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主「燥」,這個季節最容易便祕,中醫師朱益智表示,長期大腸機能異常,會導致大便變得乾硬不易排出,或是解便的次數減少,除了飲水、纖維攝取不足外,長輩慢性便祕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之一。便祕雖然是腸胃不適,但腸道免疫系統紊亂會影響大腦中樞神經,認知功能出現障礙。
根據國際期刊「CNS Neuroscience &Therapeutics」的研究指出,便祕可能引發腸道微生菌的結構產生變化,影響腸道免疫系統。近年「腦腸軸系統」備受關注,如果腸道菌亂、便祕頻繁,可能是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
醫學上便祕定義:每周排便少於3次、解便困難及糞便乾硬、有解便感卻排不出來、解便後仍覺得排不乾淨。朱益智說,便祕原因可歸為腸胃蠕動緩慢及糞便排出困難,可能是短期壓力太大或是飲食造成便祕,也可能是長期體質與生活習慣累積的結果。
排便困難,除了情緒焦躁,還會讓腸道健康失衡,直接影響大腦。朱益智以「Neurology」期刊的內容指出,長期不當使用瀉藥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提高64%。原因是身體的腸道菌相失衡,壞菌過多,讓累積在身體的毒素無法順利排出,漸漸影響到免疫系統,甚至透過迷走神經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
預防便祕,朱益智建議,要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全穀類,另補充好菌如優格、發酵食物,避免高油脂、過度加工食物。還可以透過3大「通便穴」按摩,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