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主要成分為蒜素和硫化物,有預防動脈硬化、抗凝血、降血壓、抗發炎、提升免疫力、殺菌等功效,也能改善高膽固醇血症、糖尿病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因成分不耐熱,生吃比熟食效果更好。
不過,大蒜容易產氣,有些人吃了會打嗝或脹氣,不建議大量食用,當菜肴佐料烹煮較為合適。由於大蒜具刺激性,腹瀉及胃潰瘍患者盡量別吃,以免病情加劇。另因大蒜具抗凝血作用,服用抗凝血劑及手術前10天的病人,也要避免食用。
重要的是,醫學文獻中,確實有人對大蒜過敏,症狀包括皮膚過敏、氣喘、腸胃不適、腹瀉、血便、嘔吐等,最嚴重恐致休克,但案例十分少見;較常見的食物過敏仍以花生或蛋、奶類製品為主。
不過,過敏部分症狀和不耐症相似,不耐症多半是以胃痛及腹瀉表現,建議做抽血檢測或皮膚測試釐清。一旦確定對大蒜過敏,應留意是否對其他天門冬屬植物包括蘆筍、洋蔥或韭菜等,也會過敏。
曾有對花生過敏的病人,只不過吃到沾了一點點花生油的食物,就差點休克死亡。建議因過敏不適的病人及早就醫,到餐廳吃飯時,也要和餐廳服務生確定餐飲中沒有大蒜、避開過敏原,平時也應準備急救藥物或針劑在身邊,避免憾事發生。
(諮詢╱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高羽璇、中壢天晟醫院營養師潘璿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advocacy.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advocac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