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聽健康
【編者按】:本週由義守大學醫學系師生介紹該校的「醫學人文的教與學」。專攻人類學的盧老師首先指出義守大學醫學系是全國唯一只招收公費生的醫學系,而用心良苦地以培育將來成為偏鄉醫師、基層醫師的醫學生設計課程。在參考了各醫學系的醫學人文課程後,她認為公費生的醫學人文應該可以從人類學開始、培養人類學之眼。在課程設計上,前半部份以人類學的方法為主。後半部份則以幾本醫療人類學民族誌的導讀,希望加深學生們對於「醫療」全貌觀的思考,培養見樹也見林的能力。→想看本文一位二年級醫學生說出透過醫學人文課程,幫忙她開始了解身體診察只是看到疾病表現的一隅,而透過人文課程,漸漸了解到生病的病人心裡的想法,同時醫生受傷了,也需要被理解與治療。→想看本文
一位四年級醫學生透過「生命與死亡」的課,說出這門課蘊含許多故事、情緒、思辯,有些可以理解,有些卻是要自己經歷過才懂。期待這種生死觀的傳遞與共學,也是未來執業時的借鏡:和病人一起面對生命的課題,一起探索、找出一套可以接受的詮釋方式,讓死亡的意義昇華成生命的祝福。
在開學前,其實對於這堂課程有些疑問,例如:生死觀可以以「教學」傳遞嗎?為何醫學生需要學習這門學問?但隨著一學期飛快的流逝,有些問題獲得解釋,有些問題則昇華成更深層的好奇,等待未來的自己親自探索。
關於生,人類對此有諸多的想法:從幼時的學業安排到中年的職涯發展,甚至是退休生活的規劃……但被廣為討論的話題中,獨漏距離我們其實很近的死亡。
不可否認,提及死亡這個被負面意象嚴實包裹的詞彙,為許多人所避諱。背後的原因不僅是人類對於未知事物本能性地感到恐懼,以及厭惡剝奪或失去這類的感受,社會將死亡與其他事物(宗教、醫療…)過度連結也是原因之一;長久下來,因為人類不願意討論死亡,對此就愈陌生,未知的感覺愈深沉,終究造成惡性循環。
人類終究需要面對、接觸死亡;而生命與死亡這門課,像是打破塵封的禁忌,讓我們從多種角度切入並認識它。死亡是立體的,它是醫護人員以客觀生命徵象判定的現象,是生命禮儀公司置辦後事的環節,是紀錄片裡家屬悲慟的根本原因。每個人、每個角色對於死亡的感受與看法皆不同,甚至不同的時間、地點都會影響(例如:幼者之死稱夭折,長者之死稱圓滿)。
因此,這學期結束,與其將這門課程定義為教學,不如說是生命經驗的分享,讓未來執業的我們,可以跳脫醫護人員的視角,並切換至其他角色的立場,達到換位思考,我想這也是為何醫學生特別需要修習這門學問的原因之一。
細細回顧數堂課的內容,很多當下的震撼、感動、驚訝、感傷等情緒又逐一浮現。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初秀珍護理長的分享。猶記得她在演講正式開始前,先發給每位同學一張紙條,請我們寫下如果生命僅存三個月,想要完成的三件事項。
聽到這個問題的當下,自己其實是愣住的,然後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隨即浮現,例如到某風景名勝處遊覽。然而仔細思索一番,我發現那些也許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非做不可的。我深刻得記得「與家人聊天」是我寫在紙條上的答案之一。是的,這再簡單不過,也是每個人的生活日常,但若非初護理長給予生命有限的前提(提醒),也許我不會意識到自己其實想要做這件事。
因此,死亡的意義其中之一是提醒在世之人活得更好;所謂的好,可能是物質享受,可能是感情羈絆,也可能僅是不留遺憾的一件日常小事。
我認為醫療人員的使命,除了讓臨終病人勇敢迎接死亡,更重要的是能讓他們在有限的生命末期,以足夠的能力完成最後的心願。就像初護理長所說的故事中,那些發生在病房裡、病榻側的慶生趴、全家福,都是醫療人員們對於病人溫暖的愛與心意,以及對於生命的尊重與成全。
總結而言,生命與死亡這門課蘊含許多故事、情緒、思辯,有些可以理解,有些卻是要自己經歷過才懂。很感謝每一位願意站上講台分享的講者,揭開過去的生命結痂,理性、有條理地向我們說明與展示。
我由衷期待並相信著這種生死觀的傳遞與共學,不僅會發生在這學期的課程,也是我們未來執業時的借鏡:和病人一起面對生命的課題,一起探索、找出一套可以接受的詮釋方式,讓死亡的意義昇華成生命的祝福。
責任編輯:吳依凡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