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奉30/呂若瑟神父掛心醫院設備舊 無法繼續長照服務
醫療奉獻獎走過30個年頭,見證台灣醫療成長的足跡。55年前即從義大利來台的呂若瑟神父是本次醫奉獎得獎者中唯一的外國人,他先後在澎湖、宜蘭建立照顧身障兒童機構,改善長照環境。可惜呂若瑟神父今天前往聖地參加祈禱會而無法出席,由馬漢光院長代表受獎。而他最掛心的澎湖惠民醫院設備舊了將無法繼續長照服務,團隊也向神父喊話:「交到我們手裡吧!」
馬漢光說,之前新冠肺炎疫情時大家捐了很多錢幫助義大利,神父說一定要謝謝台灣人,但因為今天的祈禱會早就安排,所以不能來領獎,也會在聖地替全台灣人以及新冠疫情祈福。
神父很喜歡澎湖,60年前剛到時澎湖時曾說那裡風很多,沙也很多,但醫療缺乏,所以教會同意他在澎湖,建立了惠民醫院。馬漢光也和大家分享呂若瑟拿到身分證的喜悅,他說:「我是正港台灣人,我是羅東人,也是澎湖人。」
這幾年,神父傷心惠民醫院設備舊了、鄉親也老了,希望重建惠民醫院,否則未來長照無人繼續服務,希望團隊幫他實踐的個心願。馬漢光當場承諾團隊負責重建惠民醫院。
從蘇貞昌手中獲頒醫療奉獻獎的朱樹勳是第一位授獎者。今年83歲的前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從醫已56年,在當年台灣心臟手術技術尚未純熟時,毅然投入心臟外科領域,在31歲那年,救回一個病人,病人的血噴到天花板,那時他沒有刷手,帶上手套就上了手術台,後來成功救回病人。他曾說,「孤身一人也要往前走」。
朱樹勳完成台灣首例換心、世界首例雙心、三心人手術。他說,一切都照SOP,無法創新。
團體醫療奉獻獎則由屏東縣牙醫師公會山地偏遠巡迴醫療及身心障礙醫療服務團獲得。有沒有想到會得醫奉獎?屏東縣牙醫師公會理事長江紘宇說:「從來沒有想到會得醫奉獎,想都不敢想。」
屏東縣牙醫師公會常務理事莊世豪受獎時則說,有一次為不表達的學童看診,看完卻大聲哭,把他嚇了一跳,想說是不是自己太粗魯。但老師說,是因為他幫助小朋友解決問題,所以小朋友太高興了,所以喜極而泣。這讓他很感動,原來自己可以幫小朋友的忙。
屏東縣地形狹長、幅員遼闊,33個鄉鎮市包括離島琉球鄉,資源缺乏。許多鄉鎮沒有牙醫師,偏鄉居民有的「忍痛」放棄就醫。還好有一群熱血、肩負社會使命的醫師,22年前成立山地偏遠巡迴醫療團,14年前成立身障醫療團,這群牙醫師的身影,上山下海,背著看診器械、診療椅,穿梭在山林水澗之間,交織成最美麗的風景。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父愛囤物水果放到爛 精神科醫師兒也沒轍
醫病平台/退休精神科教授的「退而不休」生活 2019超前部署充實人生
醫病平台/邁入老年的醫師在想什麼 放射科醫師回顧他2020的退休生活
外科醫師變網紅擁34萬粉絲!江坤俊寫診間日記:遺憾的故事,能讓更多人不再遺憾
醫病平台/家有身心障礙子女的父母該如何面對 教養院的教養之路與您同行
我的經驗/心跳高達180幾下 直奔醫院一次處理2種心病
專業觀點/WPW症候群 建議手術治療
醫病平台/兒童精神科的診療工作 幫助孩子在正向環境中成長
影/30年已捐上億 離島狂醫大病暴瘦今再宣布遺產全捐公益
醫病平台/正向解決問題,會幫助我們往前邁進忘記煎熬
醫病平台/發燒感冒腹瀉,到底何時會好?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身歷其境才真的體會病人苦痛…當泌尿科名醫成了攝護腺癌患
冷漠前輩澆熄行醫熱忱?選錯專科的醫師其實不是少數
醫病平台/以病人角度來看急診檢傷
醫病平台/急診病人,不得不知的檢傷大小事
專業觀點/年長者、肌少症都要補充高蛋白飲食?營養師:這3種人不適合
我的經驗/如何誘導長輩吃進營養?食物可以這樣這樣調整
醫病平台/面對病人罹患短暫性全面失憶症 什麼才是醫護人員應該做的事?
醫師其實不是神 那些殘酷醫療照護現場下受傷的醫者
醫病平台/下一秒忘記我在哪? 5種人易罹患「短暫性全面失憶症」
肝淨推手簡榮南 幽默衛教 圈粉病人
醫病平台/我曾罹患暫時性的全面失憶症
醫病平台/快速醫療中的慢與效率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開刀開一半,闌尾炎發作!忍痛開完自己也躺在同一開刀房
醫病平台/一條褲劇團《長夜守燈》 疾病敘事的當代樣貌
醫病平台/病去如抽絲:慢性疲勞的病患知識
醫病平台/當醫師變成病人時,醫師的生病故事 — 骨質疏鬆症
我的經驗/術後視力又模糊 白內障復發?
專業觀點/復發性白內障 每人發生時間不一樣
光靠觸診就診斷出白血病!「抓病的柯南」黃富源:病人不是醫師的資產,是醫師的老師
猜你喜歡
隔離就賠10萬防疫保單搶翻傳停售? 台產:會繼續賣下去
最新!迷客夏再道歉:推「無茶」配方、捐一日所得
「他在手術檯上,連心臟都沒有,這16天也叫做活著嗎?」全球首例無心人,衝擊柯文哲生死觀
暖暖包用完不要丟! 基隆家扶無限期回收 棒球場有妙用
消基會口罩大檢驗 彩色口罩過關但3成防護效率低於80%
每劑貴3.7倍 公費流感疫苗恐打不完
歷經低潮,曾寶儀花十年才懂的人生醒悟:我再也無法對人說節哀順變,因為根本沒有這回事
防猝死!跨科醫師成功勸千人戒菸 遠離致命風險
跌倒住院健康續惡化 前總統陳水扁母親94歲辭世
糖尿病老藥成抗老神藥?教授:一件事比吃藥有效
整理包/全台嚴重血荒!你也可以救人 捐血資訊一次查
打針怕痛怎麼辦?研究教你讓打針時疼痛減少40%
驗20件口罩3件含鉛卻難稱不合格 消基會籲訂標準
先蓋毛毯還是蓋棉被?哪種材質最保暖?專家教「三明治蓋被法」超溫暖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父愛囤物水果放到爛 精神科醫師兒也沒轍
常聽到嘰嘰聲好像漏電,是幻聽還是耳鳴? 醫師教你如何分辨
陪83歲媽媽在家斷食善終!醫師畢柳鶯: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
一張圖看國內血荒多嚴重 高雄捐血中心最慘
扁媽跌倒後健康惡化病逝!「跌倒」為事故傷害死亡第2名,這5招預防
外科醫師變網紅擁34萬粉絲!江坤俊寫診間日記:遺憾的故事,能讓更多人不再遺憾
同婚登記不再限「承認同婚國」 但大陸人仍在禁
年輕人怎會猝死? 醫師點出最大的致命風險
在家安老的保肺之道
食道潰瘍竟然與青春痘有關 醫師:不少人少了這動作
醫病平台/退休精神科教授的「退而不休」生活 2019超前部署充實人生
穿鋼圈胸罩易得乳癌?無鋼圈內衣會讓胸部下垂、外擴? 醫師解析「胸罩迷思」
院內感染+本土案例 醫院評鑑「今年評定了」估7月評鑑
大甲高中校外教學爆群聚感染! 15師生腸胃炎3人感染諾羅病毒
最簡單的抗老祕訣!葉金川走遍世界, 靠「登山」玩出快樂第二人生
院長講堂/重視培育人才!高榮院長林曜祥「沒在SCI登文章,我不會讓他當主治醫師」
頸部超音波、心臟超音波 健檢多1項 可防低溫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