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施秋娟/高雄市立民生醫院管理中心護理師】
在急診室時,每當醫師向家屬宣布急救無效需拔除病人身上的氣管時,我總會一面安撫家屬,一面徵求家屬的同意;因為拔管後,就真的天人永隔了。
好幾次,家屬詢問我的意見,剛開始我總會說:「醫師已宣布無效,我想你們應該知道救不活了!因此,可以考慮醫師的建議,但要考慮清楚!」
有次我也同樣地徵詢家屬對拔管的意見時,卻見家屬大哭的對我怒吼說:「我們要繼續急救,無論他是用呼吸器或是無意識,只要看到人就好!」當時被他嚇到了。多年前,歷經幾次親人的拔管經驗後,我才能這句話的的意義。
30年前,第一次幫阿公拔管,當時由父親決定的,我依稀記得父親不但親自幫阿公擦拭身體,而且一直對著阿公說:「你命很好了!子女都不錯,孫子也…」事隔30年,當父親急救插管後,他用雙手對我比著「stop」的手勢,我知道他要停止急救,我卻對他說:「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是要盡力!你忍耐一點!我會盡我全力的…」我邊流著淚瞅著在父親身上的急救步驟,心臟按壓與電擊;雖然心痛,我也不願放棄那一點點希望,但是,最後還是回家自行拔管。雖然,只是一個小小拔除動作,卻很沉重,剎那間,我終於理解「我只要看到人」的真正意涵與沉痛了。
即使,理智上清楚的告訴我,「善終」、「好走」的想法對病人、家屬或許都是解除負擔與壓力的想法;但是,我只知道,對我而言,除了是「分離」的苦處外,也是一種痛徹心扉的「思念」的開始。
因此,現在當有人詢問我是否可以要拔除管路回家時,我總會說:「你們自行決定,想清楚,回家就是分離了!也就是思念的開始。 」
【2009/06/05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