離去?眼淚必須適可而止,頹喪只能暫留片刻,因為我們任重道遠…
「親人的離開真的很痛」送走爸爸弟弟妹妹,吳念真:絕對別叫憂鬱症患者快樂一點
老大多重障礙、老二車禍癱瘓 她沒低頭幫助更多孩子
母親的告別式家族盛大、好友的告別式精采回顧…我要怎麼說再見?
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
為了把病人救回來...醫連夢裡都在問,到底哪裡沒注意到?病人: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
一輩子都被責任追著跑....一個精神科醫師罹帕金森氏症告白:生病12年,我才真正「活著」
英國女寶寶天生小腿沒脛骨....小腿被切除6個月後,終於站起來了
「我絕對不會變成這樣」?遺物整理師:每個垃圾屋背後那些說不出口的苦衷
為什麼VIP病人往往無法善終?柯文哲用5個臨床故事告訴你:他們不缺錢,卻經常死於...
幫癌末先生辦生前告別式!尹亞蘭:珍惜每個當下,人生很多事沒辦法「等一下」
「他在手術檯上,連心臟都沒有,這16天也叫做活著嗎?」全球首例無心人,衝擊柯文哲生死觀
歷經低潮,曾寶儀花十年才懂的人生醒悟:我再也無法對人說節哀順變,因為根本沒有這回事
「我們都沒有老過」…初老6現象,認識它、面對它、提防它!
陪83歲媽媽在家斷食善終!醫師畢柳鶯: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
人類的生命力比你想像的還要堅強 台大醫施景中分享7個生命的奇蹟故事
現在改變還來得及…日本安寧醫生的《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你也正在做?
《華盛頓郵報》評選十大奢侈品,再多錢也買不到!你擁有幾樣?
送走癌母痛不欲生!周丹薇轉念投身琉璃、攻碩士,活出最自在又無憾的自己
花20年從「地才」變天后!蔡依林40歲的人生啟示:用一輩子演示「不滿足」的精神
「生日快樂,雖然無法見面…」她翻出亡父遺留筆記 曝感人內幕
居家安寧占比降三成 想要在宅善終原來這樣難
猜你喜歡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台首例猴痘!20多歲台男自德返台現紅疹 匡列19人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驗出農藥殘留 Häagen-Dazs香草冰淇淋自主下架、退款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ELLE總編輯楊茵絜過世 父親楊渡悲嘆等不到電鈴聲
莊人祥:上周通報猴痘例已排除 明後天列法定傳染病
東亞地區第一例!南韓通報首起猴痘確診 30多歲民眾從德國入境
天熱吃少流汗還沒瘦!營養師揭「夏季比冬季容易胖」四大原因
康復者宣言/面對病毒 不可輕忽小動作
醫親揭女性小便「正確方式」 網驚:已經錯很久了
康復者宣言/確診隔離 學到家人相處的智慧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陳肇隆院長醫療奉獻/從肝臟移植到Covid-19 跨域迎戰新病毒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猴痘會傳染毛孩!專家急示警:飼主染疫至少3週不能接觸「這類型寵物」
醫病平台/讓人難以割捨的「臨終凌遲」,解套的關鍵在我們每一人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康復者宣言/平時有運動習慣 打滿4劑僅輕症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猴痘病例續增 已超過3200例
蚊子喜歡咬愛吃肉的人?皮膚科醫師教如何有效止癢及防蚊
解開照顧枷鎖回響/失能長者住機構 補助將提高
漂白水勿直接倒入馬桶 恐殺光汙水處理過程益菌生物
哈根達斯聲明產品未使用環氧乙烷 食藥署:未收到申訴案
為何人類咳嗽、打噴嚏對病毒生存至關重要?專家解析病毒傳播原理
忘記服藥該怎麼辦?醫師曝吃高血壓藥最怕的2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