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
英國科學家發明一種幫助肝臟保存機器,有助於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國內醫師表示,台灣器官捐贈的人數少,但等待移植的患者多,根本供不應求,一有捐贈器官即可找到匹配對象,很少需要存放肝臟等待器官移植患者。
英國牛津大學的工程師歷時廿多年研究新技術,在肝臟移植手術前,讓紅血球細胞持續在微血管進行血液循環,幫助捐贈肝臟保存,增加可供移植器官數目。
林口長庚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威震表示,曾聽過用血漿助入肝臟保持其功能說法,但台灣捐贈的器官很少,通常器官保存的時間不會太久,就能找到合適的配對成功的器官移植者。
不過,保持捐贈器官的機器並非新技術。台灣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胡瑞恆說,之前就有類似機器可保持捐贈器官的溫度,但只用在腎臟,且國外使用較多,畢竟台灣願意器捐的人數很少。目前國內肝臟移植手術都十分緊急,很少需要保存肝臟。
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夏振源表示,通常肝臟從捐贈者身上摘除後,只能保存十二小時,就須移植到受贈者的身上。
去年登記等待肝臟移植的患者有八百多人,但僅僅一成患者真正等到匹配的捐贈器官,因台灣器捐風氣不盛,多數等待器官移植的民眾很難等到器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