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在榮民伯伯的褥瘡裡找到行醫的價值…陳威明,將心比心的骨癌仁醫

北榮關節重建科吳博貴主任曾說,「老師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不管病人從事什麼工作,腳有多髒,他都會把腳放在自己的褲子上仔細檢查…」陳威明的關懷與付出,每位病人都有最深刻的感受。(圖/陳威明提供)
北榮關節重建科吳博貴主任曾說,「老師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不管病人從事什麼工作,腳有多髒,他都會把腳放在自己的褲子上仔細檢查…」陳威明的關懷與付出,每位病人都有最深刻的感受。(圖/陳威明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骨癌名醫、關節置換權威、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台北榮總院長…即便把諸多響亮的頭銜放在陳威明身上,面對鏡頭的他依然笑得靦腆,也還是最習慣別人稱他為「陳醫師」。(圖/林建榮攝)
骨癌名醫、關節置換權威、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台北榮總院長…即便把諸多響亮的頭銜放在陳威明身上,面對鏡頭的他依然笑得靦腆,也還是最習慣別人稱他為「陳醫師」。(圖/林建榮攝)
冬日清晨,天色微亮,台北榮總的手術室外,傳來新任院長陳威明的腳步聲,他已換上全身手術服,準備為病人做關節重建手術。趕在一大早七點多開刀已是陳威明的習慣,因為每天總有無數行政工作等著他,只能盡量利用一早的時間、中午的時段或是會議間的空檔,履行與病人之間的承諾。

今年1月剛升任北榮院長的陳威明,是國內外推崇的骨科名醫。投入骨科領域30多年,至今完成3萬多例骨科手術,為骨癌患者重新找回生命的光。尤其對許多骨癌病童來說,他不只是醫師,更是真心付出關懷的「陳爸爸」。2018年他獲得台灣義行獎,2021年又獲頒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個人獎,不論醫術、學術或社會貢獻,都被各界肯定。

在榮民伯伯的褥瘡裡

找到行醫的價值

走上骨科腫瘤這條路,原本不在陳威明的生涯規劃裡。從小生長在台南六甲的他,少年時功課不錯,國中一畢業便北上考進了建中,後來因父親的期待選擇丙組,就讀陽明醫學院。但他笑說,大學一、二年級時不是很用功,平常很愛去釣魚及參與戶外活動,幸運的是他認真追求到一位用功的女朋友(後來成為妻子),兩人是同班同學,女朋友常幫他補習,讓他順利應付課業。

陳威明從小就喜歡往戶外跑,爬山、攝影都是他最愛的休閒活動。太太林佩玉是眼科醫師,幫他補習,為半夜回家的他煮麵,還幫他開白內障手術,是陳威明最感謝的人。(圖/陳威明提供)
陳威明從小就喜歡往戶外跑,爬山、攝影都是他最愛的休閒活動。太太林佩玉是眼科醫師,幫他補習,為半夜回家的他煮麵,還幫他開白內障手術,是陳威明最感謝的人。(圖/陳威明提供)

直到三年級接觸到臨床科目後,陳威明覺得非常有趣,開始用功讀書。大六那年,他到台中榮總實習時,開始學習照顧病人,才一步步地從病人身上,找到了身為醫者的使命與價值。

榮民伯伯女兒的感謝信,讓陳威明了解行醫的使命與意義,在臨床拼了命地學習。畢業時他獲得最佳臨床實習醫師獎,裝著獎金的信封袋,至今仍保存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史館。(圖/陳威明提供)
榮民伯伯女兒的感謝信,讓陳威明了解行醫的使命與意義,在臨床拼了命地學習。畢業時他獲得最佳臨床實習醫師獎,裝著獎金的信封袋,至今仍保存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院史館。(圖/陳威明提供)
陳威明回憶,在中榮實習的第一個月,外科有位榮民伯伯,身上的褥瘡比巴掌還大,病房充滿腐肉的味道,奇臭無比,醫護人員每天為他換一次藥,但褥瘡依然腐爛發臭,「那時我很心想,如果改成一天換藥三次,會不會比較好?」

於是,避之唯恐不及之際,陳威明卻每天照三餐進出病房為老人家換藥。他戴上三層厚厚的口罩,花很長的時間與無比的耐心,幫老人清洗傷口、上藥、剪掉腐肉。他的想法很單純:「他是我的病人,我就應該幫他的忙,幫他改變這種狀況。」

在陳威明的細心照護下,病房裡的臭味日漸淡去,一個多月後老人的傷口竟然重新長出粉紅色的新肉。榮民伯伯的女兒非常感動,流著眼淚對陳威明千謝萬謝,還親手寫了一張感謝卡給他。這讓他非常震撼——原來,幫病人戰勝病魔,讓他們重拾正常生活,就是行醫的真諦。

事隔三十五年,陳威明說起當年依然感動。「那位榮民伯伯,我到現在還記得他的名字,不是因為我幫過他,而是因為他和家屬真誠的感謝,幫助了一個年輕的醫師,奠定了行醫的使命感。」

從此,陳威明對行醫有了全新的體悟,他開始認真的在各科實習,畢業時還獲得最佳臨床實習醫師獎。

走進偏鄉 意外拿起手術刀

醫學院畢業後,陳威明因為是公費生,必須先抽籤去偏鄉服務,感嘆一輩子籤運都不好的他,來到了北榮花蓮鳳林分院。而原本立志想走的腫瘤科,但因報到的時間較晚,鳳林分院的內科已無缺額,只能改走外科。

當時花東有花蓮、馬蘭、太平三個榮民之家,常常有跌倒骨折的老榮民就醫,陳威明常常要跟著泌尿外科的鍾主任開骨科的刀,但他愈開愈覺得自己所學不足,幫不了病人,所以他主動向主任提出,讓他回台北榮總的骨科受訓。而那幾個月,也成了陳威明人生的轉捩點。

他向學長們拜託:「只要肯教我,讓我做牛做馬都沒關係。」之後他每天待在北榮的手術室十多個小時,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全力學會基本骨科的開刀技術,好回去幫花蓮的榮民和鄉親們。

4個月的訓練結束後,陳威明帶著所學的技術回到花蓮,全心全意投入骨科手術,1年多的時間完成了數十台骨科手術,也沒有出什麼併發症。

他最難忘的是,有一回花蓮鳳林附近發生進香團的翻車車禍,十多名傷患送到鳳林分院。「我們外科只有少少的四個醫師,但沒有人轉到花蓮市,四個人花了兩天兩夜,把手術開完!」幸好,每位傷患都獲得妥善的照顧。 這樣的堅持與付出,讓陳威明和當地居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他說,直到現在,不時還有花蓮的患者到北榮找他開刀。即使陳威明已升為院長,但在他們眼中,他始終是當年那個全力為花蓮人拚搏的「陳醫師」。

相對地,陳威明的人生也轉了大彎,從沒想過要當骨科醫師的他,花蓮兩年的經驗讓他開刀開出了興趣,1990年6月公費下鄉結束後,北榮的骨科主任、也是陳威明的恩師羅惠熙同意他回台北榮總接受骨科住院醫師訓練。

恩師羅惠熙引領陳威明進入骨科,並鼓勵他朝骨腫瘤的領域鑽研。他也不負老師期待,為了孩子們竭盡全力,也一次次在學術上取得傲人的成就。(圖/陳威明提供)
恩師羅惠熙引領陳威明進入骨科,並鼓勵他朝骨腫瘤的領域鑽研。他也不負老師期待,為了孩子們竭盡全力,也一次次在學術上取得傲人的成就。(圖/陳威明提供)

陳威明完成了5年住院醫師訓練,正好有位骨腫瘤的主治醫師轉換跑道,讓他順利接下骨腫瘤主治醫師的任務,他心裡很興奮:「上蒼怎麼對我這麼好?我竟然可以同時從事骨科和當初想走的腫瘤治療!」

回顧這段歷程,陳威明的笑容裡充滿著人生的智慧。他說,從鳳林到北榮,每一次的轉折都來得很意外,都不是自己原定的目標,卻讓他領悟:原來人生不需要自我設限,也不必急著立下多麼遠大的目標,只要盡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好,隨順因緣,就會有許多意外的驚喜降臨,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春天和桃花源。

93病房的陳爸爸

走進骨腫瘤的領域,陳威明再度面對全新的挑戰。他說,1990年前,骨肉瘤(即俗稱的骨癌)是一種讓人聞之色變的癌症,好發年齡集中在10至25歲,患者以兒童及青少年居多,患者必須做截肢手術,而且術後的存活率也只有二成左右。

【疾病百科】骨肉瘤

骨肉瘤指的是生長於骨骼系統中的腫瘤。可分為惡性骨肉瘤、依汶氏肉瘤和惡性軟骨肉瘤…等數種。由於骨肉瘤好發於小孩,加上部分症狀十分相似,因此容易被誤認成生長痛,因而延誤治療。>>看詳細

不管多累,只要看到病人與孩子們恢復得很好,陳威明的能量就會被補滿,然後繼續為他們拼下去。(圖/陳威明提供)
不管多累,只要看到病人與孩子們恢復得很好,陳威明的能量就會被補滿,然後繼續為他們拼下去。(圖/陳威明提供)
為了搶救這些孩子的未來,北榮在1998年底率先成立骨骼肌肉系統腫瘤治療團隊。陳威明認為,骨肉瘤的治療雖然困難且漫長,但守護生命是醫師的天職,「再難,也要為病人拚一場。」

除了透過醫學專業為孩子們對抗骨癌,陳威明更以慈愛與溫暖澆灌小病人的心。每當有孩子確診骨肉瘤時,他總會在診間摸摸孩子的頭,或握拳與孩子的小拳頭相抵,鄭重地向孩子承諾:「陳爸爸會陪著你,一起對抗病魔。」

而為了罹癌兒童設的專屬「93病房」,那裡是陳威明最疼惜的地方,平時即使行程緊湊,他也要擠出一點點時間去看看。看到孩子們的康復與進步,總能讓他忘卻工作的辛勞。

(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完整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陳威明 骨肉瘤 褥瘡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