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再出發 讓我們繼續關心台灣醫療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LOGO。
醫病平台LOGO。

醫病平台」專欄是在2016年6月1日由七位老、中、青三代的醫界人士以及三位非醫界人士共同發起, 在《民報》以每星期兩篇文章,週二由醫界寫出行醫、週五由社會大眾寫出就醫方面的經驗、感觸以及建議,到2018年12月28日一共發表266篇文章。我們的目的是希望透過這個醫病溝通的園地,能了解不同立場的感受,從而進行建設性的討論,打破醫病之間的藩籬,達到互相尊重與信任。我們也有機會聽到醫療人員分享,他們如何鼓勵病人願意向照護者傾吐他們的感受,增加病情的了解,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得到最好的成果;也聽到病人與家屬分享,因為個人或家人生病而產生的情緒壓力所造成的影響,以及由他們所提出的如何改善醫病關係的意見。

在「醫病平台」的初期,我們因為受到一位傷痛的家屬在病人過世後來稿的啟發,而邀請兩位安寧照護的醫師,做出理性與感性兼具的答覆,之後陸續邀請醫師對病人來稿陳述各種病痛就醫經驗的回應,包括「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感受」、「視障」、「精神病」、「癲癇」等不同的情境,而展開深入的「醫病對話」。

我們在這專欄裡,也因為鼓勵醫學生的投稿,使我們發現在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如何珍惜病人願意給予他們初入醫院的實習機會,而呈現戒慎恐懼的學習態度,以學習提高他們對別人痛苦的敏感度。他們敘述自己學習「知識」、「技術」時,更能以「同理心」對待病人與家屬,而學得臨床醫學更重要的「態度」與「行為」。他們透過用心聆聽病人與家屬的苦痛,而學會將這些經驗用文字「表達」,因而對病人「因病而苦」有更深入的理解,而這種醫學生與病人、家屬密切關係的建立,正是目前醫學教育在「敘事醫學」的努力,希望促成醫生能對病人的病痛有能力辨認、了解、詮釋以及被感動,而因此提高醫生治病的成效。在這討論中,意外地引起過去對醫學生參與病人照護有不良印象的病人來文表達不滿,也引起熱心醫學教育的醫學院教師與參與「模擬病人」教學活動的志工分享他們對教導醫學生臨床醫學感人肺腑的討論。

經過這兩年七個月的經驗,我們更意識到許多醫病之間所發生的不理想情境,並不一定是醫療團隊或病人群組的問題,而是社會方面,尤其是來自政府的醫療政策,或是醫院的管理制度都需要納入討論。過去我們雖有少數文章來自健保政策、倫理、法律學者探討與醫療有關的社會問題,但我們也希望這再出發的專欄,可以更擴大文章的作者群,不再拘泥於週二醫療團隊、週五社會大眾執筆的形式,而將以每週一、三、五的三篇文章,希望除「醫療團隊」、「病人與家屬」之外,我們能夠有更多的「影響」或「關心」台灣醫療的「第三者」加入平台的討論,也希望政府官員可以利用這專欄與醫療團隊以及社會大眾解釋新的政策與願景。有必要時,我們將轉載過去曾在民報專欄發表過、與討論主題相關的好文章,以增加討論的廣度與深度。

我們這星期的三篇文章主要是介紹「醫病平台」專欄,除了這篇發刊詞以外,接下去的兩篇是轉載自「好心肝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以及「報導者」楊惠君副總編輯兩位為醫病平台兩週年出版的專輯所寫的序文。再下來的三篇文章將以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的一篇「落實以病人為中心:健康識能與醫病共享決策」拉開序幕,說明目前政府推動對醫病互動極為重要的政策,而後刊登過去由病人以及醫師不同的立場所提出的經驗。歡迎大家能夠踴躍投稿,讓我們在這醫病溝通的平台能分享更多的看法與建議,促進醫病的互相了解與尊重,也希望能因此促使台灣社會更重視醫病關係。我們的投稿信箱仍然是DrPtPlatform@gmail.com

離開「民報」轉到「聯合報」,雖然這兩個報紙在政治立場被列於不同光譜,但我們深信醫療沒有顏色之分,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大眾不會因為所屬報社的改變,而影響他們對醫病平台的支持。事實上,過去元氣網也曾經轉載多篇我們在民報專欄的文章,我們也歡迎其他報章雜誌繼續他們過去對這專欄的興趣而轉載。我們更希望因為這樣的改變,我們得以接觸到不同政治光譜的群眾,而能夠更擴大讀者群與作者群。我們深信,如果這專欄能夠持續改善醫病之間的了解與關係,台灣的醫療品質將會更上一層樓,這將是眾所樂見的。

期待我們的共同努力,可以改善台灣令人憂心的醫病關係。

醫病平台 醫病關係 醫病溝通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