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睡醒內褲黃一片 18歲男大生染淋病!男女症狀不太一樣,性伴侶應一起治療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在世上有苦難,在主裡面有平安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劉惠敏(左二)在新書《與情緒相伴的新生活提案:11個練習,讓你在憂鬱、焦慮、憤怒、孤單時拿回主動權》發表會上,國中老師(左一)擔任神祕佳賓突然現身鼓勵她,讓她感動落淚。(羅沛德提供)
劉惠敏(左二)在新書《與情緒相伴的新生活提案:11個練習,讓你在憂鬱、焦慮、憤怒、孤單時拿回主動權》發表會上,國中老師(左一)擔任神祕佳賓突然現身鼓勵她,讓她感動落淚。(羅沛德提供)
【編者按】2017年12月,曾任媒體記者、並為「醫病平台」創始重要工作成員的惠敏,確診為肺腺癌四期,且已轉移至腦部,她的朋友們得知消息,一天內以Line串聯成不同主題的醫護陪伴小組,記錄下她的抗癌歷程。由確診癌症末期到今年6月底為她短暫44年的人生畫下句點,最後一段路她在親友支持下仍走了三年半,這期間,她持續以自身例證做癌症病友宣導,讓生命到最後一刻都發出熱能。本文由一路陪伴她的媒體同業及好友們,聯合撰寫,紀錄惠敏一生在公衛、醫療、工運、環運領域中,勇敢實踐自己堅信的生命價值。

醫病平台開始於2016年6月,在這不久前我才認識惠敏,每次開會的時候我都會偷看她茂密的長睫毛,又羨慕她天生就有漂亮的波浪頭髮。身為資深醫藥記者的她,從自己和朋友的經驗看到醫病是不對等的關係,態度是決定醫病關係的第一步,知識貧乏也許會讓病人跟家屬不安,那就更需要醫師有同理心,藉由雙方溝通、建立信任,才會有和諧的醫病關係。

和惠敏共事不到兩年,惠敏就從文字工作者變成了病人。但在她生病之後,卻像朋友般更多的連絡與比較深入的談話。在那之前,我催稿催得辛苦,民報的窗口也跟我反應,改好的文稿常有疏漏。事後回想,這應該都跟肺癌轉移到腦部有關,只是惠敏自己還沒有發現。剛開始惠敏連話都講不清楚,不過隨著水腫消失,很快就恢復了溝通能力。經過標靶藥物、放射治療,惠敏一直都用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治療與不舒服、變醜等副作用。沒想到療程告一段落,新長出來的睫毛比原來更長更捲!這大概是治療後唯一讓人高興的事了。

我跟她有一樣的信仰,生病後讓她與神更親近,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為她禱告。治療後一度好轉,這段時間讓她解開了一些心結、恢復了一些關係,應該也少了一些傷痛。她總是很平淡的敘述附有激動情緒的故事,可能是怕人擔心,所以總展現出正向、樂觀、充滿希望的一面,為了可以給大家留下好的回憶。但看她描寫自己就醫經驗,希望醫事人員能多點同理心的時候,還是很揪心。醫院在追求效率的同時,難道不能把病人當「人」看嗎?

在腫瘤與副作用影響都可控制的情況下,惠敏開始在癌症希望基金會工作,錄製了教學影片、參與開發專為肺癌病友治療而設計的數位工具APP,後來更與癌友及癌友家屬出了一本關於處理情緒的書,《與情緒相伴的新生活提案~11個練習,讓你在憂鬱、焦慮、憤怒、孤單時拿回主動權》。但在這段期間,惠敏身體又發生變化,除了繼續服用標靶藥物,還需要化療與放療。雖然環境讓她十分灰心,但她哭完又繼續奮鬥!

在治療期間,惠敏又遇到房東要收回房子,經過找到新房子、原房東又可以繼續租給她的一番折騰,得知我進了一趟手術室後,惠敏還有餘力關心我的狀況。但我那個小手術遠遠不及她受得苦。對於最後這段時間,惠敏說:「雖然還是可能繼續挫折,暫時無法參透『破關』,但可學會如何面對生命多采多姿,至少,可以學習勇敢、原來還是可以更勇敢。」所以得知惠敏過世的時候,我的情緒很複雜。這是我第一次遇到相熟的人離世,一方面位她的離開感到哀痛,也為不論她多麼堅強的想要戰勝癌症,卻還是不敵病魔感到辛酸。但另一面又覺得應該為她高興,因為基督徒不是死了、只是睡了,息了地上的勞苦,不會再覺得疲累也沒有病痛,是到主那裡去,與主永遠同在。

癌症 副作用 醫病平台 醫病關係 抗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