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台灣失能人口有七十萬人,連帶影響其親人多達三百萬人,究竟長照保險何時開辦?健保署評估,最快在民國一○六年元月,比原先預定的還晚一年。
馬政府上台後,第一任閣揆劉兆玄曾宣布,政府規畫長照保險制度希望在九十八完成制度規畫及法案研擬,九十九年上路;兩年前,衛福部長照保險規畫小組總召集人李玉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長照保險「希望民國一○三年完成立法,一○五年上路」。但健保署在最近完成的長照保險籌辦計畫中,又再往後延一年。
長照保險籌備小組召集人蔡淑鈴指出,即使長照保險法草案能在明年底通過立法,但至少應有一至兩年的籌備期。
她舉例,長照保險雖然有健保作為基礎,但健保開辦初期仍有不少偏鄉居民抱怨「有健保、無醫療」,而長照保險開辦的難度及複雜度更甚於健保。因為長照保險的給付必須先由各地訪視員前往個案進行評估,擬訂服務計畫,再核定給付的內容,「如果做不好,政府會被民眾罵到臭頭」。
根據長照籌備計畫,健保署預計在全台設置廿二個照管中心、六十個次區及五十個據點,而且開辦初期需有近三千名的訪視員,以便實地評估病患的需求。蔡淑鈴說,長照服務輸送體系的建置作業,還包括申報及給付系統所需的資訊系統,以及長照機構的特約、人員培訓及保險憑證的製發等,這些都是百廢待舉。
蔡淑鈴說,除非長照保險最後因「政治因素」而提前上路,否則長照保險延到一○六年開辦,是比較審慎踏實的作法,「這不是馬政府政策跳票的問題,全民必須嚴肅看待長照保險匆促上路的後果」。
對於長照保險要延後一年,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並不意外」,她說,許多官員私底下都承認「長照保險開辦前問題很多」,包括政府財政負擔加重、以及雇主及民眾抱怨連連、長照人力嚴重不足等,這些都有待克服。
【2014/07/09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chronic.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chronic.png)