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逐年取消指示用藥給付品項,近日提出年用量少於五千人的感冒藥、腸胃藥等,總計三百五十六項,邀請醫藥界等代表研擬取消給付,初估每年可減少支出七百五十一萬元。但醫界認為恐增加民眾負擔,藥界認為應盡量回歸健保法;健保署則表示,各界意見分歧,將於月底前蒐集各界看法,再作討論。
健保法規定不給付指示藥品,為兼顧民眾用藥權益,部分指示藥品一直由健保給付。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說,健保逐年取消指示藥品給付,二○○五年給付一千二百多項、年藥費約廿三億元,降至去年八百五十一項、藥費約十四點七億元;若再減少給付,總給付品項約為四百九十五項。
健保署統計,去年指示藥品申報量前三名,第一名是用於改善便秘的軟便劑,一年藥費二點四億元,第二名是胃藥,一年藥費一點四四億元;第三名是止痛藥,一年藥費九千一百萬元。前十名共有四款軟便劑,藥費總計三點六一億元,連恆榮說,可能因為高齡化、生活壓力大等,民眾常有便秘問題。
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沈采穎表示,一旦取消這三百五十六項指示用藥給付,可能受影響藥品,腸胃藥包括永勝藥品的「宜胃錠」、惠勝「固胃錠」,綜合感冒藥則有人人化學製藥的「利風錠」等。此外,還可能包括糖尿病患者舒緩手腳神經麻痺、疼痛的維他命B12營養素「彌可保」,或含銀杏成分的藥品。
「取消指示藥品健保給付,主要是這類藥品安全性高,且應培養民眾自我健康照顧意識。」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說,民眾自行購藥會比較珍惜。藥師易麗珍說,指示藥品使用占比不高,即使取消給付,也有其他藥品可取代。
但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許多民眾可能因感冒、腸胃不適到診所就醫,需要使用指示用藥,若往後必須依醫師指示到藥局自費買藥,可能增加民眾就醫負擔,健保署應要從長計議。連恆榮說,是否取消這三五六項指示用藥給付,醫藥界意見分歧,需審慎評估,將進一步開會討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