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法人——民眾的好朋友,職災勞工的好麻吉,與企業的好夥伴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健康

00:00/00:00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病平台」過去一直沒有機會討論過的「職業醫學」。非常感謝公共衛生鄭雅文教授率先詳細介紹職業病的社會意義,語重心長地道出「讓隱藏於社會角落的職業病個案能被社會肯認,是社會進步的指標」。同時透過鄭教授的推薦,政府單位「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鄒子廉署長以及民間團體「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副執行長吳政龍醫師分別介紹他們在職業醫學所做的努力。希望透過這三位職業醫學重要人物的文章,醫界與社會大眾可以更了解職業醫學的重要性,並支持台灣這方面的努力。

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看見職業病的社會意義

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職業病防治是永續發展的關鍵

我國2002年施行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後,除了職業傷病防治中心,相繼成立職災勞工傷病後工作強化服務方案(簡稱工作強化中心)及職業災害勞工個案主動服務計畫(簡稱FAP),分別從職能復健與社會復健的角度,協助職災勞工重返工作。對於罹患職業傷病勞工的保護,從早期勞工保險條例的金錢補償方式,進一步保障職業災害勞工權益、促進就業及經濟發展。近年我國全產業勞工職業傷害千人率逐年下降,但勞保職災實計給付件數則逐年增加,2021年已超過2百萬件,代表社會安全網絡的覆蓋率已逐漸擴大。

截至目前為主,我國針對職災勞工提供的重建需求保護包括:醫療、保險給付與補助、職能復健、職業重建、社會復健、勞資爭議調解及勞動條件權益維護等不同面向。在多年推動後,也陸續發現了新的挑戰,例如:重建工作偏重社會復健、側重提供資源、重返職場模式較薄弱、勞工重返職場意願不足、工作強化服務量能不足及品質難掌握、身心障礙職業重建系統未能完全開放提供職災勞工服務等。

根據Loisel等學者提出的勞工工作失能模型,勞工失能與否?會受到個人應對技巧、醫療照護、雇主職場與保險法令等四個不同系統的影響。我國第一線的服務觀察發現不同系統間的橫向團隊整合不足,此外,個別系統觀察則發現部分勞工在工作中或上下班途中發生傷害或疾病後,未能在第一時間就醫確認傷害或疾病的診斷,又或者是未能即時申辦勞保職災給付,因為生理、心理、社會等不同因素的複雜交互作用,常造成職災勞工困難復工,甚至惡化失能程度的負面結果。台灣醫療體系習慣開立宜休養的診斷書作為勞工申請公傷假的證明,但並不等同勞工保險審定傷病給付,或法院裁判無法工作的充要條件;而開立一份保證可以復工的證明書,則讓許多醫療人員望之卻步。雇主是職災勞工重返職場的關鍵角色,但不同職場間的單位規模、業務職能、或資源多寡等屬性有相當大的差異,對於雇主如何在合理範圍內善盡責任,以協助職災勞工恢復或安置工作,則尚無專業協助機制。最後,台灣現階段的職災保護法令,容易造成職業傷病的污名化,讓部分勞工擔心造成雇主困擾.雇主擔心後續民事訴訟;而未要求即時申請給付、階段性恢復部分工作能力期間可能無法領取傷病給付、失能給付診斷與結束傷病給付是否同步等制度設計,可能是增加職災勞工復工困難的因素。

有別於過去主管機關法令治理的立場,在今年(2022年)施行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以下簡稱災保法)中,明令由勞動部捐助成立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以下簡稱預防及重建法人),統籌辦理災保法中職業災害預防及職業災害勞工重建業務。目前設有:職業衛生健康、職業傷病、及職業災害勞工重建三個服務處,與職業災害預防及機械設備兩個技術處,以專業技術的角度,致力推廣「預防」、「保護」、「重建」全面性的職災勞工服務工作。

許多勞工朋友是發生職災後,才開始接觸與認識相關保障。預防及重建法人將建立綿密的服務網絡,在就醫、通報、醫療、認定、申辦、及復工的步驟流程中,由專人協助勞工進行職業傷病診治及重建服務,讓勞工可以健康重返職場,成為陪伴職災勞工的好麻吉!

此外,預防及重建法人將協助統籌現有的職業傷病診治中心(2023年起預計改制為職業傷病診治專責醫院)及網絡、工作強化中心(2023年起預計改制為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及勞工健康服務中心等相關業務,並支援臨床醫事人員、個案管理師、勞工健康服務醫護及相關人員、職業安全衛生人員、與各類相關機關或人員,提供專業需求的協助,成為與大家合作的好朋友。

職場是預防勞工職災的出發點,也是成功復工的終點站;透過合理化的職務再設計,讓職災勞工能夠適任職務。預防及重建法人將跟相關團隊共同合作,以民間團體立場提供企業臨場輔導,協助企業在職業災害的預防跟教育訓練,協助雇主善盡企業責任,成為協助企業的好夥伴!

預防及重建法人於2022年4月29日揭牌,首任董事長同時也是勞動部部長許銘春致詞中提出對法人成立之深切期許「成為民眾的好朋友,職災勞工的好麻吉,與企業的好夥伴」,法人將承擔起重任,透過國際交流,並與政府部門、團隊及企業共同合作,引領安全衛生體系,精進臨場輔導與專業技術服務之廣度及深度,對於發生職災的勞工朋友,由勞動部建構之職業傷病診治及重建專業機構服務網絡,提供專業諮詢及客製化職業重建服務,協助其健康重返職場。

失能給付 傷病給付 職業傷害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